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路德里克:受中国刺激,欧美推出新产业政策,但选错了方向
最后更新: 2020-07-16 14:58:16【文/丹尼·路德里克 译/观察者网由冠群】
随着新冠肺炎的爆发,疫情严重的国家发现自己陷入到了对医疗用品(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的疯狂争抢中。与以往一样,它们这次不得不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在危机爆发后,中国成为全世界重要医疗用品的主要供应国,美国和欧洲半数的个人防护用品从中国进口。《纽约时报》最近报道说,“中国已打下基础,将在未来多年主导防护与医疗设备市场”。
当中国首次进入世界市场时,中国的优势就是该国拥有几乎无限数量的低成本劳动力。然而,正如现在大家所意识到的,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并不是来自自由放任的市场力量。
《南华早报》近日刊登丹尼·路德里克的文章讨论中国产业政策 图片来源:网站截屏
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大幅提高本国产品在世界医疗用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纽约时报》详细报道了中国政府向本国企业提供廉价土地、贷款补贴并指导国有企业生产关键原材料,要求医院和企业使用本土产品来促进国内供应链发展。
举例来说,中国第二大省份四川将允许进口的医疗设备项目删减了一半。大部分医院都被迫从当地采购物资,只有顶级医院才被允许从国外进口医疗产品。
还是来自《纽约时报》的消息,西方媒体上现在又充斥着中国“努力掌握全球工业机器上的重要齿轮”这样的说法。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被越来越多的描述为帝国主义侵略,而不是“善意商业”。(Doux commerce,译注:善意商业是起源于“启蒙时代”的概念,它指出商业倾向于使人们变的文明,让人们不太可能诉诸暴力或非理性行为。该理论也被称为商业共和主义。)
中美之间的战略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真实存在的。这源自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美国领导者不愿意承认有必要存在多极化世界这一事实。我们不应让经济被地缘政治绑架,或更糟的是,拉上经济来加剧和放大当前紧张的战略竞争态势。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主导的混合经济模式一直是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说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要部分归功于中国在1970年代末将经济模式转换为市场经济,那剩余功劳就该属于政府积极保护旧有经济结构(比如国有企业)的政策。同时,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产业政策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
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是最大受益者,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一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减贫壮举。而且中国人民的所得并不是以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受损为代价的,事实远非如此。那些激起别国愤怒的发展政策正是助力中国成为今日世界最大出口目的地和投资市场的原因。
那么,中国施行这样的产业政策,比如上文提到的只允许购买本国医疗产品,是不是对世界其它国家不公平呢?我们在得出这一结论前应先审慎思考。
为产业政策辩护的标准理由是,新兴产业会产生学习溢出效应,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译注:技术外部性是指不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外部效应,负面的如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正面的可见作者下文给出的光伏例子)和其他更广泛的社会效益,从而使国家有理由来扶持新兴产业。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假定政府不善于识别那些理应获得支持的产业,国内的消费者和纳税人将会承担大部分损失。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产业政策被误导了或走错了方向,那最终受损的将是中国经济。
按照同样的逻辑,如果中国政策制定者制定出了正确的产业政策,使社会效益超过了私人收益并促进了经济发展,那外国人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要“解决市场失灵”的情况。外人想要阻止中国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就像他们要阻止竞争者开放市场一样。
如果是像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外部性,那这种看法就尤为准确。中国政府补贴发展光伏和风电行业的政策降低了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成本,这使全世界都普遍受益。
在存在垄断企业和市场主导型企业的情况下,有关产业政策的经济学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当产业政策是在以牺牲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来行使市场力量时,那这样的产业政策就理应受到一定限制。
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指责中国生产商哄抬物价,而哄抬物价则是市场力量的显著标志。更常见的抱怨往往是中国压低了价格。哄抬物价这一指责可能更适用于主宰高科技产品市场的欧美公司。
这么说并不是让其他国家在中国向更高端产业迈进时袖手旁观。比如美国就曾经成功实施过产业政策,特别是在国防技术领域。
现在美国政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美国需要明确实施产业政策以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促进创新和发展环保经济。美国参议院最重要的民主党议员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在未来五年向新技术产业投资1000亿美元。
欧美国家推出新产业政策往往是因为它们受到了中国的刺激,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么做是选错了方向。它们需要做的补救措施应着眼于本国国内。目标应该是在国内建立更高效、更具包容性的经济体,而不是单纯地要胜过中国或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南华早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Dani Rodrik:Why the US should emulate China’s production at home rather than trying to undercut it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两幅面孔?美国驻广州总领馆准备办这活动
2020-07-16 14:30 -
刘晓明正告英国:所有决定都有代价
2020-07-16 14:20 华为 -
白宫幕僚长:几周内对TikTok、微信“动手”
2020-07-16 13:37 中美关系 -
韩大法院今将对京畿道知事涉散布虚假信息案宣判
2020-07-16 11:45 三八线之南 -
在美记者曾经不敢回武汉:我选择“美式自由”,付出了代价
2020-07-16 11:36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蓬佩奥转身就访英,主要讨论中国
2020-07-16 11:18 美国一梦 -
英国政府疫情应对调查,他松口了
2020-07-16 10:24 不列颠 -
最新民调:42%受访德国人认为中国50年内将比美国更强大
2020-07-16 10:19 中美关系 -
两部门:禁止从葡萄牙输入羊及相关产品
2020-07-16 09:47 -
2022年青奥会将推迟至2026年举行
2020-07-16 09:38 非洲之窗 -
澳议员竟想驱逐百名中国外交人士
2020-07-16 09:22 -
巴西总统第二次新冠检测仍为阳性
2020-07-16 07: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70219例,累计确诊347.8万例
2020-07-16 06:34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长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2020-07-16 06:06 新冠疫情与世界大变局 -
挑衅升级!美国宣布将对华为实施签证限制
2020-07-15 23:46 华为 -
约翰逊发言人:美国制裁导致英国改变华为5G立场
2020-07-15 23:14 不列颠 -
“侃爷”顾问:他要退出了
2020-07-15 23:12 美国大选2020 -
为了福奇,白宫跟纳瓦罗划清界限
2020-07-15 22:30 美国政治 -
“禁华为是自残,中国不是鸦片战争那时了”
2020-07-15 22:20 不列颠 -
俄罗斯35岁女网红与继子领证结婚
2020-07-15 21:39 观网看片
相关推荐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7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7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