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鑫诚:去年忙到今年,外媒说“中国威胁论”又来了
关键字: 中国威胁论中国对外投资软实力锐实力世界经济秩序美国衰落中国崛起中国并未挑战世界经济秩序
话说回来,中国真的已经如西方媒体焦虑的那样“神通广大”,试图“买下全世界”了吗?
布鲁金斯学会近期的两篇报告无心插柳地提供了一些令人冷静的结论。首先是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杜大伟(David Dollar)研究了中国过去几年来对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金融支持,他有点意外地发现,作为世界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者,中国对外提供的贷款没有体现明显的地缘偏好,且近几年反而并不向“一带一路”覆盖地区倾斜。基于研究,杜大伟指出中国的发展贷款分配更多是“需求驱动型”而非“供给驱动型”,也就是说,更多取决于哪些国家希望向中国借款,而非中国精心规划要针对哪些国家有的放矢。
报告的最后,杜大伟总结到,证据表明,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学习和融入国际规范,很难说中国的开发性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有意挑战现存世界经济秩序。他甚至乐观地期待,中国的努力以及与既有体系的良性竞争,可以为旧体系带来积极的改变,毕竟,在他看来,西方不能预设现存的体系是完美的。
同时,在“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的最新报告中,两位研究员主要基于联合国及OECD的数据,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对53个主流国际组织在过去几年内的资金投入状况。研究发现,美国的年度拨款总额高居榜首,并且是其中24个组织的“头号金主”。紧随其后的是英、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中国的拨款总额位列全球第14位,且并未在任一组织的预算中占最大份额。基于研究结果可见,在主要国际组织中具有广泛及深远影响力的,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而中国虽然正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却还远未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力。
2014-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对53个重要国际多边机构的总投入
权力转移时代的深层焦虑
上述两篇报告本身就是对“中国威胁”的一针镇静剂。事实上,正如统计数据中看到的,目前中国运用经济力量对其他国家进行发展援助,或借由国际机制扩张全球影响力的能力,和“老司机”美国比起来,可能恰恰不是太强,而是不够。
所以,对中国“地缘经济手段”及“锐实力”的指控如出一辙,都更像是因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而被夸大了。
以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为例,就连外交关系协会这种长期被视为主张对华友好的“红队”,其历年研究报告和文章中也反映越来越多中美关系的悲观一面。其早期中国研究报告中体现明显的“整合”(integrate)中国、合作主义的立场。而近几年,随着中美实力不断接近国关理论中的所谓“均势”(parity),“制衡”(balance)中国的呼声渐起。2015年出版的协会特别报告72号《修正美国对华大战略》,正是这一对华立场变化的标志性体现。这份由小布什时期国安顾问布莱克维尔(Robert D.Blackwill)主笔的报告,指责过去美国“整合中国”的战略放任了中国的崛起,认为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下的相对成长速度超过美国,因而美国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制衡”而非“整合”中国,夺回竞争优势。
的确,后发优势之下的成长速度,似乎让中国的经济力量超过美国变成时间问题,各种机构都热衷预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时间点。在这种“权力转移”的背景下,美国国内对于被中国超越的焦虑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强硬派自然获得更大市场。
IMF基于实际购买力(PPP)标准绘制的世界主要国家全球GDP占比排名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人权”、“民主”等美国传统价值的漠不关心,进一步加剧了建制派的焦虑。正如沃克和路德维希在《外交杂志》文章中所说,比起北京和俄罗斯,美国和其他发达民主政体似乎已经从“理念之争”中撤退。西方智库和媒体也早已对全球性的“民主衰退”痛心疾首。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研究表明,虽然全球民主对代议制及直接民主仍有广泛支持度,但已有相当数量民众对“非民主制度”——包括专家、强人或军政府治国持开放态度
正如他们的许多同行一样,沃克和路德维希也在文章的结尾力劝民主国家应该对自己的传统价值和原则采取更坚定而自信的姿态,以回应中俄等国的“意识形态攻势”。
但看起来,至少对于2018年,他们仍有大概率将持续失望。在CFR一年一度的全球冲突预测报告中,美国自己也被划入2018年爆发冲突可能性及危害最大的地区。对此,主持该项目的斯塔尔斯(Paul Stares)又狠狠地黑了特朗普一把。他表示,“过去我们(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只需把美国单独放在一边,然后思考世界上最大的不可预测性、不安全感的来源,而现在,我们需要把美国自己考虑进来,考虑到大家对我们这位总统的评价……”
《大西洋月刊》在评论这份报告的时候也引用了斯塔尔斯的一句狠话:“美国现在是全世界最不可预测的行为者,这已经造成了深远的不安”。
CFR绘制的2018全球冲突地图,红色表示程度最高
在这件事上,连印媒都加入了黑特朗普的队伍。《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2月19日发表文章称,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旗帜,执意彻底撕裂世界多边秩序。造成美国及其迷惘不安的盟友面临着若干不断升级的危机,世界可能重新陷入毁灭性冲突之中。
《印度斯坦时报》评论截图
看来,“新年新气象”很难带走建制派对特朗普的无可奈何,而特朗普对民主价值的冷淡可能持续加剧西方智库、媒体对中国获得“制度之争”优势的焦虑。可以预见,只要中国保持成长,这些关于中国威胁、渗透的言论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种东西方权力、理念博弈的表征。好消息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高度整合,中美之间也存在巨大的互赖,总体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因此,西方对中国的不同观点和立场、对中国的善意和敌意仍会长期竞争、并存。
要说我们可以从诸如“锐实力”这种舆论风波中学到什么的话,可能正是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增强今后在国际上发起论述及对话的能力。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构,可能不是因为做得太好才引起西方指控,恰恰是因为做得不够细腻和精巧,以至于在面对外媒的攻势、国际的误解时处于被动。
而在战后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习惯了操盘世界秩序的西方国家,恐怕才是“锐实力”真正的资深玩家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16“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