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德华·卢斯:中国成世界经济守护者,但有人不服
关键字: 中国美国特朗普中美经济达沃斯论坛西方民粹主义【翻译/观察者网 马力】
2017年1月,美国在瑞士达沃斯卸下了全球经济守护者的传统角色。一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全球富豪在思想领域炒冷饭的绝佳场所,而且对于在这个瑞士小镇临时扮演一下预测世界未来的大师,那些有钱人也十分地乐在其中。不过,今年却有些不同。
2017年1月,对冲基金大亨、硅谷经理、管理学大师以及世界各国的政要们相聚一堂,他们现场见证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这座小镇为了捍卫全球贸易体系大声疾呼,而攻击全球贸易体系的人正是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悄无声息中,这个星球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袖接过了全球贸易体系捍卫者的新角色,而那个全球最大发达国家的领导人发出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刺耳噪音。
这一幕是个重要的征兆,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世人眼中负责任的大国,而美国则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
英国《金融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爱德华·卢斯4月29日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署名文章:《世界经济守护者的易位》
美国的影响力贯穿了70年的全球化历史,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资本主义的精神故乡努力维护全球化成果时,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一刻简直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跟着兔子进入树洞中的奇幻世界一般。几天之后,特朗普总统在华盛顿发表了那篇广受批评的就职演说。从此以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至少在那几天,特朗普降低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门,美中贸易战不再像今年1月时那么迫在眉睫了。不过,在特朗普领导的国家里,一切都是易变的、不稳定的。最近,特朗普又打起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意(在本周早些时候,特朗普还强行向从加拿大进口的软质木材增税),不过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会晤之后,他似乎又放弃了重新谈判的想法。即使特朗普在习近平面前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美国卸下全球经济守护者的传统角色也将难以避免,而接替美国扮演这个角色的正是中国。
虽然近来人们频频做出上面那样的预测,但其实此类预测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早在1902年,也就是中华帝国的躯体最为虚弱的时候,当时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1858-1940,英国政治思想家、经济学家,他是最早研究帝国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帝国主义形成的原因在于经济而非政治和军事;霍布森还提出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对他国制度与生活的控制——观察者网注)曾做出预测:当中国恢复元气时,不要说碗碟,连西方人摆下的餐桌也会被掀翻。
约翰·霍布森下面的这段话值得今天的人们仔细咀嚼:“与我们眼中其他‘劣等种族’相比,中国人将很快结束对西方科学与资金的依赖,他们将迅速吸收既有知识并向外提供新的知识,他们将建立起独立的经济体系,他们还将在机械化大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己的资本和管理经验……中国将成为世界市场上规模最大且效率最高的竞争者,他们将首先横扫亚洲和太平洋国家的产业,最后连西方自由市场也会被中国的商品淹没,西方也将因此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固堡垒”。
虽然约翰·霍布森的话颇有点预言家诺查丹玛斯(Nostradamus)的味道,但他还是没能想到——中国走到这一步的速度竟是如此之快!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还不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其对外贸易额已经占到了全球贸易总额的25%。而刚刚进入本世纪时,美国的对外贸易额还是中国的近3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国家以如此快的速度实现这样的超越。据经济史学家考证,1750年,中国和印度的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球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而到了1914年,这两个国家所占的份额已经骤降到了7.5%。我们生活在一个西方优势地位正在逐渐瓦解的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在接近西方的发展水平,不过这一接近过程将是漫长的。
中国正在回归其历史上原本属于她的位置,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在内15个非西方经济体也在快速发展,这些国家的人口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他们的崛起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世界权力格局。我们已经亲眼看到,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级人口出现了暴增,他们已经取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自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亚洲的人均收入已经增长了5倍。即使在非洲这个全世界经济表现最差的大陆,人均收入也在这一时期翻了一番。而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中位数(median income)在过去50年里几乎没有明显增长。一些亚洲国家,例如韩国和新加坡,其国民收入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而另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其收入水平甚至还未达到西方的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世界经济重心移动的方向还是清晰可辨的。新加坡经济学家柯成兴教授(Danny Quah)指出,在绘制全球经济地图的时候,20世纪全球经济的重心在大西洋的中部,而目前这个点已经向东移到了伊朗附近。在未来几十年内,这个点还将移动到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地方。从大西洋中心到世界屋脊,我们这一代西方人将有机会亲眼见证50年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两人就格陵兰岛激烈通话,丹麦人非常害怕” 评论 142“DeepSeek崛起提醒我们:越制裁,中企进步越快?” 评论 153中国公布研发投入,“西方顶尖机构很紧张” 评论 6520年来首次!中国品牌“吃下”日本一半市场 评论 160“中国几十年前的豪赌,收获了巨大回报” 评论 235最新闻 Hot
-
“两人就格陵兰岛激烈通话,丹麦人非常害怕”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
又一位,福奇安保也被撤了
-
美国冻结全球援助项目新资金,“但以色列除外”
-
“DeepSeek崛起提醒我们:越制裁,中企进步越快?”
-
“中国押注未来而美国只顾当下,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
中国公布研发投入,“西方顶尖机构很紧张”
-
“他不是天使,该负责任”
-
找不到证据告中国,欧盟想到这招…
-
20年来首次!中国品牌“吃下”日本一半市场
-
指责完中国,欧盟扭头也要搞补贴
-
“中国几十年前的豪赌,收获了巨大回报”
-
日外相为鲁比奥说好话:他对中国没那么硬啦
-
特朗普:撤销蓬佩奥安保
-
谷爱凌等奥运冠军出征亚冬会
-
“TikTok那都不叫事,有那么多东西都是中国造的,咋没人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