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晋京:“最尖锐”的总理记者会透露出什么特大信号?
关键字: 2016全国两会2016全国两会闭幕李克强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2016年3月16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多少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第一个提问记者开始,就在“直击”中国经济中最“尴尬”的问题:股市震荡。接下来提问的记者也都连珠炮似的抛出“来势汹汹”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中美分歧、养老金缺口……连总理都连称“尖锐”。相比于前两年的“开场”都碰上答案相对成熟或比较中长期的问题来说,今年的总理记者会堪称“最尖锐”的一次。
这“最尖锐”的背后,是当前形势的诸多严峻方面。面对复杂形势,也恰恰彰显大国总理的能力。当总理以有力却不失幽默的话语,胸有成竹地回应尖锐发问的时候,实际上字里行间透露出值得关注的特大信号……
“守土有责”是针对什么形势的宣誓?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提到了中国的股市、汇市等“难题”,这个问题也被总理称为“当头炮”。的确,从2015年年中持续至今的中国股市震荡给众多股民来了当头一炮:股指从五千多点急速跌到现在的不足三千点,并伴有多次“千股跌停”;证监会推出的熔断机制更是饱受争议。
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成为一些人唱衰中国经济的说辞:受到包括国际冲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5年以来已经贬值约6%;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降息、降准等降低融资成本的举动也被看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下降的表现,甚至被描述为量化宽松。
此外,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从最高时的近4万亿美元,下降到现在的3.2亿,使得投资者纷纷担心中国资本外流的情况是否会加剧。担忧中国经济竞争力下降、资本外流、人民币加速贬值的恐慌情绪蔓延,使得金融市场成为记者会绕不开的话题。
面对“当头炮”,总理强调了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之后,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提出要求“守土有责”,否则“拿你是问”。这话的分量,可真是重啊。实际上,“守土有责”、“拿你是问”的“警示”,透露出当前中国金融的确面对多方面压力,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攻击力量,以及国内存在的监管漏洞。甚至可以说,“守土有责”就是“战场用语”,中国金融要面对的,就是可能发生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过,中国对此已有充分准备。总理强调,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都大大高于安全标准,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经过压力测试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弹药”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当然要强调的就是人的职责了。这就是“守土有责”、“拿你是问”背后的深意。
形势严峻,但“弹药”充足
近来,中国金融市场风波不断,A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联动下跌的主要一员,人民币汇率再度历经“811汇改”后的最大波动,“做空人民币”也一度成为全球市场焦点问题。
由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引发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是李总理在记者会上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总理作为当家人,坦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去产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下岗潮”的风险,同时部分地方养老金发放已出现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双方在市场准入、投资限制、公平待遇以及公平贸易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一个个困难“标靶”,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治国理政智慧。
虽然形势严峻,威胁很多,但是中国的“弹药”很充足。我们来盘点一下,针对不同的“标靶”,中国的“弹药库”里到底有哪些:
瞄准经济下行的“弹药”叫供给侧改革。确实,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但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目前,还是有很多抑制供给的制度。通过供给侧改革,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瞄准金融风险的“弹药”叫资本充足率。确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但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13%,高于国际标准,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高于150%的标准。企业债务率确实高,但是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也比较高,具备抵御能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