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希伯:替镇压弗格森骚乱的美国警察说两句公道话
关键字: 弗格森弗格森骚乱美国警察洛杉矶暴乱警察军事化镇压催泪弹自从8月黑人青年布朗被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枪杀后,弗格森骚乱的火焰一直没有熄灭。而随着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涉案警察,抗议示威在短时间内扩散到170座美国城市,至少400人被捕,甚至大西洋彼岸的伦敦也有5000人上街游行,密苏里的星星之火似有燎原之势。
最新的媒体焦点,则是那些镇压骚乱的“重装警察”,他们强大的火力和军事化的行动风格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弗格森警察手持榴弹发射器开火、膛口喷出粗大火焰的照片,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因为这支榴弹发射器的转轮式结构,在中国网络中一度被误认为是南非制造的MGL-140榴弹发射器,还因口径超过20mm而被描述为“炮”。美国政府动用军械应对国内一般治安事件似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连联合国都出来谴责美国警察滥用暴力。
弗格森警察的榴弹发射器开火
笔者看了哑然失笑,不禁想为美国政府、警方说两句公道话。这支武器是Penn Arms制造的40mm泵动5发转轮榴弹发射器,属PGL-65型枪族的低致命武器分支,主要用于发射催泪弹、橡胶棍弹等非致命、低致命弹药。这样的防暴榴弹发射器在世界各国警察部门中非常普及,即使使用,频率也不高,而且因为其低致命性,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中国网络上对美国人用“炮”冷嘲热讽,实在大可不必。众多网友何苦把自己降低到炒作“港警使用催泪弹”的欧美媒体的高度?
更何况,美国政府可从没对抗议民众“禁炮”。在1863年的“征兵暴动”中,面对不想上战场又没能交钱免除兵役的穷人,美国政府在镇压中动用舰炮轰击;差不多70年后的1932年,曾浴血欧洲的一战老兵要求获得抚恤金,美国政府认为其中有“共产分子”煽动,以坦克和机枪果断处理了他们。又过了80来年,弗格森警方表现克制,仅仅使用低致命榴弹发射器打催泪弹而已。从彼“炮”到此“炮”,足以证明150年来美国政府日益文明进步。
1863年“征兵暴动”抗议示威者与美军(远处使用火炮的队列)交战,最终在美国海军舰炮和重型榴弹炮的轰击支援下,1万名正规军与骑警镇压了这场暴动,造成119人死亡300人受伤
1932年,在6辆坦克的支援下,美军骑兵与步兵对参加“抚恤金游行”的示威老兵发动攻击,美国政府的数据是仅有4人死亡1017人受伤
即使只看近十年,美国警察也有很大的改变。
美国警察“军事化”总是受人诟病,但也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枪支泛滥造成了巨大的现实压力。既然政治僵局、民众观念分裂导致不可能禁枪,也不可能再把大炮扛街上(面对日常的枪械暴力,大炮也没啥用),警方便再次悄然“进化”。
在美军撤离诸多世界热点地区后,大量军队装备被美国警方“接盘”。于是就有了单兵装备看起来比小国正规军还要精锐的警察,以及满街跑的警用反地雷伏击装甲车。随着重甲重武装的应用,美国警察遭遇攻击后的死亡率果然明显降低。
在应对弗格森骚乱这种“大场面”时,装甲车成群结队上镜,戴盔披甲、荷枪实弹的警察也气势逼人。可我们必须承认,虽然美国警察手持种种利器,虽然港媒感叹“美警远比港警狠”,但以美国标准看,他们开火的次数并不算多,举起武器大多也出于威慑和驱散目的,这种进步无疑值得鼓励。
当然,争论榴弹发射器是警用还是军用,比较美国警察的历史性进步等等,或许已然失去意义。因为密苏里州调动的不只是警察,还有国民警卫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