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咖啡只看西方?从Seesaw的困境说开去
(文/观察者网 夏峰琳,编辑/周远方)
Seesaw,中国本土连锁精品咖啡品牌代表,近期深陷资金纠纷。被曝拖欠员工工资之后,又传出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
据经济观察报,因拖欠货款催缴无果,Seesaw咖啡供应商正在对其发起诉讼。公开报道显示,Seesaw最早从2023年年中开始在货款结算上出现了不能及时结算的情况。企查查显示,自2024年下半年起,陆续有咖啡、食品、软件服务类公司对Seesaw品牌所属公司上海西舍咖啡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其中大多数为买卖合同纠纷。截至目前,企查查显示将于2025年开庭审理相关诉讼的公司多达20多家。
除了对供应商有欠款之外,Seesaw还被曝出在员工的薪酬发放上也出现了问题。多名Seesaw咖啡的员工反映,公司已拖欠他们两个半月的工资,且自2024年6月起,薪资发放就开始出现异常,同时还存在断缴社保的情况。上海区域约有75名员工被拖欠薪资,其中包括50名门店员工和25名办公室后台员工。
在欠薪欠款风波背后,Seesaw咖啡的门店数量自去年以来已锐减至少一半,目前全国范围内仅存不足50家门店,其中广东地区仅剩珠海一家,北京也仅剩一家门店在营业。而在其发源地上海市场,门店关闭数量更是超过了六成。
图片截取自官方网站
中国精品咖啡的高光时刻
Seesaw 的跌落,是短短三四年间的事。
2021年,Seesaw 实现了超3倍的业绩增长;同店销售比超过年初制定的50%目标,达到了85%;全年线下客流量达1000万人次;会员体量也在全面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一年内翻十倍,增长到了200万人。
2021年和2022年,Seesaw分别新开了43家和67家门店,到2022年8月,其门店数量突破100家。
在2021年7月,Seesaw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喜茶等;不到半年内的2022年2月再次获得数亿元的A++轮融资,大名鼎鼎的黑蚁资本领投、基石资本跟投。
仅仅百店规模,为何能够在资本市场叫好叫座呢?
主要是因为它是当时中国市场稀缺的“精品咖啡”高端标的。5年前的2017年9月,速溶咖啡巨头雀巢以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百店规模的“精品咖啡”标杆蓝瓶咖啡68%的股份,为同样百店规模的Seesaw的价值画上注脚。
何谓“精品咖啡”?
细究起来,其实这个概念本就年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迅速殖民扩张,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逐渐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亚非拉沿海地区,最初,主要在外国人社区和与西方有密切联系的特权阶层中流行。
20世纪初至中期,咖啡馆开始在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成为知识分子、艺术家和上层社会人士的社交场所。咖啡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时尚、优雅和西方生活方式。
然而,在二十世纪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二战的战火洗礼中,咖啡也脱去光环,主要作为一种功能性饮料存在,因其便携性和易冲泡,成为了美军士兵军事行动的重要补给品之一。
战后的美国,市场上的咖啡依然不那么讲究,需要与拉美国家维持关系,使美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大宗商品咖啡豆。
1955年,来自荷兰的毕特移民旧金山,他无法忍受咖啡豆质量的低劣,而与打工的咖啡馆老板争吵。1966年,他创立Peet's Coffee,就是现在中国市场上的皮爷咖啡,坚持使用高品质咖啡豆,确定深度烘焙的风格,为精品咖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三位徒弟霍华德·舒尔茨、杰拉尔德·鲍德温和戈登·鲍克在 1971 年创立了星巴克。
直到1974年,精品咖啡才作为一个农学概念,由美国的努森女士的提出,她强调咖啡豆的产区、风味和品质,为咖啡注入了更多文化和品味的元素。
随着美国强势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进一步走向全球化,星巴克连锁店迅速扩张,并且在“精品咖啡”的概念中加入“第三空间”等社交属性和文化内涵。
图片截取自官方网站
从“小而美”到“大而美”?
在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看来,精品咖啡的规模化,需要十分小心地寻找自身生态位。
“所谓精品咖啡消费,必是一个高溢价的消费,它必须符合稀缺和独特两大特性。”
稀缺性,主要体现在原料端,独特性体现在销售环节。高品质的豆子、精湛的萃取技术、考究的器具、整体氛围打造,都是精品咖啡消费者在意的细节,全球优秀咖啡师精心选址经营的个人店,当然是精品咖啡的最佳承载。
但这样的艺术品,显然与大规模的商业化无缘。
“小而美”的精品咖啡店,星巴克所代表的大规模现磨咖啡连锁,与雀巢所代表的速溶咖啡,他们构成了一个定价和品质从高到低、产业规模由小到大的生态金字塔。
同时,这整个体系很大的一块价值基础,是西方生活方式的承载,是其强势“主流”商业文化在人们心智中的占领与外化。
“早年,许多商业中心和写字楼在项目推进中,都要想办法引入星巴克门店,”王振东回忆。
而“精品连锁咖啡”的生态位,是要在个人精品店和星巴克之间寻找。Seesaw早年坚持的定位确实如此,一杯咖啡35元-40元的定价区间,高于星巴克等商业连锁咖啡,但低于O.P.S.等独立精品咖啡品牌。对于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商务人士来说,多花几块钱,就可以获得比星巴克更“高档”的消费体验。
早年的Seesaw,稳扎稳打,2012年成立到2016年底,一共才开出7、8家门店。
2017年,拿A轮融资4500万,到2020年,也才开出26家门店。
在整体规模上保持克制,Seesaw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
然而,到2021年,如日中天的Seesaw创始人吴晓梅在镜头前表示,既要具备可观规模,又不失美学高度,类似星巴克那般“大而美”,这样的期许,显然是改换战略方向,是对原先定位的巨大调整。
雀巢为蓝瓶豪掷5亿美元,是为自己的速溶帝国画上一抹精品的高光,但显然不会要求蓝瓶咖啡调整战略,扩大规模,用自己微不足道的渠道体量,去做量大管饱的低端产品。
是当时的吴晓梅没想好,还是资本太心急,今天的我们或许永远不得而知,不过,今天复盘可观察到的,是当时咖啡行业面临的一次大冲击。
- 责任编辑: 夏峰琳 
-
茶咖日报|东南亚成出海主战场;香飘飘回应奶茶涨价至16元/杯
2025-03-27 20:48 观茶咖 -
济民健康公告:副总裁涉嫌伪造公章长达一年,虚增销售1.17亿
2025-03-27 17:38 观网财经-健康 -
昊海生科2024年业务分化趋势明显:医美板块崛起,眼科骨科承压
2025-03-27 17:20 观网财经-健康 -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宣布2025年计划投入百亿级消费补贴与减费让利
2025-03-27 17:13 金融观察 -
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2025-03-26 21:48 观网财经-健康 -
“假健康证”事件发酵,绝味食品加盟模式遭拷问
2025-03-26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太平2024年净利润增36.2%至84.32亿港元,总资产突破1.7万亿港元
2025-03-26 09:57 金融观察 -
国寿养老因养老保障业务违规被罚180万元,内控合规问题引关注
2025-03-26 09:57 金融观察 -
恒瑞医药与默沙东签订19.7亿美元独家协议,国产创新药出海再下一城
2025-03-26 09:52 观网财经-健康 -
茶咖日报|蓝瓶咖啡全球CEO担任中国法人,全球首家5代半的机器人咖啡亮相
2025-03-25 19:51 观茶咖 -
金融观察员|3月18日-3月24日银行周报
2025-03-24 14:49 金融观察 -
华熙生物“刮骨疗毒”,高层换血背后现转型焦虑
2025-03-23 12:01 观网财经-健康 -
交通银行2024年业绩稳健提升,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03-22 21:51 金融观察 -
又一家,Costco被曝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
2025-03-22 21:11 -
佳禾食品完成7.25亿元定增募资,推进咖啡业务扩张升级
2025-03-22 00:00 观茶咖 -
FDA再次推迟恒瑞医药PD-1组合上市批准
2025-03-22 00:00 观网财经-健康 -
一年卖出1.68万吨泡凤爪,有友食品增长亮眼,但应收账款激增
2025-03-21 23:59 -
从朱苦拉到世界舞台:云南咖啡百年沉淀,“香” 飘全球
2025-03-21 22:52 观茶咖 -
襄阳轴承15天10板,深交所:已重点监控
2025-03-21 22:09 股市 -
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因年龄原因卸任,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接任
2025-03-21 21:2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丹麦首相警告:特朗普没被吓倒
-
“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欧盟:备战备灾,存好72小时物资
-
石破内阁预计将不发表战后80年谈话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美财长放风,“金融核弹”要撤回?
-
特朗普还没死心,竟称:用TikTok换减税,中国不亏
-
美教授直说:看到中国领头,美国嫉妒了
-
砸了30亿欧元造的最现代化发电厂,德国炸了,还炸呲了…
-
特朗普声称“政治迫害”,白宫攻击:他是反特朗普黑子
-
下载量激增!“快加入吧,有机会被副总统拉进群哦”
-
加总理耍狠:这个价值观,无法与中国共享
-
北约秘书长:别单干,美国人还能信
-
加拿大、欧盟火速“谴责”
-
美媒好愁:说了这是送中国的大礼,你不听,现在咋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