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地方防控封冻的产业工人——14省98县“百个零疫情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调查
最后更新: 2020-02-27 07:31:43三、农村劳动力被封冻的原因
1.政策严控是劳动力封冻根源
前一段时期,为切断新冠病毒扩散,借助春节假期经济社会相对静止的时机,全国建立起一套“管死”的疫情防控体系,有效抑制疫情。这套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与节后经济社会复苏的发展趋势不匹配,造成劳动力被封冻。
2月份以来,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疫情防控逐步升级,在10号左右进入决战阶段,带动全国疫情防控氛围升级。不少省份以湖北省和武汉市为标杆,逐步升级防控措施,越来越严,越来越死。一些地区在2月5号之后,开始搞社会封闭管理,措施落地再滞后几天,正好赶上10号之后的复产复工。
晚到的硬核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错位,形成早期不严、后期不松态势。至今,中西部地区普遍采取一刀切的硬核管理措施,严重限制劳动力流动。
2.宁左勿右的政策执行方式阻碍劳动力流动
近期,按照中央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恢复的最新精神,各省纷纷出台省级配套文件,一些省份开始松动政策。但是政策落到县市、乡镇,最后到村庄,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涉及各层级各部分之间博弈。
自1月下旬疫情爆发算起,一些省份花费近两周时间,才将全部疫情防控体系建立起来。前期管控慢腾腾,后期松绑也必然慢腾腾,工作效率低下。基层采取不出事态度,执行政策宁左勿右,明松暗紧,明放暗卡。
如一些地区规定,农民工经过复杂审批,获得外出资格证明之后,规定限时离境,准出不准进,且明文规定,返回立刻隔离14天,每日数百元费用自理,农村劳动力不敢申请流出。
沿海大部分省份对劳动力流入设置高门槛,要求外来人口一律隔离十四天,劳动流入与企业复工被捆绑在一起,未获得复工审批的企业老员工不允许返回工作地。一些地区规定,未获批准的外来劳动力,落地隔离,且需自理费用。
疫情防控是一套复杂体系,魔鬼在政策细节中,处处都是细节。
执勤人员对进入深圳的车辆进行检疫排查(资料图/新华网)
3.两头设卡形成劳动力流动梗阻
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头都存在问题。近期,除江西、安徽、贵州等少数省份逐步取消全省内各类路卡设障之外,其他大部分省份继续实施封闭管理,一些地区公共交通暂停,普通车辆禁行,农村劳动力缺乏外出的交通工具。
河南某乡镇常年外出劳动力超过8000人,截至2月16日,外出仅200余人,且几乎都是通过驾驶私家车外出。流入地存在的问题在于,沿海部分地区存在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员排斥现象,外地劳动力返回后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地方政府未建立劳动力大规模流入的接入机制。
4.地区之间缺乏协调
本次调查的全部村庄都属于新冠肺炎零确诊病例村,所在乡镇90%以上零确诊病例,所在县市70%以上确诊病例在10人以下,一些村庄所在县市为零疫情。经过春节以来的20多天封闭管理,零疫情村庄基本进入安全状态。这些村庄劳动力流动依然受到极大限制,说明基层疫情防控措施过于粗糙。
总体来看,沿海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疫情防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地区之间缺乏协调,大部分沿海地区规定所有新入人口落地后隔离十四天,人为降低劳动力流动效率。
5.基层政府向企业转移压力
自2月10日各地陆续启动复工复产以来,一些企业主要利用本地劳动力和春节留厂劳动力从事生产,外地返回劳动力很少。各地政府严格控制企业复工,规定谁复工谁负责,将疫情防控压力转嫁到企业,一些地方政府要求企业签下责任书,规定发病即停工,要求企业承担全部责任,造成企业不敢大规模复产,也不敢通知外地劳动力返回。
6.社会氛围造成农民不敢动、不愿动、不急动。
目前社会上总体保持疫情防控高压态势,劳动力流动政策不明或是操作性不强,造成农民不敢外出。
农民反映的问题有:(1)流入地复工复产政策不明朗,担心进入流入地后找不到工作;(2)不了解公共交通情况,担心走不了,或者要半途折返。(3)不了解流入地的疫情防控措施,担心进入流入地以后没有地方居住、没有公共交通、没有饭吃。(4)进入流入地后还需要隔离14天,费用自己承担,成本较高。
网络媒体对农民影响较大,微信、抖音等一些媒体推送的疫情防控中的各地极端事件,甚至谣言,影响农民外出心态。
少量企业管理人员和做生意的农民着急外出,一些有房贷和车贷的年轻农民工也开始着急,大部分流水线工人和建筑工目前不愿意外出。这些农民工不愿意外出主要是因为延迟几个月外出务工对收入影响不大,还可以避免感染风险。
- 原标题:被地方防控封冻的产业工人——14省98县“百个零疫情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调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
-
中央政法委成立调查组:调查武汉刑释新冠肺炎患者返京事件
2020-02-27 0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场妈祖绕境活动,台湾还是想办!
2020-02-26 22:33 台湾 -
汇聚决战决胜磅礴力量 万众一心夺取双胜利
2020-02-26 21: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中科技大学:守望天明——为武汉战疫而作MV
2020-02-26 21: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Vlog丨雷神山医院战“疫”记:全面开放32个病区 尝试5G远程会诊
2020-02-26 21: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其他国家怎么有资格批评中国?”这位老外一点都不见外
2020-02-26 21:34 疫情新热点·专家来解读 -
【全景新闻】记者武汉直击:封闭管理后 社区如何保供给?
2020-02-26 21: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漫评|聚焦“四力”战疫情,税务系统这波操作很酷!
2020-02-26 21: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父亲给疫情一线90后女儿的一封家书
2020-02-26 21:31 -
中国日报网评:问世间谁是英雄?今朝战疫逆行人
2020-02-26 21: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揭秘武汉“生命之舱”
2020-02-26 21:29 -
福建首位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者顺利完成采集
2020-02-26 21:27 -
肩挑背扛!他们从大山里凑了85吨物资送武汉,还留下一句诗…
2020-02-26 21:2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分析疫情形势
2020-02-26 21: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洋葱可以吸附新冠病毒?谣言
2020-02-26 21:22 网络谣言 -
在疫情大考中践行央企国家队初心使命
2020-02-26 21:19 -
数据看中国|不破楼兰终不还,抗击新冠疫情中国答卷获世界认可
2020-02-26 2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WHO专家称赞中国对疫情的迅速反应:世界需要学习中国的经验
2020-02-26 21: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36“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25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5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5“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