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尔·格劳斯:“中国强制技术转让”论是如何被炮制出来的
关键字: 中国美国技术转移导读尽管发达国家的许多观察家们都在批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诸如加征关税等效果不大的工具来对付中国,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特朗普的确是在致力于解决真正的问题,他们真地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为有失公平。可事实果真如此吗?【翻译/观察者网张成】尽管发达国家的许多观察家们都在批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诸如加征关税等效果不大的工具来对付中国,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特朗普的确是在致力于解决真正的问题,他们真地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为有失公平。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劳斯 2018年11月8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刊文:《对“中国强制性技术转让”的误解》
对中国的主要指责之一是中国一直执行美国政府所谓的“强制性技术转让”(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政策: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都被要求与中国国内的“合作伙伴”分享其知识产权。“强制”(forced)一词带有某种“强迫、胁迫”(coercion)的意味,而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美国和欧洲公司并非一定要在中国投资。他们明知在华投资意味着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技术,如果他们在这一前提下仍然选择在华投资,那么这就说明他们认为这笔投资最终还是会为自己带来盈利。
其实,中方提出的技术转让要求反而会使外资企业在与中方伙伴的合作中获利,外方技术的价值在评估外国投资者在合资企业里股份占比时已被纳入考虑。中国本地的合作伙伴和渴望促进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则会提供低价的土地、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税费减免、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简而言之,被转让的技术的价值已经在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所涉及的协议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合资企业持续增加的盈利也佐证了这一点。
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很自然会说,如果他们没有被“强迫”向中方转让技术,他们的投资回报率会更高。不过这些说辞的前提是,合资协议的条款在没有技术转让的情况下与有技术转让的情况下是一样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中方不要求进行技术转让的话,在外方投资落地前,双方大概会签署一份专利使用授权协议。不过这应该只是一个次要考量,因为就算中方不提技术转让的要求,专利使用费的现值依然会被反映在投资协议当中。
尽管技术转让对西方企业成本的影响被过分强调了,不过这项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也同样被过分高估了。为什么中国政府坚持要求把市场准入和技术转让联系在一起呢?
中国官员的说法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与外国同行相比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外国投资者往往拥有本土企业所不掌握的先进技术。尽管这一说法能够让一些不发达国家限制外国投资的做法显得合理,但是中国的技术水平在过去几十年里的确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事实上,不管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还是以绝对值计算,中国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都已经高于欧洲国家和欧洲以外的一些经合组织国家。随着中国本土研发能力取得实质性的提高(更别提对外国技术的吸收了),继续保护中国“幼稚产业”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小。
其实,正是中国的技术进步使得西方企业对于“强制性”的技术转让的不满越来越强烈。从前,西方企业很愿意转让技术,因为它们认为中国合作伙伴无论如何没有能力吸收和掌握那些技术。可是随着中国理工科本科毕业生人数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上述预期破灭了。
尽管外界对中国技术转让政策的抗拒越来越强烈,中国有关部门仍然不太愿意放弃这一政策,可能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与美国愤怒的原因是一样的——双方都高估了该政策的作用。中方没有认识到,如果西方的企业能够不转让自己的技术,而是用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来代替,那么西方企业可能会给中国的合作伙伴更有利的合作条件。
其他形式的“技术转让”的确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中国支付的专利使用费像火箭般窜升,现在已经接近每年300亿美元。中国为购买外国技术所花费的资金仅次于美国。很显然,这说明越来越多(而且是大部分)的技术转让已经不再是“强制”的了。
可特朗普却并不这么认为。特朗普真正担忧的是中国正在超越美国、中国正在被美中两国均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领域内成为技术领导者。不过,强迫中国取消技术转让政策并不会改变这一趋势。
终结强制性技术转让政策实际上可能最符合中国利益。美中两国占到全球贸易总额很大的比例,但是两国还做不到完全主导全球经济。在美中贸易战中,能够通过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理性而争取到中间派(例如欧洲和日本)支持的一方很可能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对于中国来说,这意味着要取消对外国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其中也包括修改技术转让方面的政策(比如修改为“授权使用”)。
这样的举措能够强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代价也不会像中国或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想象得那么大。也许中国这样做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美国将被迫做出选择——要么停止抨击中国,要么承认其行为的根本动机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地缘政治上与中国的对立。
(观察者网张成译自2018年11月8日“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马力校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8-11-16 09:21:00
-
闪购活动套路英国消费者?小米回应:为误会道歉
2018-11-15 18:13 手机 -
美团再收缩出行业务 停止运营共享汽车
2018-11-15 17:43 大公司 -
5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项目重庆开工,有望自主制造
2018-11-15 14:07 -
延续“主场优势” 家电产品成京东双11主力
2018-11-15 12:52 大公司 -
魏银仓: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觉得真实吗?
2018-11-15 12:24 大公司 -
链家人马大量离场 成立三年多仍亏损的万链前途未卜
2018-11-15 09:27 商业 -
900亿面板厂投产!中国大尺寸产能有望占全球四成
2018-11-14 23:13 中国精造 -
ofo创始人戴威:公司怎样都可能,但不可能破产
2018-11-14 21:25 商业 -
美地方政府:砸25亿美元请亚马逊来建总部
2018-11-14 17:00 美国一梦 -
今天起,党员可以用支付宝缴纳党费了
2018-11-14 12:59 大公司 -
银隆新能源再回应:魏银仓涉案超10亿 已滞留香港3个月
2018-11-14 12:48 新能源汽车 -
王忠明:共享单车是40年来真正第一次领跑性试错
2018-11-14 10:04 商业 -
趣店总部南迁背后:地域性监管套利空间已大幅缩小
2018-11-14 10:02 互联网金融 -
2000万美元,人人网被卖了
2018-11-14 09:12 IT新浪潮 -
贾跃亭称不可能向恒大出让FF控制权:保留创始人控制权曾是唯一条件
2018-11-13 17:01 -
金九银十不在 房企思量多元化:长租公寓受欢迎
2018-11-13 16:51 中国房市 -
天猫双11商业奥运会决出“金牌榜” 日澳媒体晒本国排名
2018-11-13 16:12 2018天猫双11 -
蘑菇街赴美提交IPO招股书 拟最高募资2亿美元
2018-11-13 13:36 商业 -
房产早报| 凯德收购上海第一高双子塔 万科一个月掷46亿收并购
2018-11-13 11:26 中国房市 -
为什么都是涨价,星巴克和连咖啡却面临着两种境遇?
2018-11-13 11:05 商业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06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23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