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兵器研究所:中国到商代才进入青铜时代?为何有专家说,出土的夏朝铜器不算数?
【文/狮陀林主】
一提起青铜时代,很多人想到的或许是商朝,再早一些也只能到夏朝。那比起夏朝,是否还有更早的青铜器呢?本文将用目前出土的文物来探讨一个未知的领域,那便是中国的早期青铜时代。
讨论青铜前,我们就不得不从青铜的定义说起。目前学术界对于青铜的的定义还是颇让人迷茫,有人认为仅仅只有铜锡合金才能算是青铜,有人则认为只要是铜与别的元素的合金就可以算是广泛意义上的青铜。
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这涉及到除了锡青铜之外的铜合金是否一定是青铜(bronze),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比如说有很多学者认为,即便埃及古王国出土了不少铜器,但是由于锡青铜过少,把埃及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推迟到了公元前18世纪。
而且就我国官方学者许宏来看,他对出土的铜器是否是锡青铜还是非常在意的。比如他认为陶寺尚未进入青铜时代的论据就是陶寺遗址没有出土锡青铜。显然在许宏眼里,砷铜不能被视为青铜。
而这个问题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和“中期青铜时代”非常之突出。早期的铜器往往是大量的砷铜或者红铜搭配少量的青铜;世界文明进入严格意义上的“青铜时代”已经是青铜时代中期,但是即便处于“青铜时代中期”(220BC-1600BC),砷铜依然占所有铜器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数量,而美索不达米亚的砷铜数量依然占据三分之二;青铜时代晚期的卡拉苏克文化依然在大量使用砷铜。而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全世界都普及锡青铜了。
如果我们从这点来看,把中国青铜器历史算到二里头时代开始,显然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二里头的铜器中,锡青铜非常多,甚至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中间显然缺乏漫长的发展期。由于中国青铜器仿佛是一瞬间就进入了锡青铜时代,不免让很多人声称中国的青铜技术一定是外来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石峁遗址内目前已经发掘出数十件青铜器,而检测了21件,其中锡青铜就有10件。可以说石峁文化的锡青铜几乎达到了50%,和世界上其他文明在差不多时间内进入了中期青铜时代。甚至你观察下发展轨迹都会发现跟外国其实是相似的,也就是锡青铜占据了更多的数量。
而作为石峁之后的二里头遗址,锡青铜的数量毫无疑问就更多了。比如说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检测中较为成熟的铅锡青铜,锡青铜和铅青铜一共占据了78%。
而在我国南方文化遗址中一样发现了一些铜器和冶炼遗址。比如说属于石家河文化的大陆铺遗址内出土了不少青铜炉渣和一块青铜片,青铜片含铜19.84%,含铅25.02%,含锡则高达41.34%。虽然原始,但已经是较为有意识的冶炼行为。甚至屈家岭文化已经出土了部分陶质模具,比如一些所谓的“砺石”,当为生产小型青铜锥的石范。
同时,龙山时代中国的铜器和各种冶铜合金早已非常普遍,随着6800年前的姜寨黄铜的有意识人工合成的冶金算起,到5000年前后的马家窑锡青铜刀的出现,我们会发现中国铜器拥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土的研究过程。而在距今4000年前后,中国的铜器和外国一样进入了“青铜时代中期”,也就是锡青铜和砷青铜搭配使用的时代。
(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石范”)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辩解,砷青铜比起锡青铜没有多么大的劣势,中国没有经历砷铜时代,所以中国依然很晚才得以进入青铜时代——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西方的古人也不觉得锡青铜是一个多么高的黑科技。
这种话看似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只是两种不同的合金嘛,但是事实是,东西方的古人都淘汰了砷青铜而全面普及锡青铜,类似的过程在美洲也同样上演着。在公元850年,美洲开始大规模使用砷铜,但是等印加帝国建立后,由于得到了较为优良的锡矿资源,之后甚至强行普及锡青铜。
其原因很简单,锡青铜的硬度和强度都远比砷铜好,生产更方便,而且砷说到底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体是有害的。那为何古人很晚才能普及锡青铜呢?其原因无非是因为锡在古代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在地壳中锡极端稀少,只占地壳的百万分之二。
比如说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虽然贵为青铜冶炼中心但是却没有一处锡矿,古籍中记载的锡矿现查明都是其它矿产,比如说古人也把铅说成是“黑锡”,而中国的锡矿产地则来源于华南地区,商朝的锡矿也大多进口自南方。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殷代商人最主要的贸易是从长江上游一带输入锡,因为中国黄河流域不产锡。
在西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要知世界早期文明古国如古埃及、西亚、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原来不产锡的国家,古埃及的锡矿则需要从尼日利亚和扎伊尔长途运输。甚至在青铜时代晚期,欧洲的锡矿开始供应地中海的文明地区,甚至不远万里从不列颠获取,以至于以色列的青铜时代晚期锡锭与不列颠的锡矿有着类似的化学性质。
也就是说,即便锡是如此地难以获取,依然抵挡不住古人们对锡青铜的狂热,显然古人对砷铜青铜的优劣都有着统一的认识。
综上所述,虽然说二里头文化以前的中国青铜器数量稀少,但是也绝非无迹可寻,而且在锡青铜的比例上跟西方有着相似的进化过程,那就是锡青铜逐渐取代其它铜合金的历史。当然了,龙山时代的铜器比起同时期其它西方文明来说还是少了,而且相比西方,我国尚缺乏大规模使用红铜和砷铜的证据。
但是我们要知道,龙山时代中国的铜器分布面积非常广,而且龙山时代的大型墓葬均遭到盗掘和破坏,因而缺少青铜器保存的的必要条件。毕竟青铜器的出土非常依赖墓葬保存,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夏朝以前的遗址发掘程度很糟糕。未来或许有希望发现更多证据。本文也仅仅只能揭开冰山一角,希望以后的考古能发现更多的信息。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狮陀林主,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 原标题:中国到商代才进入青铜时代?为何有专家说,出土的夏朝铜器不算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86“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7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101“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