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济各教宗和习近平能够推动中梵关系正常化吗?
关键字: 教宗方济各教宗教皇梵蒂冈习近平中梵关系天主教主教任命权耶稣会贝戈利奥当选第266任天主教罗马教宗的同时,习近平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这是思考中国和梵蒂冈独特关系的难得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梵蒂冈,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另一个是联合国最小的成员国,两国却并未建立外交关系。罗马教廷是承认“中华民国”(实际上是2300万人口的台湾岛)的23个主权实体之一。这对双方而言不仅反常,也是损失。
天主教会拥有12亿信众,中国则有13亿公民,外交关系正常化将令双方都受益。不仅如此,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双方的和解也将表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紧密团结。
但现状难以打破。两位新任领导人都面临着艰巨的内部挑战,他们还将面临两个主权实体在主教任命问题上的持续冲突。此外,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和一个有着2000年历史的机构之间,必定存在着交流的复杂性,这也不应被低估。
新教宗方济各一世
当前僵局的原因显而易见,但一些新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梵中关系。首先,教宗的拉美出身将使其在当今这个多极化、南南关系愈发重要的世界具有独特性,他的阿根廷背景将有助于理解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极具活力,中国是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巴西。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新罗马教宗深谙耶稣会在历史上搭建中欧桥梁的传统角色。耶稣会的共同创始人、会祖圣依纳爵(1491-1556)的信徒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曾到亚洲传教,但未与明朝接触。范礼安(1539-1606)则凭借其罕见的见识力推动了耶稣会与中国文明的直接交往。
他们与儒家文人的交往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其后,由于中国礼节的冲突,以及耶稣会的传教策略问题,多明我会与方济各会、中国与教廷之间进入了长期的不信任阶段。
在教宗选举会议结束后,中国政府给新任教宗送上了祝贺,并希望梵蒂冈能够“务实”、“灵活”,这与耶稣会的观念并不冲突。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变革,北京看待宗教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今年1月底表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成功、自信、开放正在同步增长,到2020年,随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体,其与世界的融合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这也肯定会给中国与梵蒂冈的关系带来积极影响。
短期而言,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现在新教宗的就职弥撒出席人名单上,这使得北京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化学反应变得复杂,但双方将会知道如何耐心将眼光放远。
一系列姿态、象征、“小步骤”将带来有利的氛围推动双方关系正常化。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中国的金鲁贤主教的建议,将利玛窦(1552-1610)和他的中国友人徐光启(1562-1633)纳入正典,将是摆在方济各教宗面前既鼓舞人心又极为务实的选择。这两位优秀学者的友谊仍是中西智慧结合的完美典范。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历史上耶稣会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耶稣会与中国的对话者表现了智慧与精神交流的独特价值,他们的相互理解增进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和人文精神。如果当下新教宗和习近平能够重新开始正常交往,这将复苏文明之间的重要对话,并为人类的协作与团结做出贡献。
(朱新伟 译;部分译文参考了《环球时报》刊登的版本)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靖恒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