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雪峰| 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
【文/贺雪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深刻认识国情,为超大规模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理论洞见,是学界的重要使命。中国最大的国情之一是地域广大,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深刻认识中国区域差异,理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尊重规律,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不同地区情况差异极大,对中国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大而化之、笼统总体的层面,而需要深入区域层面。笔者最近二十多年一直在全国农村调研,发现中国农村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差异:一个是从村庄社会结构层面划分的南北差异,一个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层面划分的东西差异。
从村庄社会结构层面来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宗族主导型村庄(团结型)、小亲族主导型村庄(分裂型)、原子型村庄(分散型),这三种类型村庄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宗族主导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以及南方的江西、鄂东南、湘南、浙南地区。
简单地说,南方地区村庄多为宗族主导型村庄。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村庄结构中往往存在众多以五服血缘关系为限的门子、户族等血缘联结,不同小亲族之间合纵连横,在村庄中既团结又斗争,就形成了与聚族而居的南方宗族地区完全不同的村庄结构;小亲族主导型村庄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尤其在黄淮海地区农村,村庄小亲族结构清晰有力,具有典型特征。
华北和西北地区可以称为北方农村。长江流域村庄的典型特征则是村庄内缺少强有力的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行动单位,甚至兄弟之间也相互独立,自己对自己负责,村庄高度原子化。这类村庄缺少超出家庭的血缘联结,村庄结构与南方团结型村庄和北方分裂型村庄不同,是分散型村庄。分散型村庄集中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介于南北之间,属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多为原子化村庄。
长江流域以外,东北地区迟至晚清才开始大规模开发,村庄内部社会结构相对简单,村庄规范约束力比较低,村庄社会原子化程度很高,其社会结构与长江流域十分类似,多为原子化村庄。从村庄社会结构来看,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可以统称为中部地区。
依据村庄社会结构,可以将中国农村划分为南方宗族主导型村庄、中部原子化村庄和北方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由此形成对中国农村南部、中部、北部的区域性认识。村庄社会结构不仅会影响村庄中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而且会极大地影响村庄治理面貌,以及与村庄以外的政策、法律与制度的对接方式。
中国农村存在着另外一个区域差异,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方式以及发展路径有关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首先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式的差异上,这些差异又会影响村庄社会分层以及农民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当前中国农村已经形成具有显著特征的东西差异,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沿海城市经济带,沿海城市经济带内的农村实际上已成为城市经济的内在组成部分,村庄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则已失去在村庄发展二三产业的机会,农村人口流出,农村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与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仍然保持繁荣相比,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村正在变得更加萧条。
本文拟讨论当前中国东西差异(特别是农村)的现状、成因与影响,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对策,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中国经济的东中西差异
历史上中国经济重心就集中在东南地区。著名的胡焕庸线,即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线,线东南方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创造了95.7%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压倒性地显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
除胡焕庸线以外,当前中国经济还具有显著的东中西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以相对较小的地域面积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创造了巨大的GDP,这里所指的东部沿海地区远远小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侧。东部沿海地区以外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了胡焕庸线东南大部分地区和整个胡焕庸线西北地区,面积巨大,人口与GDP则相对不够密集。
按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这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按国家统计局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的统计,中国2020年年末的地域面积、人口和GDP分别见表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部11个省、市、自治区,以11.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3.2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4.55%的GDP;中西部地区则以88.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56.7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5.45%的GDP。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计算下来,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与GDP密度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8倍和9.5倍。若按人均GDP来计算,东部地区只是中西部地区的1.6倍,虽然存在差距,却没有那么显著。
国家统计局划分东中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行政区域和行政区位进行的,不能准确反映当前中国人口与经济的区域分布,因此有各种更加具体的划分。如果将被国家统计局划分为东部地区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区不算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算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外的中西部地区,则留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就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共五省三市。
2021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五省三市的地域面积、人口与GDP分别见表2。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五省三市以7.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34.0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7.75%的GDP。进一步,以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
众所周知,省级行政区划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广东、山东两省,省内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平衡的。广东省主要人口和经济重心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总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不到三分之一,GDP占全省的比重为80%,人口占全省的60%。山东省人口和经济重心也集中在沿海地区,鲁西南、鲁南、鲁西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面积占全省一半以上。同样,江苏的苏南、苏中经济远比苏北发达,浙江面积最大的丽水、衢州相对不够发达,福建的闽北地区远不如闽南发达。
也就是说,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五省三市中,主要人口和GDP其实也只集中在小部分地区,计算下来,全国40%左右的GDP和接近30%的人口,集中在面积不到5%的国土上。这就是当前中国人口与经济的分布情况。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除了因为工业化本身要求规模经济和经济聚集以外,还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接世界制造业产能,成为“世界工厂”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优先开放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政策上允许先行先试,而沿海地区具有远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优势(海运是重要方面)。沿海地区率先加入世界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国劳动力与世界资本,在相对有限的地域范围内实现了人口高度聚集和经济快速成长。结果,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所有土地上都建设了二三产业,或者说沿海几乎所有土地都适合二三产业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苏南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就已开启乡村工业化之路,典型是发展乡镇企业。浙江则是以小作坊为典型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乡村工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早期是服务于国内市场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品短缺,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社会稀缺工业品,既满足了社会,丰富了市场,还为农民集体和个人赚取了利润。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体系,沿海乡村工业很快就转而成为面向世界的制造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最重要的“车间”。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产业逐渐饱和,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鸟”。随着政策优惠逐渐减少,地价和劳动力价格上涨,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落后产能”逐步搬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核心区域,其中一部分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家,还有一部分向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因为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极其强大的产能,中国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不再可能复制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道路。
换句话说,东部沿海地区“世界工厂”之路无法被中西部地区复制。中西部地区可能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淘汰下来的部分落后产能,也可以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却不再可能复制沿海农村工业化模式。正是东部沿海地区强大的产能及高度密集的人口与经济,使中西部地区失去学习东部沿海地区经验的市场条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包括农村在内的庞大沿海城市经济带,这个城市经济带内的农村实际上已经二三产业化了,是城市经济体系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失去工业化的可能,农民离开村庄,进入城市寻找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仍然保持繁荣,中西部地区农村快速衰落。
二、东部城市经济带与县域经济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民公社后期,国家就提倡发展农村“五小”产业,到8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产值很快就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全国乡镇企业有不同的形态,典型的是苏南乡村集体举办的乡村工业,浙江以家庭小作坊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珠三角靠“两头在外”发展起来的“三来一补”工业。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实现了就地工业化。在全国工业品短缺的背景下,乡镇企业一哄而起,迅猛发展。到90年代,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乡镇企业由盛转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关停。
乡镇企业的重要性在于为农村工业化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土地非农化使用为后来乡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土地保障;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乃至基础设施条件。正是借助乡镇企业发展所积累下来的优越条件,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借助出口导向型经济和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乡镇企业到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制造业的华丽转身。
简单地说,虽然全国农村在20世纪80年代都出现了兴办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工业化的热潮,却只有沿海地区借出口导向的有利时机与良好的地缘条件,实现了乡村工业由内循环向外循环,由模糊产权向现代产权的转换,结果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关停,乡村再次“去工业化”,沿海地区乡村工业却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以出口为导向,建立在招商引资基础上和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沿海地区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车间”,乡村工业化,农村变成城市的内在组成部分,城乡界限变得模糊。看起来体制仍然是农村,比如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这些土地却已经非农使用,成为后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资料图来自CCTV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体系,成为世界工厂,沿海地区利用优越条件吸引资本和劳动力,持续发展工业,结果就是沿海地区形成了不分城乡的全域工业化,区域内基础设施、产业配套逐步完善,区域内任何一个空间都具备发展二三产业的良好条件。这也正是前述中国沿海地区只用不到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创造了全国接近一半的GDP的原因。
农村工业化,不分城乡的持续经济成长,就在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有利于二三产业发展的全域条件,虽然体制上仍然存在农村,实际功能上农村早已变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经济带,在这个城市经济带内的农村仅仅是体制上带有农村特征,实际功能与城市无异。
正是由于农村工业化,大量农地非农使用(包括已经征收为国家建设用地和仍然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两部分),使县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并可以提供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流入。
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带内在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具有良好的二三产业发展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县域范围有大面积土地,之前土地主要用于农业,农业能创造的GDP和吸纳的劳动力都十分有限。现在县域农地非农使用,就可以容纳规模极为巨大的二三产业,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因此就有巨大发展潜能。结果就是,紧邻上海的苏州工业快速发展,前提是苏州总面积达8657平方公里,比上海的面积(6340平方公里)还要大,其中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昆山市面积达931平方公里,如此巨大的面积就有发展二三产业的巨大空间。
2021年上海的GDP为4.32万亿元,苏州的为2.27万亿元,昆山也突破了4700亿元。同样,紧邻深圳的东莞工业也快速成长,1988年东莞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同样占有广阔的土地,深圳国土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东莞为2460平方公里。2021年深圳的GDP为3.07万亿元,东莞也有1.09万亿元。
正是借助沿海城市经济带的优势,中国沿海地区县域经济规模将中西部地区远远甩到后面。2021年全国百强县前30名,江苏占13席,浙江占7席,福建占3席,山东占2席,剩下5席基本上是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所辖县市和资源型县市。之所以广东没有进入30强的县市,是因为珠三角地区县市都已经直接升格或变成市辖区,不再纳入百强县排名。东莞过去是县级市,其GDP是百强县之首昆山市的两倍多,深圳市南山区2021年GDP也有7600多亿元,远远超过昆山市2021年4700亿元的规模。
发达的县域经济,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配套,家门口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就形成当前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分城乡的全域城市化,也就形成了沿海城市经济带。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农村本质上是城市的内在组成部分,与中西部地区农村有本质差异。
- 原标题:贺雪峰| 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如果无法驯服竞争,中美欧“三角关系”会比两极对抗更安全
2023-04-08 09:38 -
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行径罢了
2023-04-08 08:43 -
货拉拉被约谈:杜绝恶意压价竞争,保障从业者合理劳动报酬
2023-04-07 23:0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法36家企业在京签署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18项合作协议
2023-04-07 21:29 中法关系 -
上海3月二手房成交套数达20个月新高
2023-04-07 20:06 观网财经-房产 -
王文涛集体会见巴黎银行、施耐德电气、米其林等法企高管
2023-04-07 18:38 中法关系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丁薛祥任组长
2023-04-07 18:28 -
超210亿元!中国造船史最大单笔超大型箱船订单签订
2023-04-07 17:23 中国精造 -
阿里版ChatGPT亮相,我们进行了深度实测
2023-04-07 17:1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3月末我国外储31839亿美元,外汇局解读
2023-04-07 16:48 观网财经-金融 -
利润远超收入,京东产发神奇的招股书是怎么做到的?
2023-04-07 14:38 观网财经-金融 -
抖音牵手腾讯视频,长短视频“不死不休”的时代过去了?
2023-04-07 14: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回应减资:网传消息不实
2023-04-07 14:03 -
杭州阿里巴巴由122亿减资至1亿
2023-04-07 11: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上市传闻,为何“偏偏”挑中菜鸟?
2023-04-06 18: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不定增不减持承诺,难阻三六零大跌
2023-04-06 14: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版ChatGPT现身“天猫精灵”,这家制造商一字涨停
2023-04-06 13: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殡葬第一村:500多家店关了三分之一
2023-04-05 19:34 产业万象 -
易会满主席会见香港金融监管局总裁余伟文
2023-04-04 19:1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在深圳从连云港出发?飞猪“机票盲盒”活动翻车
2023-04-04 18: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