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毓堃:重夺亚洲杯,中国女足需要的不只是高光时慕名而来
最后更新: 2022-02-10 08:20:47同理,如果她们因实力、天赋或者机遇等原因无缘国家队,而在传统的“体教互斥”式足球培养体系下,自己早早放弃学业、从事回报率并不高的足球行业。一旦“青春饭”吃完后退役,自己的退路又在哪里?
更不要说在从专业化向职业化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体校的培养机会越来越少,男女足运动员不少要通过家庭自费支出,送孩子进行专业化足球培训。不菲的前期投入如果不能换来可预期的高回报,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打击是沉重的。
即便到了国家队层面,假如这批“铿锵玫瑰”没有在半决赛拼下日本或者决赛拼下韩国,只是像过去两届那般拿到世界杯入场券,还会有赞助商、企业的上千万奖金和包机回国接受英雄的待遇吗?
认真发展女足的国家很有限。如果像女足这样一个至今植根于国家专业体育项目的队伍持续平稳下滑,而再退的空间已然有限,没有这次亚洲杯的闪光点,甚至被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亮红灯”,中国女足又将何去何从呢?
要知道,国内任何没有商业化前途的项目,国家投入的重要目的便是“为国争光、增强全民民族自豪感”,必然对成绩的提升有要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庆霞带领的女足姑娘们必须要顽强拼搏,因为从个人前途和中国女足的前途来说,她们真的输不起。相比于不少发达国家由家境殷实、爱好广泛的女孩业余参加的体育运动,我们的专业女运动员(包括女足运动员)需要为了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事业拼命。
国内并非没有喜欢足球、愿意把足球作为事业的女孩。但看到国内女足运动员所面临的“没有退路、搏命上游”这一现状,加上传统的审美等观念影响,她们的家长也会率先打退堂鼓。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天赋颇高的“足球小花”熊熙。
图自社交媒体
在2017年带领广东U18队打进全运会决赛后,18岁的她得到了国内多家俱乐部青睐,却毅然选择退役,进入上海体育学院读大学。尽管校足球队被上海申花收购,给了她征战职业联赛的机会,但她由于觉得压抑和身体原因二度宣布退役,在学校继续攻读本科和研究生。
用其父亲的话说,“足球是全部,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于生存压力比男足要大得多的所有女足姑娘们来说,又何尝不应该是如此呢?
希望中国足球运动员别忘了米卢首倡的“快乐足球”,既具备战斗精神,又享受“足球本身的快乐”。但对于女足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现实环境下恐怕只能选前者而无暇顾及后者。
女足健康发展,不能只靠“不得不拼”
目前,无论是国家队层面的资本投入,还是基层足球的体教融合,包括以大学足球队为主体的女乙联赛与女超、女甲联赛建立起教育与职业足球的连接通道,都是为改善女足生存环境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但如何让女足姑娘们避免从“顽强拼搏、永不放弃”沦为“别无选择、只能拼命”,国家和社会仍需要做得更多。
欧洲足球强国已经通过职业联赛绑定男足的方式,让顶尖联赛俱乐部必须建立女足、共享“流量”,迅速哺育女足职业联赛:
女足西甲联赛在2019年创造了女足俱乐部比赛上座率记录(60739人),英格兰女超联赛与巴克莱银行签订了价值超过1250美元的三年营销合同,法国女足联赛拿下五年协议、每周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比赛;欧足联更是在2018年与VISA签订了七年合约,发展了第一个欧足联女足专门赞助商。
在此基础上,欧洲女足的职业球员整体收入显著上升。不谈头部国家队球星,一般球员也能拿到税前5万欧元的年薪,加上顶尖女球员持续呼吁与男同行“同工同酬”,未来仍有明显的增长空间。
随着女足职业化环境的发展,欧洲女足的足球人口也迅速增长:意大利女足注册球员超过两万,西班牙达到了五万,法国、英格兰更是超过十万。相比于前些年只能从数百人中选材的中国女足,这些国家后来居上自然不奇怪。
而最长于“体教结合”的美国,通过将女足联赛融入大学教育体系,开发足球对于女性教育、健康、交流功能,建立庞大的女足人才库,也让本国女孩选择足球运动时无需担心“自断后路”的问题。
中国正在综合两大潮流,一方面借助男足职业化体系建立女足职业球队和青训体系(因此职业男足的继续发展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将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与女足职业体系建立深度关联。由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们无法期待短期内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于“学习潮流”,更难的是“久久为功”。
而通过教育改变传统观念,更是最为不易但也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到底享受的是中国女足这项运动、中国女足的比赛,还是夺冠带来的胜利感和荣誉感,抑或只是作为讽刺男足的情绪宣泄,相信观众们内心都有自己的答案。一个更加包容的舆论环境和评价体系,至少可以让女足姑娘们少背负一些“没有退路”的精神压力。
三年前,在巴黎踢球的中国女足核心球员王霜发表微博感言
热爱足球的女孩可爱也可贵,她们需要的不只是赢得至尊荣誉后的万千追捧,更是整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层面更加脚踏实地的支持。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更多喜欢足球的她们快乐、大胆地追逐自己的足球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中国女足为何比男足拼?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冬奥开赛来首例!伊朗高山滑雪运动员兴奋剂检测结果异常
2022-02-10 07:37 北京冬奥会 -
冬奥今日看点:中国滑雪两线冲金,花滑男单期待突破
2022-02-10 06:47 北京冬奥会 -
韩国收获首金:黄大宪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金牌
2022-02-09 21:59 北京冬奥会 -
任子威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2022-02-09 19:52 北京冬奥会 -
谷爱凌回应“在美国招致一些批评”,外媒:印象深刻
2022-02-09 10:18 北京冬奥会 -
微博:约2000个微博账号攻击侮辱冬奥运动员被处置
2022-02-09 06:54 北京冬奥会 -
今日冬奥看点:短道速滑任子威力争第三金
2022-02-09 06:44 北京冬奥会 -
美媒“操心”中美关系,谷爱凌大气回应
2022-02-08 17:13 北京冬奥会 -
继续加油!中国队暂列北京冬奥会奖牌榜第一
2022-02-08 15:23 北京冬奥会 -
女足纪录片里,有一条“穿越时空”的弹幕……
2022-02-08 14:46 -
谷爱凌:最后一跳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
2022-02-08 12:02 北京冬奥会 -
巴赫在场边为谷爱凌鼓掌
2022-02-08 12:02 北京冬奥会 -
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发来贺信:首秀夺金,未来可期!
2022-02-08 11:31 北京冬奥会 -
创历史!谷爱凌获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2022-02-08 11:16 观察者头条 -
90.98分!金博洋花滑男单成功晋级
2022-02-08 10:34 北京冬奥会 -
花滑男单开赛前,美国名将周知方2次阳性退赛
2022-02-08 09:31 北京冬奥会 -
国际滑联驳回韩国队和匈牙利队申诉
2022-02-08 08:29 北京冬奥会 -
今日冬奥看点:谷爱凌、宁忠岩冲金,羽生结弦亮相短节目
2022-02-08 06:37 北京冬奥会 -
凯旋!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迎接中国女足回家
2022-02-07 18:25 -
俄罗斯这位花滑选手,是仙女下凡吧
2022-02-07 16:22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26“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33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5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