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上):对经济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这车能不冒烟吗?
最后更新: 2024-06-25 18:27:42张燕生: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中国名义GDP占美国名义GDP的比重变化,可以看短期也可以看长期。这需要考虑实质经济、通胀、汇率、管理能力。
第二个指标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占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比例,包括创新、教育,包括改革开放,包括规模效应、资源再配置效率。
第三个指标是中国ROE(净资产收益率)占美国ROE的比例,看美国和中国的企业谁更挣钱。中国改革开放45年,有30年在代工贴牌,制造业处在全球低端,靠“汗水”驱动。这个指标看的是一般贸易出口什么时候超过加工贸易出口,全国是2008年,江苏是2014年,广东是2016年,东莞是2020年。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实现自立自强,是在2008年之后的十多年。而我们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过10%,是从2016年开始,时间还非常短。
我们谈论新质生产力,就像刚才世默讲的,怎么从低成本、大规模转向高增值,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我非常期待今明两年我们的经济能够走出新冠的影响,2024年到2027年能解决转型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内需,中国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新质生产力是我们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下一步是如何带来增加值的提升。最近两年,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这个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李世默:比如苹果手机,十年前苹果公司几乎所有的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的,1000美元的产品,我们只留下了3.5%的价值。刺激大家去买这手机有什么用呢?不还是让美国赚去了吗?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到26%了,这是很大的提升。我们能不能在各行各业都重复苹果手机的故事。如果芯片也是我们做的,我们留下的价值就要70%了。
张燕生:但是现在有个特别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地缘政治。像苹果iPhone,现在中国大陆供应的零部件占比只有2%,产业链都转移出去了。但在苹果新的产业链,如VR产品,中国供应链占比高达60%,这是因为印度生产不了,不得不在中国生产,只要印度能生产,它一定会转移过去。
苹果CEO库克出席印度第一家苹果直营零售店的开业式 图自“X”平台
·开局良好,但基础还不牢固
王慧:“新三样”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但现在我们的“新三样”在出海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接下来,中国外贸形势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燕生:谈论外贸,第一看外需形势如何。根据IMF预测,估计到2028年全球的需求形势都不会好,这是中期因素。第二,是地缘政治。我在发言中也讲了中间品贸易,即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的“脱钩”,订单外迁、产业链外迁、技术外迁。第三,我觉得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走出去。
现在中国的外贸形势和过去45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从生产和出口最终产品到欧美,转变成出口中间产品到墨西哥、印度、越南。其次,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型贸易发展迅速。再次,中国现在开始发展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
迟福林:咱们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太低了,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低了八、九个百分点。
姚景源:我们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5%,这是按人民币算,要是按美元算,要比这个低。
张燕生:按美元计增长是1.5%。
姚景源:所以刚才我为什么说我们经济开局良好,但这个良好的基础还不牢。比如按美元计价,今年1-2月出口总值增长7.1%,3月是-7.5%,里外里掉下来14个百分点。出口的外部环境还是不好,错综复杂。我觉得我们内部也亟待落实一些政策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在出口问题上不要盲目乐观,要看到困难,然后脚踏实地地去解决这些困难。
迟福林: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讨论宏观经济,有几对关系要清楚。第一是短期和中长期。就消费来说,如果从短期看,大家的看法恐怕会很不一样,因此要看中长期趋势。我为什么说服务性消费将成为主导性消费,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在主要矛盾变了以后,我们政策上的调整力度不大。你说我们用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上,有多少公共消费?又有多少投资?我们要从趋势的角度,着眼中长期,解决短期问题,但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都是从短期出发,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
第二是政策和体制。我们出了很多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但体制层面没有做调整。比如民营资本,这两年信心不足,具体体现在民营资本投资信心不足,民营资本的投资明显下降。
第三,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们不要把社会问题看得很简单,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但在社会老龄化方面有多少投资?医疗、教育等等方面,在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可以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政府满足不了的时候,就要用社会力量来做,以满足社会需求,让大家有安全感。
第四,国际和国内的关系。比如欧盟看重中国这个服务性消费大市场,从2012年的400亿增长到2022年的1130亿,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如果14亿人口的消费大市场中超过50%是服务性消费,对欧美国家是巨大利好。
新加坡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 资料图/新华社
你提到的国际出口,我们现在外需中间很大的问题是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越来越突出,中国不能寄希望以欧美为主要市场。我一直主张,东盟可能是中国在中期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错过这个机会,从长期来看,中国就失去了主动。另外,未来10年,我们和欧美的关系应该不会太乐观,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有科技革命,也要找到适合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的替代品。
现在还有个问题,很多规则我们没有利用起来。比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里面关于原产地的规则多重要啊,日韩企业之间出口时RCEP规则利用率能达到50%-60%,而中国企业出口的RCEP规则利用率只有4.2%,东盟不到1%。政府怎么才能让大家多赚点钱呢?规则要利用起来,现在规则的利用率不充分。
张燕生:我觉得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缺少一个专业化、职业化、法制化,类似香港贸易发展局那样的专业机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OpenAI收紧区域限制,大量中国开发者收到警告
2024-06-25 17:2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科技巨头警告:封禁TikTok将损害我们的业绩
2024-06-25 11:41 观网财经-海外 -
深度分析618:时间是经营本质的朋友,却是流量思维的敌人
2024-06-25 09:45 -
昨夜,英伟达崩了!“史上三天市值跌幅之最”
2024-06-25 09:40 观网财经-金融 -
26省前5月卖地收入下滑,其中广东跌57.5%
2024-06-24 16:00 观网财经-房产 -
专家:三季度或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下调空间将有所收窄
2024-06-24 14:53 金融观察 -
广东多家典当行不再接受茅台酒典当业务
2024-06-24 14:38 观网财经-消费 -
美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商务部回应
2024-06-24 12:47 中美关系 -
“若我胜选将废除教育部,各州自己教学生”
2024-06-23 15:34 特朗普 -
“不让我和女儿进董事会?”富豪怒告上市公司
2024-06-23 14:04 -
茅台回应“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
2024-06-23 09:34 观网财经-消费 -
微信正在适配“纯血鸿蒙”
2024-06-22 22:39 观网财经-科创 -
发改委主任晤德副总理:中国新能源产业不是“补”出来的
2024-06-22 14:36 -
安徽凤阳: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的农村居民,奖励5万
2024-06-22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小米副董事长林斌回应减持股票
2024-06-22 10:19 -
欧美主导操作系统内核的历史结束
2024-06-21 21:57 观网财经-科创 -
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8.2%,商务部解读
2024-06-21 21:18 观网财经-宏观 -
如何推进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农发行、交行、穆迪、汇丰高管热议
2024-06-21 20:48 金融观察 -
李强将出席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2024-06-21 15:21 观网财经-金融 -
这个618之后,没人会说淘宝船大难掉头了
2024-06-21 10:32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