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系美妆品牌,消失在双十一榜单
(文/解红娟 编辑/马媛媛)今年双十一过后,日系美妆品牌未出现在TOP10榜单中。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双十一期间淘系美妆店铺销售前十品牌分别为珀莱雅、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薇诺娜、海蓝之谜、玉兰油、修丽可、赫莲娜、娇兰,其中无一为日妆品牌。
据观察者网不完全统计,这是日妆品牌SK-Il自2016年以来首次跌出榜单前十,同时也是日妆品牌资生堂自2017年跻身榜单前十后首次出局,两者占据榜单前十的时间都不短,前者7年,后者6年。
抖音美容护肤TOP10榜单上亦是如此。
据抖音2023年双十一美容护肤类目GMV前十品牌榜单显示,珀莱雅、韩束、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海蓝之谜、赫莲娜、后、可复美、玉兰油分别位列前十,仍然没有日妆品牌。
日妆销售额下滑
“双十一日妆业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对日系化妆品的影响仍在持续,这导致消费者对日系化妆品的抵触心理持续发酵。
2023年2月,有媒体报道,日本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当地时间7日发出通知,由于从福岛县附近海域捕捞的鲈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铯超标,从即日起暂停当地的鲈鱼上市。
消息一出,日产海产品首当其冲收到销售影响,且很快这种担忧扩大到部分日系产品中,其中就包括日产护肤品。
反应在数据上,2023年3至7月日本进口美妆产品进口额亦呈逐月下降趋势,由47.98万美元降至28.71万美元,同比增速下滑(7月yoy-35.5%),环比增速呈负。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这一抵制情绪在8月24日达到顶峰。彼时,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据悉,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保管在厂区内的约1000个储罐中。
日本进口美妆产品中,资生堂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妆品进口总额1506亿元,按分布,法国、日本、韩国、美国和英国为前五大来源地。其中自日本的进口金额22年达到340亿元,占比约22.6%(海关总署)。华泰研究基于欧睿数据测算,按终端零售额计算,2022年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约6.1%,其中份额最大的是资生堂(据公司财报,2022年整个集团中国市场收入2582亿日元,另据欧睿,2022年资生堂品牌中国市场终端零售额为52亿人民币)。
受核废水排放影响,资生堂2023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大幅下滑,成为近11个季度中的最低值。
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资生堂实现净销售额为22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43亿元),同比下滑15%;核心经营利润为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亿元),同比大跌约53%。
另外,日本品牌SK-II虽被宝洁收购,但由于诞生于日本,加之其明星单品“神仙水”的工厂和生产线均位于日本,业绩端也受到了影响。
宝洁曾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指出SK-II品牌拖累整体业绩,“护肤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有机销售额获得低个位数数增长,这是由于更高定价和基于创新的销量增长部分被SK-II销量下滑的不利因素所抵消。”
推动国货崛起
由于对日产护肤品安全性存在质疑,消费者开始搜集其他海外或国产替代产品。
据华泰睿思研究报告显示,日系护肤品牌基于亚洲人肌肤特点进行开发,相较于欧美系,更侧重温和调理、天然无添加无刺激等护肤理念,功效性整体偏弱。换言之,日妆整体以温和著称。
这恰巧是国产护肤品牌近年来攻略的重点。
以贝泰妮举例,作为我国敏感肌护理的上市首家公司,旗下主品牌“薇诺娜”具备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其中,专为敏感肌研制的明星单品舒敏保湿特护霜被不少消费者当做是珂润面霜的替代品。
得益于此,薇诺娜取得历史排名最好成绩。截止11月11日24:00,薇诺娜在双十一大促中持续发力线上渠道持续发力,荣获天猫美妆护肤TOP5,是自2017-2023年以来唯一一个连续7年入围双11美妆类目前十的中国品牌。
另值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我国成分党崛起,消费者有了针对性更强的护肤需求,如抗衰、淡斑、祛痘、美白等,欧美系“猛药”型产品开始盛行。
在针对美白这一需求上,珀莱雅凭借“早C晚A”概念力压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一众大牌,登顶天猫、抖音、京东等渠道美妆类目成交金额排名第一,唯品会、拼多多等渠道国货美妆成交金额排名第一名。
具体来看,据战报及天猫官方排行榜,10月24日20时-11月3日24时珀莱雅官旗GMV约1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40%,10月31日20时-11月3日24时GMV位列天猫美妆No.1,较去年提升3名。据抖音战报,10月20日0时-11月3日24时珀莱雅GMV约4.7亿元,同比增长约200%。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和认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品质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系美妆品牌可能在这方面缺乏创新和优势,导致业绩下滑。
柏文喜进一步指出,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导致日系化妆品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国货美妆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且国内化妆品品牌在品质、价格、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货美妆品牌。
标签 资生堂- 责任编辑: 解红娟 
-
“医美茅”爱美客布局光电背后:一支玻尿酸撑不起的千亿市值
2023-11-14 16:55 观网财经-健康 -
合盛硅业陷多事之秋:董事长遭实名举报,高管接二连三离职,业绩、股价双杀
2023-11-14 12:19 -
诺辉健康朱叶青:常卫清确认收入破10亿,仍有4-5倍增长空间
2023-11-13 23:35 观网财经-健康 -
“35年6大场景”,宝洁在进博会上定下了“新目标”
2023-11-13 17:39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榜单排名上涨,但贝泰妮仍有烦心事
2023-11-13 15:44 观网财经-消费 -
信披违规、深陷业绩亏损,蓝丰生化跨界光伏谋转型能否成功?
2023-11-10 18:22 -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CEO费博瑞:创新与合作共绘美妆未来
2023-11-10 18:22 观网财经-消费 -
辉瑞“携手共创健康中国”活跃进博舞台,多领域创新引关注
2023-11-10 18:22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土巴兔家装数据报告出炉:“家消费”企稳攀升,长珠环渤海火热
2023-11-10 16:24 观网财经-房产 -
六届进博会“全勤生”霍尼韦尔:从服务东方,到中国实践后来居上
2023-11-10 14:56 进博声音 -
专访VIKpro郭启蒙:行业变局将至,积极拥抱国内市场
2023-11-10 14:55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金地集团:逾20亿元已划入兑付专户,今年已无到期公开债务
2023-11-10 14:55 观网财经-房产 -
赛多利斯首度亮相进博会,加速本土化进程,赋能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
2023-11-10 10:36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023东方美谷蓝皮书:美妆市场进入原料红利期
2023-11-09 22:50 观网财经-消费 -
助力造纸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金光集团发布全新“碳中和”成果
2023-11-09 17:46 观网财经-消费 -
股东“绕道减持”被立案背后,隆基绿能陷转型阵痛
2023-11-09 17:45 光伏危机 -
进博会头领效应持续释放,斯凯奇多款新品首发
2023-11-09 17:41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进博会上,成员共话长三角一体化投资发展与建设愿景
2023-11-09 15:5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第六次亮相进博会,路易达孚持续加强中国市场投资与研发力度
2023-11-09 15:5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安纳达、六国化工“易主”万华化学,能否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2023-11-09 09:03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