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薇薇:《成长的烦恼》“老爸”走了 他给了无数中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关键字: 成长的烦恼【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从薇薇】
《成长的烦恼》中“老爸”的演员去世了。作为这部剧的粉丝,得知消息自然难过,唯一欣慰的是,听说他当时正在跟儿子玩冰球,不得不说,这个结局,很有画面感,很“成长的烦恼”。
如果说在互联网时代,美剧火起来是从《越狱》开始,那么对于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80后和更年长的观众来说,《成长的烦恼》无疑是最好的启蒙。
1992年,ABC的这部经典家庭喜剧在中国最美妙的配音(上译厂的译制)加持下,通过“绿叶子”台标的上海教育电视台,走上千家万户的银屏,我这样当时还把剧中的迈克视为大哥哥的小观众,每天吃饭的时间蹲守在电视机前,边吃边傻笑,这雷打不动的“信仰”,直到166集才终结,当西佛一家终于搬出这座大House,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怅然若失。
1992年的中国观众,对美国是怎样的认知?要知道,爱讲英语、懂美国的领导人江泽民,打破中美关系僵局首次应邀访美是1993年,作为国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访美则迟至1997年。
这部剧的演员里有日后成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布拉德·皮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人,可对当年的中国观众来说,他们留下的印象当然无法和“老爸”杰森·西佛的扮演者艾伦·锡克相比,可以说,他和他的大家庭的日常谈笑与烦恼,给了无数中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杰森·西佛的扮演者艾伦·锡克
为杰森·西佛配音的是《水浒传》中扮演林冲的周野芒
许多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了说鬼故事的万圣节,知道了圣诞节怎么过,火鸡长什么样,第一次看到了美国人除了有让人羡慕的大冰箱,还有跑步机。而这部剧最多的观众来自当时中国毫无疑问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对上海人来说,这个纽约长岛的美国家庭的大房子,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间独立的卧室和自己的空间,4个孩子的母亲还不怕失业,实在是令人震撼。在2016年的今天,西佛一家的生活水平,对许多上海人来说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
这种震撼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包括早恋的校园生活对我们这些中国孩子的性启蒙,包括西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方方面面,最突出的就是“老爸”对子女那种不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从儒家传统还是新中国的实践看,父亲对子女的管教中,表现得如此平等、开明和有耐心,美国家庭的这种亲情关系,都是不可想象的。
有观众说,这部剧在自己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一片“要谦虚要做螺丝钉要听话要懂事”的框子里,透了口气。这确实是很多人的心声,也是《成长的烦恼》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原因所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1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1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2最新闻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