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全球转型、俄乌危机与中俄关系
最后更新: 2024-03-15 07:51:00【导读】 本文首发于《俄罗斯研究》2024年第1期,作者赐稿观察者网发布。
【文/冯绍雷】
以大历史和长时段的视角来俯瞰当下世界政治的进展,常常能够让人们对当下事件的意义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正在亲身经历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全球转型过程,这是一个少则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多则长达五百余年的宏大历史进程的关键转折时刻。多年来复杂环境之下所导致目前的俄乌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包括中俄在内的当代大国关系,都以全球转型为总体背景。
俄乌危机,作为冷战结束后最大规模、已持续两年的地区冲突本身,犹如“催化剂”、“振荡器”与“反光镜”,深刻地反作用于全球转型,全面、系统且以内生的方式塑造着包括中俄在内的对外战略与大国关系的未来形态。在此过程中,中、俄、美、欧等大国关系的复杂互动,既直接地影响俄乌危机前景,也势必深刻左右全球转型的内涵与走向。
由此可见,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古今关联的、内外交织的挑战与构建并存的时刻。需要以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创造性思维对其加以探索和阐释。
本文尝试探讨以下三个正在运行中的国际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作为历史长过程的全球转型及当代启示;第二,世纪之交以来全球转型与俄乌危机的相互作用;第三,转型与危机下的中俄合作。希望本文的初步探索能够为理解全球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一、“国际秩序周期演进”问题的争论及其启示
在所有围绕全球转型而展开的研究中,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领域有了系统性、开创性的相关研究,也触发了引人深思的争议。有必要对多年的相关探索作一番简要回顾。
大体而言,至少有三类以国际秩序历史性更替为主要对象的国际研究。
第一类研究,以世界历史与国际战略学家、同时也是具有难以比拟的丰富外交实践经验的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博士为代表。在他看来,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1648年出现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改变了人类社会仅仅以“帝国一统”或“宗教一统”的传统秩序观,“威斯特伐利亚概念则把多样性当作起点,把各国视为客观存在的现实,以此吸引了情况各异的国家共同探索秩序。到20世纪中叶,这一国际体系已涵盖地球各大洲,至今仍是国际秩序的骨架”[1]。基辛格是这样解释何以欧洲能使“多元化成了世界秩序的典型特点”的,他说:“这并不是说,欧洲各国君主比其他文明的君主更能抵制征服带来的辉煌的诱惑,或对一个抽象化的多样化理想更加执着。欧洲的君主只是缺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的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元化成了世界秩序的典型特点。”[2]
2015年10月31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出席2015京城国际论坛(图片来源:IC photo)
在基辛格的叙事体系中,尽管此后历次国际秩序演变都没有那么自觉地达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多元化”背景下的那种“克制”,但是,1814年维也纳条约、1945年雅尔塔协定、直至冷战终结等历次国际秩序构建的实践表明,多元与多极结构确实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维持均衡,避免了全面战争。例如,维也纳体系虽不那么“民主”,是君主体制或半君主体制的欧亚诸列强之间的“大国协调”,但却避免了全欧规模的大战爆发,大体维持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所说的“百年和平”。而雅尔塔体系虽经历半个世纪可怕的冷战,但毕竟还是维持了美苏等不同社会制度大国之间的划界对峙、共处并存。包括冷战终结后,虽然美国一度单极独霸,但在世纪之交转向多极、多元的趋势出现之后,世界各国人民依然在此基础上保持着对于和平发展的期待。
总之,基辛格从对国际“多极”和“多元”实际状态的承认与尊重开始,经由精心打造的“势力均衡”战略的运用,以“合法性与权力相统一”的理念为基础,追求在“从来不存在一个真正全球性的‘世界秩序’”的国际环境中,去实现“不同类型的世界秩序”的各种抱负间的和平共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认为,基辛格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这一说法与传统国际政治理论的含义并不一致,但这一见解是很有道理的。[3]
第二类,被国际学界视为从事“现代世界体系”,或者“世界秩序演进周期”的研究者群体,其中包括法国年鉴学派代表性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以及意大利“世界体系理论”代表性学者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虽然这一派内部存在争论,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派别理应包括《现代世界体系》四卷本作者、美国左翼历史社会学家伊曼努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这一派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在近代以来国际秩序多次更替的关键时刻,都出现过西方霸权国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兴起。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结果,不仅是基辛格所说的“欧洲内部的多元化”,而且是荷兰共和国的异军突起。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战争的结果,不仅是维也纳体系的列强并存,更是表现为大英帝国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个五大国并存的联合国安理会,但是美国不仅取得了较之当时苏联更具主导性的世界霸权地位,而且即便在冷战终结后世界走向多极、多元之际,美国还是当今最强大的霸权国家。[4]换言之,世界秩序更替之下的常态,乃是多极化与国际力量中心的并存。
在《现代世界体系》2011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中,沃勒斯坦有一段自我表白:“当时我有一个糟糕的想法,即通过研究在16世纪‘新兴的’国家是如何‘发展’的,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20世纪‘新兴国家’的发展轨迹。这之所以是一个糟糕的想法,是因为它假设所有国家都将遵从相似的演进路线,……”[5]尽管沃勒斯坦后来对自己原先的想法有所修正,但他坚持从“世界体系”的角度,而不是单个国家角度来观察这一问题。沃勒斯坦批评韦伯(Max Weber)的社会学理论,尤其不赞成“新教伦理产生资本主义”的观点,他说:“所涉及的价值观是伴随着正在发生的经济转型而发生的,而不是在它之前发生的。我提出,只有通过将各个国家置于他们彼此的关系中来考察,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在生产效率和财富积累方面成为领先者。”[6]同时,沃勒斯坦认可斯蒂芬·门内尔(Stephen Mennell)对“世界体系”研究的评价。门内尔指出:这“实际上是从历史方面反驳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揭示的、永恒存在的‘比较优势规律’的一次重大努力。它表明,最初在各种社会和经济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中的不平等程度是多么小,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平等程度被不断加剧,以致产生在今天被委婉地称为‘北方’和‘南方’之间的巨大差别。”此外,沃勒斯坦与布罗代尔尽管有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证明它可以完全脱离国家和政治。相反,它们证明,国家事务和资本主义事务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仅仅是同一历史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或部分”[7]。可见,沃勒斯坦、包括法国年鉴学派的观点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因为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世界体系的演进更替问题,他们已经系统而内在地对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最基础的部分提出了质疑与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乔万尼·阿里吉继承了布罗代尔的观点,更加系统地强调,每次霸权转移都会同时出现以下现象:
第一,全面战争——例如伴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三十年战争”,导致维也纳体系的拿破仑战争,以及产生雅尔塔体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从金融扩张到衰落——这里指的是,并非如传统观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数百年发展进程是从工业资本主义,经商业资本主义,然后才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的。事实上,从荷兰共和国、大英帝国、直到美国霸权的每一个霸权周期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从工业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直到金融资本主义的循环起落。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被选为国际储蓄货币,标志着金融霸权上英国向美国让位(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以领土为基础的强大国家——“传统观点是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或多或少是同一事物;国家权力是同这两者对立的。布罗代尔(作者注:还应包括沃勒斯坦)则认为,资本主义从其出现到扩张完全依赖于国家权力,并构成为市场经济的对立面”[8]。事实上,年鉴学派的“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乔万尼·阿里吉总结道:每次国际秩序的更替,都是以上所言“全面战争”、“金融从扩张到衰落”、以及“以领土为基础的强大国家”这样“三位一体”的产物。毋庸置疑,阿里吉对世界秩序更替的历史总结,直指当下的全球转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倪光南:促进RISC-V生态繁荣,构建全球主流CPU新格局
2024-03-14 22:42 观网财经-科创 -
李佳琦、董宇辉等17名主播被点名,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等问题突出
2024-03-14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A股今年迄今仅受理一单IPO,证监会强调“坚决打击欺诈发行等行为”
2024-03-14 11:43 观网财经-金融 -
广州城中村制衣厂梯度转移一年,为何仍有工厂不愿离开?
2024-03-14 09:40 基层治理 -
买完新车还没开回家,就降价1.7万元!能退回差价吗?
2024-03-14 09:02 315维权 -
听信保价承诺购车后价格一路下跌,长城车主索赔遭“踢皮球”
2024-03-14 08:36 315维权 -
中美竞争之下,科教兴国还有哪些瓶颈待解?
2024-03-13 17:02 两会·言事 -
iPhone不好卖,苹果继续加码中国
2024-03-13 16:1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联航中止波音737Max10订单,正谈判引进A321
2024-03-13 11:07 波音危机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谁来推动?
2024-03-12 22:01 观网财经-科创 -
半挂车生产龙头欲从港股退市,拟溢价5%回购股份
2024-03-12 18:33 观网财经-金融 -
前2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
2024-03-12 08:40 观网财经-汽车 -
股权激励不香了?阿里员工激励计划引入“长期现金”
2024-03-11 17: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上调至0.4%:制造业投资增20.6%,但消费乏力
2024-03-11 16:25 日本产经 -
董宇辉带货华为,销售额破亿
2024-03-11 14: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储蓄国债半小时售罄,不少人排队也没买到
2024-03-11 09:40 -
开春以来,约10家车企宣布降价!最高立减3万元
2024-03-11 08:56 观网财经-汽车 -
全国人大财经委:积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024-03-09 20:24 2024两会 -
“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该破产破产”
2024-03-09 17:42 观网财经-房产 -
最高检首次对外发布“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
2024-03-09 15:30 2024两会
相关推荐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7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7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