-
李海默:桑德斯为什么不肯退?
关键字: 桑德斯希拉里特朗普美国大选美国总统桑德斯最初进入美国国会就依靠的全是他之前在地方层面上的政治作为,因此他无需考虑别的从政人士所做的决定,他在党籍问题上也是显示出独立的身份。自1990年代初进入华盛顿政治圈以来,桑德斯虽亦曾与民主党并肩作战,但主要的政治面貌仍是以独立派示人,并被广泛认为是华盛顿精英政治圈的局外人(可参阅笔者旧作,其中“来自佛蒙特州——不过此公有时也被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而非真正的独立无党籍人士“指的就是桑德斯)。
桑德斯已经公开喊出要变更现在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领导层,他呼吁要有能够着力于将更多的民众带入到政治进程中的新的领导层人员。同时,桑德斯已经开始鼓励其支持者中出现一批人投入竞选公职,亦即旨在将其所言的“革命”不断进行下去。桑德斯主打要将民主党改造为一个真正为了“工薪阶层和年轻人”而奋斗打拼的政党,并且宣称未来新的民主党一定要有勇气向华尔街、大型制药商,化石燃料行业等公开挑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政治分析人士都认为桑德斯的批评立场并不公允,因为奥巴马任期内本来就已顶住华尔街和化石燃料行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做了不少事,如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financial reform bill)和加强对银行业的规管等。
桑德斯同时提出的另一个要旨是打算废除民主党初选中的超级代表人制度,然而,此制向来为民主党所倡导,是以桑德斯恐怕不易得逞,而且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桑德斯这方面的呼吁已经引起了反作用力,如国会中的黑人议员连线就明确反对桑德斯此项诉求。
桑德斯的政策主轴当然是比较左的,其中不少政纲也是明显过于理想主义色彩而疏于稳健务实的,然而有意思的是,在桑德斯呼吁管制如金融界等“旧血”的同时,他却也得到了不少科技界“新血”的支持与赞赏(可参阅新闻:民主党参选人桑德斯得到科技界捐款最多,大幅超过希拉里与特朗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桑德斯那种意图把民主党的主导权回归到人民手中的论调,或多或少是与美国政经发展的新走向相互呼应的。桑德斯与希拉里的主张其实也存在不少合辙之处,比如桑德斯所提倡的全国最低时薪15美元标准和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是希拉里也认同的。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桑德斯与希拉里在争夺的其实是谁更能代表美国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 )在未来的走向,而不仅仅是在争夺谁会成为所谓自由派(liberals)的龙头代表而已(参阅笔者旧作),桑德斯与希拉里都敏锐地看到了进步主义思潮在未来美国政治中可能扮演的极端重要角色。
桑德斯此次风头强劲,笔者归纳主要有三重原因:1,希拉里对于公众的魅力不足,早有美国分析人士发现,此次大选进程中,希拉里获得较高媒体曝光度的时候往往是希拉里遇上邮件门或桑德斯在某个州份大胜的时候,2,桑德斯与特朗普一样具有的“局外人”的背景因素是重要加分点,不少桑德斯的支持者沿用当年占领华尔街的口号,坚称希拉里是代表着占美国人口总量1%的权贵阶层的利益,而桑德斯的选战则正是要反对这1%,此外,还有一些桑德斯支持者坚信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早在2015年开始就已经内定希拉里为唯一候选人,且开足马力保驾护航,他们进而认为希拉里的领先有着不少猫腻。3,这还与桑德斯采取的具体选战策略,尤其是对年轻世代产生的影响力非常相关。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的Robert Shapiro教授向笔者提供了他的分析,他认为:桑德斯之所以至今未退,最主要就是因为桑想将民主党的政纲往更左一些的方向推,民主党必须向桑妥协,才能换取足够多的桑粉支持,团结一致对抗共和党。休斯顿大学政治学系研究美国总统政治的专家Brandon Rottinghaus教授告诉笔者,在他看来,桑德斯现在更像是一个远大的事业和理由,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候选人而已。Rottinghaus教授认为无疑最后的党内提名必定归属于希拉里,但关键问题在于希拉里将会是如何赢得这一提名的呢?是以团结全党的方式呢还是终会引发一些叛逃呢?Rottinghaus教授预测民主党最后应该不会在正式场合真正采纳与拥抱太多的桑德斯所提倡的主张,他同时预测那些已经表态支持希拉里的超级代表人大概都不会再换边站了,因为现在共和党方面正是阵容不整,内部纷乱,因此民主党的团结一致就尤其重要,那些超级代表人们大多深知此点。
阿拉巴马大学政治学系的George Hawley教授向笔者提供了他的分析:尽管桑德斯现阶段毫无出线希望,但是他将会继续留在选战中,以期民主党必须充分重视他提出的政纲,他的目标是希望能使得希拉里不至于与政治上的右翼走得太过接近。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系的Jeffrey Green教授则向笔者分析道:他也觉得从法律实务层面说,希拉里应该不大可能会真的陷入司法调查风暴中,但他也确实观察到,为数不少的桑德斯支持者仍热切相信桑德斯可能由于希拉里突发性地陷入司法泥淖而获得一个顺势进取的天赐良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