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铂鋆:如何告别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百鬼夜行”?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12:48【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邓铂鋆】
2023年冬天,我国多地出现呼吸道传染病高水平流行,不时传出儿童医院爆满的新闻。
其实早在10月,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今冬“多病同防同治”的现状。
此后的一周左右,多地疾控部门发文呼吁民众戴口罩,然而收效甚微。随即,多地出现了儿童就诊高峰,众多知名儿童医院接诊量突破历史记录。11月22日,国家卫健委答新华社编辑问,提出应对儿童就诊高峰的五点建议。世界卫生组织也在11月23日发表关切,提出信息公开透明。
11月24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专家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为什么今年会出现反常的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我们能否采取一如继往的哲学智慧,面对众多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既来之,则安之,适应疾病、与疾病共存,最后战而胜之?
“百鬼夜行”会成为新常态么?
各种媒体报道习惯将今年的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高峰称之为“传播大年”,“大小年”的区分让人们感到宽慰,忍过今年就好了。为什么今年会出现呼吸道传染病“大年”?目前许多专家提出了“免疫债”理论。
“免疫债”假说经过近半年的宣传,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一理论原本是指无害菌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系统发育完善。2021年经由法国科学家再创造,用于解释当时一些国家的流行病防控工作完成保障转段之后的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根据该假说,已知正常人在一年当中会感染各种致病菌和病毒多次,但是多数感染是无症状或轻症状。由于此前曾有一段时间,人们前往公共场所需强制戴口罩,人的呼吸道缺少病原体的刺激,没有形成抗体,摘掉口罩之后就更容易感染传染病,并且病情更重。
该假说解释了为什么今年以来许多没能列入法定传染病的“无名小卒”大行其道,比如说支原体、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甚至大面积出现了成人患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才患的“孩子病”。感染支原体形成的抗体只能维持三个月,流感等传染病的抗体寿命也是半斤八两,人们也并不是每年都会患病。但是到了今年,人们突然因为缺少抗体欠下“免疫债”,集中发病了。
美国疾控中心近年流感阳性检测结果统计
根据该假说,人们通过感染多种传染病恢复了基础免疫,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流行水平就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当前“百鬼夜行”的各种传染病“乱杀”不会成为常态。据医学媒体丁香园介绍,以流感为例,近年来一些境外地区每年流感流行时间有所提前,但是感染规模与往年相当或略有增加。
此外,另一种理论认为流行病会破坏人的免疫细胞。越感染,体质越差。但是医学专家接受对话时提及该理论的较少,只有少数科研管理机构在公众忽视的网页上默默发“皇榜”,求贤破解“T细胞耗竭”。该理论仅做参考。
分级诊疗,度过时艰的破解之道
现在医院里最让人揪心的场面是儿科就医难。根据历史资料,6岁以下儿童占儿科住院病人总数的95%左右,其中一岁以下的婴儿期和28天以内的新生儿所占比例较高,占住院病人的一半以上。低龄儿童容易生病,主要是由于年纪小的儿童器官发育稚嫩,更容易患病。
近6年,我国生育率降幅51.3%,更容易生病的低龄儿童大幅减少,然而近日仍有许多医院儿科接诊量突破历史记录。尤其是本轮流行的支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肺炎病情顽固,病程长,既给患儿带来痛苦,又造成医院床位等诊疗资源周转时间延长,降低了收治效率,导致病人“堰塞湖”。无数镜头里,长夜中拖家带口的漫漫就医长龙,令人心痛。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医联体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的转诊能力。同时,指导各地对外公布本地区可以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医学专家也正在努力开展科普,呼吁民众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就医时自主辨别病情轻重,轻症可以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前往大医院就医的奔波劳顿和院内感染风险。
据笔者去年年底在北京市某区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专班认识的医生朋友介绍,该区本周已经在十余个社区卫生中心开设了儿科急诊。“原本就是一老大爷扎针灸治腰的地儿,现在能开儿科急诊了。”
但是,“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基层医疗机构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才能充分发挥就医分流的作用。包括人员缺少培训与经验,在支原体感染存在普遍耐药的情况下没有配备特效药物,检测检验等诊疗设备不足无法确诊病情等等。基层医疗机构要想获得就医群众信任,仍需苦练内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73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7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0“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