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大交易、大悬空、大陷阱或大转型,乌克兰危机的出路在何方?
最后更新: 2022-03-01 11:15:48【导读】 本文写就于2021年夏秋,未能纳入有关乌克兰危机的最新动态。但是,本文对于乌克兰危机的总体梳理希望能有助于理解当下局势的急剧变化。
其一,乌克兰危机并不简单是一场地区冲突,而是事关整个欧洲安全政治结构的重塑,乃至于事关整个国际秩序的未来演进。因此,需要从与未来地区与全球秩序构架的关联中来观察整个乌克兰危机。
其二,乌克兰危机不止是一个涉及到政治、军事、安全、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物质性过程,同时,也包含了大量非常深刻的思想理论与学术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意识形态之争与地缘政治博弈的相互关系?如何来看待是否需要、并有可能在大国政治纷争中构建“缓冲区”、“中立地带”等机制安排的问题?如何来看待领土主权完整与区域自决这两个原则的何者为先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深刻影响着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
其三,本文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未来走势,虽然也应该在新形势下提供更多选项,但已有的归纳和展望希望能够为理解当下提供一些铺垫。其中的关键性观点是,鉴于乌克兰危机涉及整个转型的重大纷争,因此,恐怕只有到全球转型呈现出更为清晰的格局,才能使得这场危机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过来说,也只有从当下出发,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基于全球转型的深入推进,也着眼于整个国际秩序的演进、完善,只有在这样的立场上,我们才能够对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处理形成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认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绍雷】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终结30年来前苏联地区最大的一场危机。这不仅是一场发生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或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而且是一场在国际权力转移敏感时期发生的多方力量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国际冲突。
乌克兰危机,也是21世纪以来牵动全球秩序重构、欧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重塑,以及人们对世界事务中关键问题重新认知的一项重大事件。
鉴于这场危机延绵8年多,迄今依然深深扰动区域与全球局势,因此,需要从动因、进程、影响、前景等几方面着手,探讨乌克兰危机进程与深层结构因素的关联,分析各方长期战略与近期决策的互动,包括从思想理论性问题的众说纷纭中,努力把握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
在2月2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中,俄罗斯就涉及乌克兰局势的决议草案投出否决票。图源:联合国
危机的动因、进程与特征
深层背景与直接诱因。从较长期的角度来看,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变化是乌克兰危机的深层背景。
首先,20多年来,乌克兰国家政治发展方向不定,国内宪政体制多变,国家治理功能衰弱,社会经济长期波动,腐败盛行,民生艰难,这是造成本次动荡的一个长期的内部原因。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对在“颜色革命”中被选上台的乌克兰总统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以及2010年当选总统的亚维克托·亚努科维奇,都给予了尖锐批评。他认为,在他们治理下的乌克兰是后冷战阶段充满“政治焦虑”的“民主失败”国家的典型。[1]这揭示了西方以所谓的“民主与威权”划分世界,企图将乌克兰纳入欧美势力范围的图谋,乃是导致乌克兰危机的重要背景。
其次,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最西端的特定历史地理位置是危机的又一深层原因。西欧的宗教与政治历史对乌克兰西部地区影响深厚,但基辅本身又是俄罗斯文明发祥地。后冷战地缘政治的特殊背景下,北约与欧盟等西方势力的拓展、俄罗斯的传统影响以及当地传统犬牙交错,在乌克兰突出表现为东西方之间不可遏制的东拉西扯、相互冲撞,使该国成为大国纷争的漩涡。乌克兰难以复制同处欧洲文明结合部地带的其他国家(如瑞士、奥地利等)的民族与区域建构路径。难以规避的既定文明历史背景、西方基于意识形态对国际转型的总体战略设计,都为这场危机作了伏脉千里的铺垫。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背景,即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一方面,西方对俄罗斯的成见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与20世纪90年代痛苦转型中的萧条虚弱相比,俄罗斯“黄金十年”所获得的国力增长、普京引导的强国精神,使俄罗斯再也不愿以“冷战失败者”的身份与西方打交道,而是急起直追,以牙还牙,以俄罗斯推动的欧亚经济联盟与西方对峙。以上种种暗潮涌动,为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早早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危机的直接诱因可从三方面分析。其一,“文明离婚”式的苏联解体过程尚未终结,“苏联解体综合征”还深深困扰着艰难转型中的前苏联各国,而美国一直策动“颜色革命”,力推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排他性的“欧盟联系国协定”和“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直逼俄罗斯的安全与经济命脉底线,激起俄方的强烈反弹。
其二,原来作为欧俄双边关系的“粘合剂”,并有一系列基础设施作为保障的欧俄能源合作体系,因乌克兰过境天然气危机与“页岩气革命”的骤然发生、欧洲政治的代际更替、跨大西洋关系的走向不明等新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发生动摇,致使俄欧关系趋于疏离与对立。美俄关系在奥巴马上台之后的“重启”举措中一度短暂缓和,后又因“阿拉伯之春”、叙利亚战争,以及“反导”等一系列双边核心问题而搁浅,直到2014年2月,美国在乌克兰首都骚乱中直接干预和离间,这表明美国不光企图在俄乌之间,而且企图在俄欧之间插入“楔子”,以力求继续掌控欧亚事务。但是,实力和意愿之间的差距,往往使其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其三,乌克兰危机过程中多重冲突交织,不光有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纷争,有乌克兰东部和西部间的矛盾,有激进极右翼和寡头之间的角斗,还有其他各个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复杂博弈。有评论家认为,乌克兰政坛不像是一个政治家的聚合处,而更像是一批拳击手的竞技场,各方乐于寻租,罕言道义,也难有建设性动议,因此造成了危机的爆发和预后的处理都极难控制的局面。
北约东扩态势
危机演化阶段与要点。乌克兰危机出现了先后相继的不同演进阶段。以下就各时段的要点做简要梳理,以便观察事态的发展机理。
第一阶段,2013年,要点是乌克兰政府从与欧盟谈判转向对俄合作并引发大规模抗议。几乎2013年整整一年,欧盟与乌克兰就“欧盟联系国协定”进行谈判。在欧盟基本不与俄方沟通,不考虑其诉求的背景下,俄罗斯决定以牙还牙,提供大量优惠条件,说服乌克兰加入前苏联国家组成的“欧亚经济共同体”。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决定暂停与欧盟谈判,同时,恢复与俄方的会谈。当晚以及次日,主张与欧盟发展关系的数千人在基辅聚集,抗议政府的政策转向。12月1日,数十万民众涌向基辅的独立广场和欧洲广场举行集会,与警察发生冲突,并于12月2日占领广场,要求解散政府。12月17日,俄乌间经过谈判达成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俄罗斯大幅度降低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价格,并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财政支持。此阶段,俄欧双方都将乌克兰置于排他性竞争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双方对各自战略意图的实现都寄予过高期望;而另一方面双方对各方民意反应和内外复杂互动,都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
- 原标题:国际秩序转型视野下的乌克兰危机——基于演进过程、深层结构、解决方案的分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4艘游艇驶向黑山、马代,俄富豪开始“逃亡”?
2022-03-01 11:03 乌克兰之殇 -
摩尔多瓦对持有效中国护照自乌出境人员实现临时免签
2022-03-01 10:52 乌克兰之殇 -
俄外长取消参加联合国会议:欧盟关闭领空,飞不过去
2022-03-01 10:34 乌克兰之殇 -
尼泊尔通过美MCC“援助协议”,首都再次爆发抗议
2022-03-01 10:34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75例:广东31例
2022-03-01 09: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务院:建议美国公民立即离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2022-03-01 09:07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与马克龙进行通话,提出解决乌克兰问题3个条件
2022-03-01 08:59 乌克兰之殇 -
俄与西方的制裁大战,将是“战争级”博弈
2022-03-01 08:57 乌克兰之殇 -
王毅:欢迎俄乌启动和平谈判
2022-03-01 08:39 乌克兰之殇 -
我使馆:在乌中国公民可以乘乌专列撤往西部邻国
2022-03-01 08:25 乌克兰之殇 -
乌方称谈判未取得成果,俄:坐下来听听就是成果
2022-03-01 08:20 乌克兰之殇 -
秦刚获赠洛杉矶湖人队43号球衣
2022-03-01 08:08 中美关系 -
俄国防部:已瘫痪1146个乌军基础设施
2022-03-01 08:05 乌克兰之殇 -
朝鲜就乌克兰局势表态
2022-03-01 07:54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呼吁古特雷斯取消俄投票权,联合国:无权取消
2022-03-01 07:32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87827例、死亡1575例
2022-03-01 07:12 美国一梦 -
中方:各方应拿出政治决断,一鼓作气迈过重返伊核全面协议的门槛
2022-03-01 07:02 中国外交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定于本周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紧急辩论
2022-03-01 06:54 -
中方呼吁为乌克兰问题当事方直接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2022-03-01 06:51 中国外交 -
白宫否认美军将在乌克兰建立禁飞区,拒绝与俄发生军事冲突
2022-03-01 06:4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近70年来首次,“世界超市”美国要凉了? 评论 78五角大楼高官:台湾非生死攸关问题,成本大于收益 评论 215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评论 89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评论 300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评论 39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高官:台湾非生死攸关问题,成本大于收益
-
又一位顶尖科学家从英回国
-
“给美国打了20分钟电话,英国也忍了”
-
特朗普长子突访塞尔维亚,与武契奇会面
-
“废”教育部需国会批准?特朗普:先裁一半再说
-
罗生门在国外失联超2周,警方介入
-
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
特朗普连发100多条帖子自夸
-
美政府官网被“屠版”:真对中国船这么干,“也绝不用美国船运货”
-
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
伊朗总统:威胁我?你爱咋样就咋样
-
“中国比过去更从容,会对美国说:咱们走着瞧”
-
被中方反制敲醒了:讨好美国整中国,没好果子吃
-
特朗普不给豁免,澳总理“认怂”
-
美官方披露:华盛顿撞机同类险情3年15000起
-
特朗普放狠话:对特斯拉施暴就是国内恐怖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