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重返亚洲 中国重返世界
关键字: 美国重返亚洲亚太中国东亚东南亚东北亚13年前,美国国防部最重要的战略家马绍尔(Andrew W. Marshall)发布“2025年的亚洲”展望报告。他在报告中对中美和谐关系不以为然:
“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中国将不断挑战东亚的现行秩序。而如果中国发生波动,实力削弱,则会更加危险,因为领导层可能通过军事手段干涉他国,以支撑自身政权。”
2001年“911”恐怖主义事件的悲剧改变了美国十年来的外交走向。但是,华盛顿方面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计划表明,马绍尔针对中国的战略评估仍然有效,并为奥巴马的“重返亚洲”计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即使马绍尔的思路获得了绝大多数美国智库的垂青,但我们必须看到,当时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0%。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一半。
不过,正如安德鲁·J·巴塞维奇所说,美国把外部因素当作国家安全的主要挑战,这有可能导致“新美式军国主义”,与西方世界的长期利益相冲突。这偏离了真正的重心,即国家内政。《罗马帝国兴衰史》的作者吉本曾说道:“罗马帝国之所以伟大,不是单靠打仗的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执政的原则:智慧、简洁、仁慈。”
华尔街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的次贷危机间接加速了中国崛起。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现在中国GDP虽未超越美国,但许多国家的人已经把中国当作世界第一经济体。
过去四年间,人们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莱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前,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22%的人认为是中国。而现在,只有36%的人认可美国是第一位,而42%的人则相信是中国。
对中国的普遍敌意、对中国社会的大量歪曲报道、中美软实力的影响力差距,这些都没有影响世人的判断:在人们心目中,美国已经不再领导权世界,至少在经济领域是如此。
宽泛地来说,中国证明了她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求生存的独特能力。下这史无前例的世界格局背景下,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必将受到质疑,一方面美国把北京当作需要遏制的对象,另一方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地区角色。
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战略之前,乔治·凯南在他1946年著名的“八千字报告”中写道,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充满对抗的包围之中,注定无法与美国长期共存。”而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仍旧是与中国保持对抗姿态。所以实际上是美国误解了中国,因为北京方面的全球战略并无挑衅冲突的意图。
另外,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威胁,相反,中国的发展带来了稳定与繁荣,中国的再度崛起不会削弱美国的亚太伙伴的实力,反而有助于互惠互利。
去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42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则攀升至3620亿美元。中国与中亚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加强,而中国与俄罗斯、印度的贸易额将于2015年之前突破1000亿美元。
全球经济的不明朗因素与欧元区的持续动荡对于东北亚地区格局产生了影响,但东北亚诸国并非有意重构世界秩序,而是西方经济衰退的自然结果。
中国、日本与韩国已经同意用外汇储备互购国债。这三个国家的GDP占亚洲经济总量的70%,并且,三国将开展建立自由贸易区。北京与汉城方面已经着手商讨建立自由贸易区,预计双边磋商将于2014年底顺利结束。中国与日本这两个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则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贸易。
东北亚的新兴经济活力对于东南亚的格局也有影响。在第45届东亚发展银行年会议上,东盟10国+中日韩3国已一致同意增强地区金融安全,将清迈倡议的区域应急基金规模增至2400亿美元。
美国公共债务已超过GDP的100%,且未来5年,将达到欧元区国债的3倍。冷战结束20年后,亚太地区的两极化即将形成。因此,美国不应该把重心放在“重返亚洲”,而应该先把本国经济搞好,并与欧洲领导人共同反思美欧关系,这才是美国国家安全真正的长期威胁。
基本上,当代中国已经知道如何与西方世界共存,并以此为契机重振其古老文明,而西方国家则还没完全接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将限制西方的全球影响力。
西方国家的思维是“要么你和我们一样,否则你就是在反对我们”,而中国则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西方国家落后的世界观将陷入固步自封的窘境。
在中国的语境中,管理、统治以及国际观都深受“中道”思想浸染,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中和各种矛盾力量。“中”预设了对立力量的存在,但其宗旨是达到平衡与和谐,而不是停留于非此即彼的层次。“中道”不会追求东方压倒西方,而是双方共同繁荣。
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占据绝对优势,紧张关系会破坏必要的互相依存现状。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道”思想与现实颇为契合。
坊间流传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可是,中国既不是颠覆性力量,也不像尼采那样有着荡涤世界秩序的野心。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香格里拉对话活动上说:“美国军事力量履行总统的指引,将亚太地区作为战略优先选项。”中国专注于国内转型发展,步伐稳健、和平,重新获得了世界核心地位。
“重返亚洲”战略虽然让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产生了一些纠葛,但西方理解中国复兴目前还为时未晚。中国崛起不单有利于本国人民,还将把全球体系带入崭新的合作与繁荣时代。
作者高大伟教授(David Gosset)系中欧国际商学院中欧文苑主任
本文原刊《赫芬顿邮报》6月19日
标签 旧文资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新伟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