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四季度狂拉业绩,美妆寒冬下率先复苏?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凭借2024年第四季度的旺季营收,逸仙电商实现季度利润扭亏为盈。快速增长的美妆业务和持续稳健的护肤业务,正让这家美妆电商公司从早前跌宕的业绩中恢复元气。
逸仙电商2月25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总额33.9亿元,同比微降0.6%,和上年基本持平;公司净亏损额同比收窄5.3%,降至7.102亿元;毛利率增加至77.1%,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表现尤为抢眼,营收总额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7.1%,Non-GAAP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14.19%;Non-GAAP净利润率达9.3%,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在不少国际美妆巨头去年业绩下滑的背景下,逸仙电商的美妆业务表现可圈可点,而且自2022年以来,这家曾以彩妆为主业的美妆电商企业,通过强化护肤品牌比重带来的业务转型已经出现成效。
四季度Non-GAAP净利润扭亏为盈
受到节日促销、品牌推广、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每年第四季度被视为美妆护肤行业的“传统旺季”。逸仙电商去年四季度业绩也“力挽狂澜”,让全年营收得到提振。
作为拥有完美日记、小奥汀、Pink Bear等国货美妆品牌的母公司,彩妆业务的增长,让逸仙电商四季度业绩回补。财报显示,四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由于彩妆品牌净收入同比增长了16.4%。
同时,由于彩妆产品高毛利特性,给公司四季度带来8.93亿元毛利,同比增幅13%,毛利率也达到了77.8%,增幅达到4.1个百分点。
净利润表看来看,四季度虽仍有3.79亿元的净亏损,但相较于去年同期,有27.6%的收窄幅度,营业亏损幅度也降至34%,收窄幅度超过16个百分点。
四季度较为抢眼的,则是Non-GAAP净利润表现。
这一季度逸仙电商Non-GAAP净利润达到1.07亿元,实现季度的扭亏为盈,并且Non-GAAP净利润率达到9.3%,达到上市以来的新高。
所谓Non-GAAP净利润,是管理层剔除了非常规性项目之后,公司呈现的利润表现,更接近公司的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公司董事、CFO杨东皓表示,这部分主要是剔除了商誉减值带来的4亿多元损失:“整体来看,毛利率、净亏损率等和早前都有所改善。”
“化妆品行业通常比较看重产品毛利率、净利润指标。”化妆品行业经营管理专家、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表示,虽然目前美妆电商企业尚未完成盈利,但从投资角度而言,比较明显的环比、同比增长,会对企业有乐观积极的发展趋势认定。
为了抓住旺季市场,去年逸仙电商也在第四季度重磅投入,发挥公司多年来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渠道的作用,并且通过联名热点IP,击中年轻市场。
在护肤业务上,去年EVE LOM伊芙珑在天猫“双十一”的销量破亿,Galénic法国科兰黎四季度在天猫自营、自播、达播的收入也明显增长,DR.WU达尔肤在拼多多上第四季度销售量同比增长3倍。
另外彩妆业务上,小奥汀和热门IP线条小狗联名击中年轻人“心巴”,在线上渠道和KKV、三福等线下门店开售。Pink Bear则凭借和黄油小熊的联名爆款,第四季度在抖音平台达到2.4亿曝光量以拉动销售。
转型护肤品战略撑起业绩“半边天”
事实上,过去一年国内美妆市场整体表现艰难。欧莱雅去年在中国市场遭遇过去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雅诗兰黛更出现亏损。雅诗兰黛在财报中坦言,亚太地区的业绩下滑,主要来自于中国和韩国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化妆品类零售额为4357亿元,同比下滑1.1%。
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作为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品牌心智度仍在建立的国货美妆品牌,无疑更需要找到增长空间。
虽然以彩妆品牌发家,又有完美日记等知名品牌,逸仙电商还是从2年多前开始调整公司战略,启动公司转型的五年计划,加大护肤产品比重。从财报来看,“妆护一体”的公司战略也初见成效。
财报显示,以护肤产品为主的Skincare Brands,总净收入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0.7%,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41.1%,较上年有0.6个百分点的增长。另外第四季度护肤品牌总营收为5.548亿元,和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占总营收的48.3%。
公告还提到,从全年业务来看,彩妆品牌的总营收有所下降,但肤护品品牌营收增长则形成抵消,让公司全年营收可以实现基本持平。
在连续收购药妆品牌Galenic科兰黎、医美护肤DR.WU达尔肤的内地业务和高端护肤品牌Eve Lom之后,逸仙电商也加大了自身入局的力度,在2023年成立“瑞金医院-逸仙电商医学护肤联合实验室”,期望通过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研发更加高效的护肤产品。
财报显示,去年全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09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为3.2%,在美妆行业内属于第一梯队水平。第四季度研发投入2635万元,环比增加3.95%。
逸仙电商管理层表示,完美日记和主要的三个护肤品牌的综合增长,带来了四季度净利润总额的提升,财务业绩也说明了战略转型的有效执行,会继续坚持战略转型计划,并初步预计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营收将在7.88亿元-8.66亿元之间,同比增幅约为2%-12%。
一个难以规避的问题是,逸仙电商仍需要增强盈利能力。从财报来看,除了调整业务比重之外,逸仙电商仍在通过降低营销、运营、行政费用等方式,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白云虎认为,美妆电商行业普遍较高的渠道和营销成本,降低了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特别是依靠流量平台的业务模式,持续上涨的流量成本会是个“大问题”。
“从投融资角度而言,一般情况下5-8年是一个变现周期。”白云虎表示。而即将在今年上市5年的逸仙电商,还需要在盈利表现上加把劲。
- 责任编辑: 孙梅欣 
-
DeepSeek错峰降价,AI市场价格战再升级?
2025-02-27 10:43 -
合并传闻引股价异动,中金中国银河双双澄清
2025-02-27 10:23 金融观察 -
疫苗巨头百克生物销售承压,去年净利润暴跌52%
2025-02-26 18:38 观网财经-健康 -
多项信披违规收警示函,泰林生物 “问题清单” 再拉长
2025-02-26 18:18 观网财经-健康 -
监管趋严仍要拆分子公司上市,汇川技术给联合动力IPO出难题
2025-02-26 17:43 观网财经-消费 -
江苏银行:以供应链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2-26 14:28 金融观察 -
茶咖日报|星巴克裁员,蜜雪冰城辟谣
2025-02-25 19:58 观茶咖 -
星巴克 “挥刀” 裁员背后,市场竞争、成本重压与转型之困
2025-02-25 19:14 观茶咖 -
乐山商业银行App曝隐私违规:用户数据成灰色资产?
2025-02-25 17:50 金融观察 -
白云山深陷利益输送泥潭:五年289亿销售费背后的灰色游戏
2025-02-25 17:31 观网财经-健康 -
四川天府银行被罚350万元,监管压力下内控与业绩面临双重考验
2025-02-25 16:53 金融观察 -
这家外资行,全面转让个人业务
2025-02-24 22:36 金融观察 -
光大银行中层人事调整,涉及多家分行行长
2025-02-24 18:36 金融观察 -
兴业银行“豪掷”66亿深圳买楼,地块此前为恒大超级总部项目
2025-02-24 18:31 金融观察 -
金融观察员|2月18日-2月24日银行周报
2025-02-24 15:07 金融观察 -
起拍价2.1亿,潮州农商银行7000万股股权遭司法拍卖
2025-02-24 15:04 金融观察 -
抖音副总裁回应多位高管将退休和离职创业
2025-02-22 12:04 大公司 -
温氏股份2024年净利润92.45亿元,同比扭亏
2025-02-21 22:25 观网财经-消费 -
去年营收345亿!顶住咖啡豆翻倍,继续9块9
2025-02-21 22:24 观茶咖 -
茶咖日报|蜜雪冰城招股,瑞幸咖啡发布业绩报
2025-02-21 22:18 观茶咖
相关推荐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44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185“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30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58“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3最新闻 Hot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
“仅维持生存,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