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维·皮林:印度前40年的田园经济政策,如何制造了如今的莫迪狂热
最后更新: 2020-07-09 10:29:44第一次去印度时,我正好20岁。还记得当时是凌晨3点,机舱门一打开,我顺着吱吱呀呀的阶梯向下走,空气如洗澡水般又湿又热。出了机场,我听到一些微弱的鼾声,这才留意到成百上千的流浪汉就这样席地而睡。他们无家可归,只好在新德里国际机场外将就着打地铺。
那是1985年,当时的印度还是一个相当贫穷的国家。据世界银行估算,当时印度的人均收入仅为300美元左右,人均期望寿命为56岁。赤贫者随处可见,光脚的孩子们在街上成群地嬉笑打闹,乞丐毫不掩饰地朝路人挥舞自己的残肢断足。疾病、营养不良和赤贫成了赤裸裸的景象,在城镇和村庄俯拾即是。
如今的印度仍未完全脱贫,但的确改头换面了一番。其人均收入是1985年的5倍多,已超过1500美元。按当地物价调整后,这一数值甚至可达6000美元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的人均期望寿命已提升至68岁。婴儿死亡率几乎下降2/3,由1985年的1/10,降至如今的37/1000。尽管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但印度近年来维持着惊人的经济增速,社会生活呈现方方面面的现代化特征,汽车、摩托车、立交桥、手机、超市、摩天大楼、电话客服中心一应俱全,印度人总体的生活节奏和精神状况也有了大幅改观。虽然种族差别和有失公正的情况每天均可见诸报端,但正如某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印度自认是一个“新锐”国家。不过,印度的“新锐”到底体现在哪方面,还有待观察。
但毋庸置疑的是,经济增长(即由GDP粗略衡量的经济增长)能改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据韩国发展经济学泰斗张夏准介绍(他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1963年,即他出生两年前,韩国的人均收入仅为82美元。同期,以生产可可为主、刚独立不久的新兴西非国家加纳的人均收入也有179美元。当时的韩国首都汉城(现在的首尔),就是一片火红的土地,因为所有树木均遭砍伐,转而成为生火的柴火。相较之下,当时资源相对富足的朝鲜被认为是朝鲜半岛上更富裕的国家。
如今,首尔已发展为一座快节奏的繁荣都市,灯红酒绿,各式时髦商店、餐馆和夜店鳞次栉比。全世界的人都在用韩国产的智能手机,开着韩国制造的汽车。自1960年至今,韩国经历了俗称“汉江奇迹”的崛起期,从原本国力明显不敌加纳的国家,一跃成为富裕程度可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媲美的国家。现在韩国的人均收入已近30000美元。到2017年,韩国已从亚洲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民主制国家,逐渐发展成敢于弹劾滥用职权的总统的民主制国家。
当然,当代韩国社会自有其问题,且其中许多问题与经济发展有关。韩国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压抑,人人都渴望比他人更出色、更有钱。许多年轻人脱胎于高压的韩国教育体系,虽然坐拥各式学历证书,但可能连获得其渴望的工作或社会地位的机会也没有。无论如何,我们断然不该夸大当今韩国社会的贫穷程度。比起祖父母辈的人,今天的韩国人前所未有地享受着自主选择生活的机会。韩国人集结民族智慧,顺利赶超加纳人,而后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如今依旧无力主宰自身命运。2017年,韩国人均收入已达加纳的8倍多,个中原因有且只有一个:这是复合增长的奇迹。
前文已述及,如今的“经济增长”概念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且经常与我们自以为是的认知相左。但对低收入人群而言,经济增长的确能改善他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多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铺路工、建筑工或电话客服等岗位空缺有待填补。低收入人群通过就业,可有效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同时,这些新增工作岗位还能为政府带来税收,而政府又用税收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并修建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经济的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当然,这些新增就业机会也会带来其他问题。原本住在乡下的人因为找到工作而在城市贫民窟定居下来,或与汽车一起露宿街头。但除非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田园生活爱好者,否则你将无法否认,对发展落后的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改善基层人民生活的原动力。
这项结论虽然看似显而易见,但在过去几十年内,发展经济却从未被印度政府优先提上议程。领导印度独立运动并使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圣雄甘地,一心向往乡野生活。因此,即使印度独立后,甘地的这些观点依旧影响着印度国策的制定,举国上下都对贫困生活抱持一种崇敬的态度。
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一直以智力超群、深谋远虑的形象示人,他虽比甘地更主张发展经济和现代化,但其思想却带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和平均分配主义色彩。可问题是,当时的印度几乎没有多少财富可供平均分配。受苏联影响,尼赫鲁领导下的印度成了一个计划经济国家,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印度政府高层致力于打造国内重工业,并以禁止许多消费品进口的方式刺激本土生产。这项国策带来的负面结果是,印度人民一方面使用着质量低劣的本土产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忍受因产品供应有限而导致的高价。
当时,印度政府高层对发展经济几乎持怀疑态度,唯恐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引发社会动乱。1972年,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出任总理后,立马对所谓的“无限增长心态”展开猛烈抨击。她曾在某次公开演说中呼吁:“人们应始终注意提防‘实现GNP最大化’的危险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将无一例外地引发社会和政治动乱。”
如果说印度的国策是避免发展经济,那么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实在令人啧啧称奇。人们为讽刺印度经济增速之缓,甚至发明了“印度式经济增长率”一词。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40年过去了,其GDP年增速仅上升了3.5个百分点。如果我们想想印度人口规模在此期间扩大了2%,那么印度经济增速究竟有多缓慢便一目了然了。这段时期内的印度经济增速仅比1%高一点,对减少国内沉重的脱贫负担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就这样,印度没能像韩国一样,在经济史上创造出一个“恒河奇迹”。
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经济一再陷入危机,外汇储备几乎降为零。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印度政府终于决定发动经济改革。1991年,时任印度财长的曼莫汉·辛格临危受命,实施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降低进口关税,削减税收,并扫除了境外资本来印投资的各项障碍。最重要的是,他废除了所谓的“执照为王”制度。这一疯狂的官僚制度,用无数的许可、执照和管制措施控制着印度工业,并有效地限制了一小撮资本家企图通过裙带关系赚钱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经济开始增长,增速稳定在7%以上。在这样的增速下,经济规模大约能每10年翻一番。后几届印度政府持续深化经济改革,将更多经济领域向自由市场和境外投资开放。截至2016年,印度已成为与中国齐名的最热经济大国。
2010年,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瓦蒂对印度国会人民院(下议院)发表了一次演说。只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戏谑的神色,赞扬了经济增长对印度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他提到,2亿印度人已成功脱贫。印度经济改革的总工程师们反对“为了经济增长而增长”。相反,他们将经济增长视为一种动力,一种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武器。他否认印度经济改革政策与里根那套被搞臭了的“涓滴经济学”理论有任何关联,因为印度政府并不像里根那样主张大刀阔斧地为高收入人群减税。相反,巴格瓦蒂对印度国会人民院的议员们说:“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进而帮助人民脱贫。它本身只是一种策略,而非终极目的。”
巴格瓦蒂的立场与另一位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不同。后者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于20世纪50年代与巴格瓦蒂一起在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系学习。(顺便一提,印度经济改革的总工程师曼莫汉·辛格此时也在剑桥大学读经济学)。森严厉反对信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转而强调“社会能力”,它本质上是社会保障个人自由与取得成就的能力,具体内容从最基本的获得食物、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能力,到更远大的获得政治自由、参与民主进程或不受性别与种族歧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
标签 印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20-07-09 09:58 中国经济 -
最近,人民币越来越“香”了
2020-07-09 06:49 中国经济 -
1亿存款失踪案6年后终结,农行向酒鬼酒赔偿7000余万
2020-07-08 16:43 上市公司 -
沪指“七连涨”站上3400点,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1.5万亿
2020-07-08 15:45 股市 -
被比作瑞幸,中国飞鹤驳斥后市值创历史新高
2020-07-08 14:16 上市公司 -
美股尾盘跳水,道指重挫近400点
2020-07-08 06:50 美国经济 -
肖钢:党中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2020-07-07 21:35 中国经济 -
工行上海市分行原行长顾国明案开审:被控受贿1.36亿余元
2020-07-07 17:34 金融圈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近3000个股上涨
2020-07-07 10:24 股市 -
格力手撕美的、中移动:这么多问题还能中标,谁弄虚作假?
2020-07-06 15:50 上市公司 -
沪指涨5.71%,多家券商APP因开户火爆宕机
2020-07-06 13:27 经济晴雨表 -
A股超级打新周,中芯国际、寒武纪等19股连发
2020-07-06 11:31 金融圈 -
A股10年来最大IPO!中芯国际发行市值达1960亿
2020-07-06 10:44 上市公司 -
A股进入技术型牛市,早盘成交9400亿百股涨停
2020-07-06 10:14 股市 -
保险资金活跃 上市公司被密集举牌
2020-07-06 09:05 -
银保监会首次公开38名重大违法违规股东
2020-07-04 16:27 上市公司 -
5G首个演进标准完成,中国贡献巨大
2020-07-04 10:55 5G -
俄6月对华出口石油340万吨,7月起将提高石油出口税355%
2020-07-04 10:32 能源战略 -
民生银行6年董事长退出“一群最强男人的战争”
2020-07-03 17:31 金融圈 -
沪指站上3100点,北向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
2020-07-03 16:56 经济晴雨表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