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号三:还有一种厚皮甜瓜叫伊丽莎白
关键字: 芈月传郑晓龙导演孙俪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甜瓜李鸿章俾斯麦历史剧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
比方说吧,十九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飙车,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争相标榜自己是“东方俾斯麦”。后来,有一次,李鸿章访德拜会本尊,提及这茬子事,俾斯麦答复:你们俩谁是“东方俾斯麦”,关俺鸟事,但千万千万别说俺是“德国李鸿章”。切记切记。俺给您跪了。
任何蹩脚的比喻,终究都会被一张张臭嘴煞有介事地炮制出来。
比方说吧,有某史学界名流说:慈禧太后是“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如若没有激进革命派搅局,立宪君主改革能平稳落地,说不定保不齐大清也会是“地球另一端的日不落帝国”。
小李子给您跪了。
任何蹩脚的比喻被煞有介事地炮制出来时,都会有人奉若神明。
伊丽莎白一世和芈月这两人,三叔是看不出哪里像了
比方说吧,《芈月传》导演郑晓龙说,芈月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
直接引语:史书上说她靠女色来骗取政治利益,说她工于心计,我是不能接受的。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一个心怀家国大义的、正直的人。她当政41年,在她当政这些年坚持商鞅变法、坚持统一六国,把秦国变得那么强大,她肯定有她的人格魅力、尊严自我。
伊丽莎白二世全家给您跪了。伊丽莎白甜瓜也给您跪了。
为热播剧搞点宣传推广可以,说些过头话溢美之词也可以,把宫廷戏当历史巨制捧还是可以,但把一个从《史记》到《战国策》仅有几百字记载的人物硬是拉来同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代帝王作类比,是不妥当滴。
三叔这么说,不是崇洋媚外,说伊丽莎白一世多牛逼芈月多不堪,没那意思。三叔其实是在探讨史学研究尤其是比较史学领域一个基本原则问题: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加以横向比较,史料文献要相匹配,如果两者之间的差额太大,两条道:或者放弃,或者靠想象、虚构和抒情。学术名词叫历史叙述的散文化倾向,老家的说法叫编。
编出来的历史,也可以很精彩,而且一般都很精彩,但往往与史实长得不像。你说孙俪与海伦·米兰(观察者网注:曾出演《伊丽莎白一世》)长得很像,算三叔脸盲。
戏说担纲普及历史的重任,总体而言,所托非人。三叔最闹心的正是这个。狂追《芈月传》是些什么人?媒体报道,女性占绝大多数,集中于25-35岁,以高中和大学学历为主。三叔按图施工,她们大体上是一些城市女白领,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关键中的关键是她们处于最佳生育年龄。拿“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来教她们“发古今之幽思”,基本上是个坑。坑了她们事小,但坑了这些年轻妈妈或候补妈妈们的下一代,那祸害就大了。
救救孩子。
早上乘电梯,三叔听俩小姐妹切磋先秦史,一个说“我是芈月,就不舍得杀翟骊”,另一个说“是哦呀,实际上卖相最好”。
再说一遍,救救孩子。
职场精英,譬如“白天女白领,晚上沙发土豆”之类,三叔认为,她们研究历史,是旷古烁今的人类悲剧。历史的悲怆、凝重和崇高感,到了她们家,一转手就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再深一点,就该探讨“为啥不叫李敏镐来演黄歇”“为啥不叫李英爱演芈月”了。
打住,随你叫哪个欧巴来演黄歇,也随你叫那个努娜来演芈月,反正别叫他们(她们)演伊丽莎白一世——那是英国人,长得不!一!样!
还有,伊丽莎白一世是处女,从来没睡过男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