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尔拉:强吻记者成了体育文化?友好互动还是性骚扰?
关键字: 世界杯强吻性骚扰女记者首先,国际范围内对性骚扰行为缺乏严格的标准,难以界定。这就使记者们的权益缺乏法律的保障,做出骚扰行为的人往往只会受到训斥或是轻微的处罚,许多人也为骚扰者辩解。
在巴西女记者们发布视频后,外国网民就分成两派吵作了一团。有反对者在FB上评论道:“普通的吻一下脸颊,在她们眼里却成了强奸犯!”“这只是一种示好的方式,他们并没有恶意。”更有甚者直接对女记者开喷,称她们就是没事找事,以此吸引眼球。
而活动支持者则认为强吻等行为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与性骚扰行为,他们将全力支持这场为女性谋得平等的伟大事业。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说到点儿上的人却没几个,到底谁该为这些行为负责?又该如何预防类似行为在未来继续出现?没有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其次,当前大部分女记者缺乏维权意识,为不影响工作,往往选择息事宁人。毕竟在遇到强吻这类突发事件,大部分女记者与工作人员都是瞬间进入懵逼状态,他们的职业素养驱使他们首先考虑如何让直播节目顺利进行下去,而不是立刻把骚扰者扣押抓捕,这就导致“犯人”往往能够逃离现场。
事后想要抓捕更是难上加难,而记者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事后维权,此事一般就此不了了之。这类骚扰事件多有发生,但很少有受害者会像巴西女记者们一样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例如今年4月,香港有线新闻台女记者在直播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决赛时,被两个外籍男性强吻。赛后记者表示不能接受这种行为,但又觉得也不能怎样,感觉这不算是性骚扰,因此不打算追究。这种现象更促进了“骚扰”行为的加剧。
外籍男子在商量好后同时实施强吻
第三,媒体公司的不作为使得记者们事后维权难上加难。公司雇员在工作时间受到伤害,公司理应支持、帮助雇员维护自我权益,但部分电视台并不关心一线员工受到的精神伤害,而是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第四,前文提到的香港记者遭强吻事件,她的上司有线电视新闻执行董事赵应春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只是球迷的玩笑,就当没发生过,大家“一笑置之”即可。可以看出,在记者自己都不主动维权时,就更不要指望别人来保护自己了。
综上所述,种种原因导致女记者们维权困难,暂时来看,这类骚扰事件不会停息,俨然已经成为令外景记者无比困扰的一个难题。
女记者很累了
性骚扰问题在近些年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记者们在直播中无视个人意愿,被亲吻、拥抱也可以视为是性骚扰的一种形式,相信随着大众与公权部门对此事关注的加深,这类事件迟早会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性骚扰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例如法国职业网球手Maxime Hamou在赛后采访时数次试图亲吻女记者Maly Thomas,全然不顾后者的反感与推阻,事后法网组委会撤销了他的球员证,将其逐出比赛,并诚挚地向女记者与其公司欧洲体育道歉。
加拿大女记者Megan Batchelor报道音乐节活动中被强吻后,其归属的加拿大广播公司为确保员工安全,直接将“肇事”少年告上法庭。本次世界杯上,巴西记者Julia躲过亲吻后,立刻怒斥了试图亲吻她的男子,吓得此人连声道歉。
女记者躲避马克西姆的亲吻
相信在未来这些“玩过火儿”的球迷观众逃不过法律与社会舆论的惩戒,现今这般性骚扰后还能全身而退的乱象将会越来越少。这类问题谈不上是社会顽疾,只是由于现有法律界定的模糊而不好处理罢了。
笔者认为,只要电视台在记者遇到不情愿的互动时,愿意放弃直播效果并支持记者即时进行反抗与报警,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现场直播抓捕性骚扰者远比任何活动宣传效果更好。
同时,期待各国能够早日出台界定性骚扰行为的标准,让维权者有法可依,当然这一问题远比直播中的揩油事件更加难以解决。有一句玩笑相当深入人心:“长的帅叫调情,长得丑的叫性骚扰。”现今各国法律中大多已经出现了关于性骚扰的条例,但是在何时应用、如何防止滥用等方面还存在争议,本文不再详谈。
无论此事结果如何,其实女记者们最渴望的还是结束这一切,拥有正常的职业生涯。毕竟在“消费主义”“娱乐至死”的这个时代,不少女性怀揣着对新闻工作者的憧憬成为记者,当她们真正进入工作时却要面临着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与当今时代对她们形象的建构与歪曲。大部分女记者也许只是想踏踏实实地工作,建立自己的事业,却不断被舆论与业界强调着自身的性别特征。
媒体大力塑造“女记者”形象,这其中重视的往往不是女记者们的业务能力,反而是她们的外貌和性别。女记者们很累了,她们中的大部分只想当好一个记录者,而现实却不断将她们拉入新闻本身。
另外,有些男记者也被亲吻,这也说明,强吻并不只是对女性的性骚扰,而是对记者工作环境的破坏。对于女性而言,亲她们的无论是帅哥还是丑男,都是在干扰她们的工作,想必这才是矛盾的核心点。而双方的争辩者却只看到了行为本身具有性骚扰的性质,并为此展开论战,未免有些局限。
然而,干扰工作的界定与惩戒,恐怕比性骚扰更困难,因此目前记者也只能以反性骚扰来作为斗争的方式。
最后,笔者也希望球迷在观赏世界杯之余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场全球参与其中的体育赛事固然令人激动兴奋,但也要适度狂欢,避免像这些强吻记者的球迷一样,为这快乐的时光添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8-06-28 08:51:13
-
唐德灿星和解 《中国新歌声》将改回《中国好声音》
2018-06-26 15:35 -
微博处置“六神磊磊”等1532个账号
2018-05-15 17:48 网络战线 -
打脸!两家“假新闻”获多项普利策
2018-04-17 10:52 传媒帝国 -
今日头条等4款应用将被限期下架
2018-04-09 14:41 观察者头条 -
《洛杉矶时报》或将出售,买家是美华人首富
2018-02-07 13:43 海外华人 -
假月食直播1600万人看,假餐厅刷到榜单榜首,有总编坐不住了
2018-02-05 17:03 传媒帝国 -
脸书负责中国政府事务高管离职,入华再遇挫?
2018-01-24 17:45 网络战线 -
彭博创新榜:韩国连续5年蝉联首位 中国排……
2018-01-24 17:13 传媒帝国 -
网络水军产业链:70元1万粉,更有各种套餐优惠
2018-01-12 12:01 网络监督 -
这段视频火了:美国女教师刚问完领导,被拷走
2018-01-10 18:39 美国一梦 -
企业家遗孀被判承担2亿债务 婚姻法再陷争议
2018-01-08 17:41 传媒帝国 -
人民网评论:向低俗信息传播亮红牌
2017-12-30 10:17 网络战线 -
被罚6个频道停更24小时 今日头条:积极整改
2017-12-29 18:55 依法治国 -
2017年度照片,这是BBC镜头下的十九大
2017-12-28 08:12 BBC那些事 -
弯道超车: CGTN融合内容生产和融媒体技术,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2017-12-28 07:53 传媒帝国 -
章晓英:从CGTN看融媒体的国际传播
2017-12-27 15:00 -
《端脑》作者壁水羽:日本很多东西害了国内漫画家
2017-12-18 17:00 -
千年前的乐器在他手下成精了 网友:我是跪着看完的
2017-12-12 18:00 综艺政治 -
服气!刑警仅凭眼眶骨倒模碎片,就能找出对应者
2017-12-11 14:00 综艺政治 -
《芳华》、《奇门遁甲》点映,贺岁档“厮杀”开始了
2017-12-11 10:00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