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铂鋆:又看病又科研,医生承担的是不是太多了?
关键字: 论文造假代写论文论文撤稿医生学术丑闻【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邓铂鋆】
4月21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宣布撤回107篇2012至2015年发表于旗下学术刊物《肿瘤生物学》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这些论文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机构。论文作者多数来自国内各个医院,涉及524位作者。据媒体整理出的资料,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和顶级医院都受了牵连。
近年来,学术造假行为屡见不鲜。新闻搜索关键字“撤稿”,可见一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景致。通常,如果不遭遇“打假斗士”的死缠烂打,丑闻曝出,也仅在学术界掀起一阵小浪花就过去了,公众根本无从知晓。面对压力,涉事单位通常以“丢卒保车”、“装死”等手段应付了事。
由于此次事件涉及单位过多,4月21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发布声明。中国科协认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机构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社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同时,中科协指出应高度警惕与“第三方”机构有勾结的学术刊物。中国科协愿与各方共同维护国际科技期刊出版诚信。
丑闻暴露了什么
这次重大学术失范问题,让“同行评议造假”进入了公众视野。通常,学术刊物的编辑相对作者可能学术能力有限。为了确定投稿论文的价值,编辑将论文交由水准公认的内行专家,听取专家的意见,决定论文发表与否。此次事件是出版社发现一些“审稿专家”的回复时间过,并且意见多为过份褒奖之词(通常审稿专家要提出完善意见,如补充一些实验等,有时还要亲自重复论文中的实验,耗时较长),进而发现大量所谓的“专家”竟然是论文投稿公司冒名的枪手。事情发展到这里,引出了丑闻的另一个关键字:论文公司。
论文公司有三种主要业务。
代发表论文。经常跑报税大厅、车管所、房产大厅的朋友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办理要费尽周章才能办妥的业务,请专业人士代理事半功倍。至于这些中介施展了哪些手段,外人就看不透了。此次施普林格出版社撤稿的107篇论文,统统由中介公司代发表,采用相同的捷径: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审稿专家、或者冒用真实专家的身份,然后再编造出这些所谓审稿专家的邮件地址,供编辑选为审稿人。之后,就是中介公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了。
代做实验。公司帮助客户完成他们没有条件完成的实验。既然是生意,当然视顾客为上帝,充分满足顾客实现预期目标的心愿;为了利润,当然实验能省就省,只要数据编的能够帮助客户得出他们预设的结论即可。
代做课题。只要客户有想法,公司为你编写标书申请实验经费,替你完成直到发表的一切工作。假如说第一、二类业务涉及的论文还或多或少凝聚着署名作者的心血,第三类业务就是赤裸裸的买卖了。
论文公司在学术界已经不是新闻了。早在2013年,世界顶级刊物《科学》杂志就曝光了中国的论文买卖。只是不在这个圈子的人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罢了。
代写论文黑色产业链
此次学术丑闻,大批的临床医生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医生除了看病还要科研,这可能脱离了一些人的认识,但这就是行业的现实。
现在医科生入职大医院,学历门槛是博士学位,授予标准是SCI影响因子2-3分甚至更高的论文;门槛高的医院甚至规定求职者拥有影响因子5分的论文。医生入职后晋升职称,必须发表多篇SCI论文,甚至有的医院规定必须发表在核心刊物。
不仅是医生,护士、技师、技术工人晋升职称也是论文为王。每到职称季,医院里就开始流传段子:“传达室秦大爷今年符合晋升标准,他有两篇文章发表在‘中华级’刊物,一篇发在《中华钓鱼》,一篇发在《中华象棋》。”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美国的医生培养体系,读完八年制临床医学课程后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即MD。MD在日常行医中是不必考虑科研的。MD毕业再攻读三年,可获得Ph.D学位,即理学博士双学位,既能做科研又能搞临床。在Ph.D学习期间,博士生仅在暑假返回医院,平常根本不顾及临床。
但在中国,医生必须在临床和科研间“蜡烛两头烧”。显然,大批医生既没有心思做好科研,又不想屈就低职称,毕竟职称跟收入、医疗权限挂钩,毕竟会治病的人当主任总比让只会写论文的同事当主任更有利于病人。于是,普遍存在的论文注水、论文造假和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酝酿出了一个代写论文的黑色产业链。
学术丑闻的背后
由于我国医学事业起点较低,为了尽快满足人民需求,建国后形成的医学培养体系较速成。完成理论学习的医科毕业生在临床思路、经验和能力上几乎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毕业后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由于不同医院临床思路和水平的差异,同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行医多年之后临床能力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群众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此时,必然的解决方案是系统性的提高临床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程度,缩小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水平,手段是延长医科毕业生在规范程度高的医院的临床技能培养时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252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57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60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
鲁比奥辩解:美国需要回到制造业时代
-
在美乌克兰人限期7日离境?美官方:发错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选择…去打高尔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