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刚:央行应直接参与化债,这是“换水” 而不是“放水”
最后更新: 2024-11-17 12:48:36二、关于央行在化债中发挥的作用
观察者网:您在文章中提到我们要注意“明斯基时刻”是什么意思?为何您认为在化解债务风险的时候,需求侧管理作用不大?
龚刚:明斯基在研究中特别关注金融部门的循环周期,他观察到金融下行的周期达到“明斯基时刻”时,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盈利低于预期,使得企业不得不压缩投资。而居高不下的负债水平可能使企业不得不出售资产来还债、来换取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其结果是一轮又一轮“债务通缩”、减少了经济的有效需求、进一步降低了盈利的预期、减少投资预期,进入下旋的正循环。
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债务性支出是债务问题的根源,因此,企业与政府减少债务性支出(尤其是减少那些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债务性支出)自然是解决债务问题必由之路。这把问题想简单了。我们在前面说过,经济的繁荣通常由投资“债务性支出”来启动与维持的,减少债务性支出固然是可以解决部分微观主体的债务问题,但是一旦发生“债务通缩”(明斯基时刻)在宏观上则会出现相反结果:可能减少了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导致不景气经济、导致投资的下滑。
事实上,当“债务通缩”发生时,实体经济已经债务累累,民间进一步的“债务性支出”(如投资等)的愿望极低:此时既使贷款利率降低,准备金率下调,也很可能无法刺激民间的债务性支出,这就是我所指出的,以需求管理为目标的宏观稳定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在面对债务危机时,很有可能会陷入边际效用递减甚至无效的困境。因此,唯有来自政府的债务性支出才能执行逆周期,使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
观察者网:有一些学者指出要特别关注在化债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导致流通中货币的消灭,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您提出了货币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建议?
龚刚:商业银行所创造的货币一定体现为实体经济的债务,伴随企业在化债中归还商业银行的借款,对应的通过贷款创造的货币部分的确是消失了,这是我们在化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的。
但中央银行所发行的基础货币并不体现为实体经济的债务,这就启发我们,在锁定货币供给总量的基础上,提高央行基础货币中直接拨付占货币发行总量的比例,以这样一种货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出发,一是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这部分新增基础货币,则理论上可用于化债。当然新增的基础货币不仅可以用于化债,还可以在不增加实体经济和政府部门债务负担的前提下,增加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和弥补市场失灵。
观察者网:央行创造货币有哪些渠道?
龚刚:一般来讲,目前央行发行货币有三种常规的工具:购买外汇,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购买债券。这三个常用基础货币发行机制,即不能减轻实体经济和政府部门为发展经济而承受的债务负担,也不能化债。一句题外话,央行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均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自己的盈利。例如,当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了政府债券时,不仅平时会获得财政部的利息支付,同时债务到期时,还会收到财政部所归还的大笔本金。
然而,由于中央银行具有无限的国家信用,因此,理论上它所发行的货币还可以是直接拨付的,这才是上面我们提出要推进货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起点。
观察者网:为什么这样一种央行的直接拨付在大量学者眼里被看成是政治不正确,甚至被妖魔化了呢?
龚刚:所谓无限的国家信用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可以无限地通过拨付发行基础货币。事实上,在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几乎所有基础货币就是直接拨付的,即用于经济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大都是在国家财政的安排下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拨付,企业既不需要归还本金,更不需要支付利息。这样一种直接拨付带来了当年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非常健康的国家金融。因此,在化解债务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要求下,央行常规的基础货币发行机制陷入失灵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加上直接拨付这个重要的基础货币发行工具。
直接拨付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央行可以直接注资(或通过财政)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用以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或者直接注资(或通过财政)成立一些国家战略发展基金,用于投资那些具有深远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项目。
美联储实施的“直升飞机撒钱”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直接拨付,无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特别是后凯恩斯主义传统的MMT学派)、还是在美国央行的实践中,人们把作为发行主权货币的中央银行使用基础货币直接拨付工具看成是一种天经地义。然而,这样一种直接拨付工具却在大量经济学人眼里被看成是政治不正确,甚至被妖魔化了。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央行基础货币的直接拨付。
观察者网:有一种担心,央行的直接拨付,是否会引发类似国民党政府时期、以及类似南美国家通胀吗?
龚刚:主权信用货币在理论上的“取之不尽”,并不意味着央行就应该无限量、无约束的使用直接拨付基础货币工具。事实上,央行基础货币的发行(无论是常规工具模式还是直接拨付)都要受到“真实资源的约束”。这里的“真实资源的约束”理解为当货币的发行超过由真实资源所决定的 GDP 潜力上限时,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无限量、无约束的拨付行为会带来通货膨胀。
在现实中,一些南美国家选举制度,往往导致某些政党为倾向于迎合选民的需求,会出现过度福利化、民粹化的财政政策让央行埋单,导致货币信用的下降、导致极端的通货膨胀水平。在中国内战时期国民党腐败政权用通货膨胀剥夺百姓财富是另外一种货币超发导致信用崩溃的历史记忆
然而,社会主义中国当年的央行直接拨付既没有无限,也没有丧失财政纪律,更没有带来通货膨胀。相反,中国有着相对健康的金融和极为稳定的物价。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当年之所以“拨改贷”,其初衷根本不是有通胀原因,而是为了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现在为什么在学界不谈直接拨付,我感觉是受到了犹太金融的影响,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央行——美联储是私人控制的,这就导致它或多或少以盈利为目标的。所以,对它来讲,常常使用直接拨付工具是一定有损失的。但是我们的金融理念需要突破,我们的人民银行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银行完全可以利用其发型基础货币的机会承担直接拨付的责任。
观察者网:央行和商业银行释放货币都是“放水”,有啥区别?
龚刚:货币发行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龙头,一个是闸门,前者是商业银行,后者就是央行。从放水的过程来看,货币不是稀缺资源。但这央行的水与商业银行的水还有区别:打个比方,商业银行放水是立即形成债务的,是“脏水”,而央行的水是清水,不会对实体经济构成债务,虽然可能对商业银行构成债务。
既然如此,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上,化债操作就等于把央行的“清水”换成商业银行的“浊水”(带有债务的水)。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缩水的过程既不会导致“债务通缩”,也不是新增发货币的过程,这应称之为“换水”。
观察者网:能否为我们的读者描述一下央行化债具体落地的场景呢?
龚刚:好的,我们以2024年为例,粗略描绘一下这一“换水”工程。2023年中国的名义GDP为126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目标为5%,假定通货膨胀率目标为2%,则2024年名义GDP增长率目标为7%,于是,新增(锁定)货币供给总量为126x0.07=8.82万亿元,这就是经济处于正常状态时“真实资源约束”下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考虑到经济现在处于“债务通缩”的下行期间,为刺激经济,新增货币供给总量可以略高一些,如10万亿元。
假定央行(或通过财政部)注资10万亿元人民币成立一家特殊目的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意味着央行将开出一张现金支票给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当然,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属于央行、或者财政部)。为了使用这一现金支票,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必然会将其存入商业银行。于是,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准备金将增加10万亿,而负债方的存款也将增加10万亿,即所谓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显然,这10万亿的存款是属于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接下来,该特殊目的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进行化债动作,使用其在商业银行的10万亿元存款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如那些陷入困境的房地产企业的债务。于是,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这被记录为:减少属于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10万亿元的存款,同时,陷入困境的房地产企业的债务也将被等额注销。
由此可见,当央行的基础货币用直接拨付的方式来用于化债时,货币供给总量(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并没有变化。事实上,所谓化债就是用存款还债,从而必带来存款(即货币供给总量)的减少或资产负债表的缩表,由此抵消了由基础货币的扩张所带来的扩表。当然,尽管货币供给总量不变,但货币的供给侧结构将发生变化,即央行的基础货币(这里体现为10万亿的准备金)占货币供给总量的比例将得到提升,即实际的准备金率将得以提高。央行化债,并不是“放水”,而是“换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雪婷 
-
阿里发布Q2业绩:收入同比增长5%,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2024-11-15 23: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海思、长鑫、大疆、海光等上榜
2024-11-15 21:22 观网财经-科创 -
“价值十几亿的手机被烧毁?”京东辟谣!
2024-11-15 17:3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涉非法荐股被立案或遭禁业数月?同花顺回应
2024-11-15 17:13 金融观察 -
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专题推介会在珠海召开
2024-11-15 15:36 -
城中村改造政策扩大至近300城,将推进货币化安置
2024-11-15 15:19 -
微软总裁:没去过中国的人,会误认为中国技术落后
2024-11-15 14:55 观网财经-科创 -
入淘直播,美特斯邦威寻找第二曲线
2024-11-15 13: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B站史上首次盈利,股价为何大跌?
2024-11-15 13:01 -
京东发布三季报: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5.1%
2024-11-15 10: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京东物流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总收入增长至444亿元,同比增长6.6%
2024-11-14 22: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6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上钉钉,钉钉联合生态伙伴发布低空行业解决方案
2024-11-14 21: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河南:力争到2026年,全省智算规模达100EFlops以上
2024-11-14 20:34 观网财经-科创 -
“把金融客户变成医疗养老客户,是构建平安生态的关键”
2024-11-14 20:15 观网财经-健康 -
紫金矿业:浅部部分高品位矿体遭盗采,但金矿安全可控,产量持续上升
2024-11-14 20:05 黄金游戏 -
网易第三季度营收下降3.9%,暴雪游戏回归成效显著
2024-11-14 18:23 -
被贩毒集团掠走3.2吨黄金?紫金矿业发声
2024-11-14 17:51 大公司 -
光刻机巨头看好芯片前景,称未来10年将把EUV推向更高水平
2024-11-14 17:40 观网财经-科创 -
英伟达要去日本造GPU?黄仁勋回应特朗普政策影响
2024-11-14 17:35 观网财经-科创 -
歧视美国人?台积电在美国被告了!
2024-11-14 16:35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44“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77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