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薇薇: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忘穿秋裤遇寒流
关键字: 秋裤秋裤门秋裤阴谋论秋裤的起源秋衣秋裤秋裤的由来开玩笑,你可知美国总统都穿秋裤?据说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有一次在公寓临窗对镜剃须。他只戴了一顶帽子,穿了一条long underwear,恰巧被楼下一位姑娘看见。姑娘的笑声吸引了柯立芝的注意,二人的目光就这样初次相遇。后来,两人经过正式介绍相识,很快相爱。这则关于秋裤的故事自此也被传为佳话。
在尼尔·盖曼的公路小说《美国众神》中,主人公“影子”到湖畔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口气买了十套“long underwear”,以抵御零下30度的酷寒。面对收银员时他很是羞涩。
你问美国现在卖不卖秋裤?
前段时间“黑色星期五”,支付宝不是联手美国四大百货推出“海外直购”吗?我们不妨上这几个网站查一查。以梅西百货为例(www.macys.com),关键词设为“long underwear”:
有图有真相
在亚马逊上搜“long johns”,还会自动关联搜索“long johns men, long johns women, thermal underwear(保暖内衣)”,搜出的商品自然更多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秋裤全是卖给中国人的吧?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但是……模特都是白人啊。
亚马逊上卖的秋裤销量不低,也有不少评价,从留言者的名字判断大部分不是中国人。因此,美国不但有秋裤卖也有人穿。但要单凭这些来判断穿秋裤的老外是不是穷人、年龄几何,难度可就大了。
其实,穿不穿秋裤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你拿夏威夷人不穿秋裤,来嘲笑东北三省人民老土,这不合适啊!
除非职业需求,现代人冬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果室内以及私家车、公共交通里也大多开着暖气/空调,自然不怎么需要秋裤。
穿上秋裤就是自绝于时尚?
遥想2008年,时尚杂志女主编苏芒在上《鲁豫有约》时,对秋裤咬牙切齿。据称她不但自己不穿秋裤,也“不允许我周围的人穿秋裤”。虽然苏芒事后在博客中澄清称“从未要求过编辑不穿毛裤和秋裤”,还说“时尚和品位是没有标准的。”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大批本对秋裤态度不明的潮男潮女早已呼啦啦地转移到对立面,与秋裤划清界限,斩钉截铁地说“不”。也是,如果凯特王妃被风吹起的裙摆里露出一条秋裤,或许大多数人都得惊呼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难怪乎许多厂家拼命想把秋裤“去秋裤化”,设计得时尚、更时尚一些。也有厂家打上“发热”“保暖”之类的标签,比如美津浓(Mizuno)的Breath-thermo系列、优衣库(UNIQLO)的Heat-tech系列。
当故意露出CK内裤边成为潮人表现,秋裤最大的尴尬却是不能被人看到。秋裤想要打一个彻底的翻身战,成为时尚人士的新宠,或许还是得靠大牌为其正名。
试想一下,如果《VOGUE》以“秋裤”为主题拍摄一组大片,那国内时尚杂志的主编卷首语会怎么写?
别太早打包票说“这不可能”,国际大牌总是“独具慧眼”。还记得2007年LV发布的“民工编织袋包”吗?在那之前,中国火车站里万千民工人手一只,也不见有人赞叹。后来尽管舆论哗然,大城市的CBD街头还是能看见时尚达人拎着这款包包招摇过市。
LV的“民工编织袋”
Calvin Klein的“老北京帆布鞋”
Prada的08春夏系列,以往只会出现在周星驰电影里的师奶衫、健美裤等照样被时尚媒体藻饰以“嬉皮仙境”“华丽复古”“视觉飨宴”“中国元素”……追逐潮流的人或许心中也充满疑惑,不知怎样把这些衣服穿出门,但至少穿上与秋裤几乎无异的裤袜而遭人诟病时,能嚷上一句:“你懂个屁!这是PRADA的!”
各大国际品牌可以学习HM。2012年,HM请贝克汉姆穿着秋衣秋裤鼓鼓囊囊地拍了这样一辑内衣广告:
据《每日邮报》当时报道,“贝克汉姆效应”导致秋衣秋裤销量暴增。
你是否听见一个声音在向你呼喊:“时尚是需要教化的!”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蓬勃发展,想在中国赚钱当然要做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出来,看人家Gucci就勇于做麻将,所以大牌秋裤指日可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0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56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0“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0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外媒热议中方这一表态,美农崩了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