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薇薇:从普萨基和华春莹看外交发言人的自我修养
关键字: 华春莹普萨基女发言人外交部发言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简普萨基外交部女发言人大国风范“占中”日渐式微,“占中三子”喊了一个多月口号,终于完成了“自首秀”,徒留几名学生在那绝食抗议。鞭长莫及,西方试图通过喊话好给那群十七八岁的学生们注一剂强心剂。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Jennifer Psaki)在例行记者会上要求北京对香港问题保持克制,同时声称,美国关注到北京禁止英国一批国会议员到香港的决定,虽然美国承认中国有权阻止他们入境,但希望这些议员的访问能不受限制。
“这么嚣张,阿姨你是谁啊?”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这样一个疑问,并抱着这个问题去查了查资料。
普萨基1978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克州斯坦福市。她的父亲退休前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康涅狄克州拥有Groton Community和Groton Multifamily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她的母亲在格林尼治镇一家私人诊所担任心理治疗师。他们离异后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2000年,普萨基毕业于美国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著名的威廉玛丽学院。
2010年5月,32岁的普萨基与33岁的Gregory Matthew Mecher迈入婚姻的殿堂。其夫是民主党俄亥俄州联邦众议员Steve Driehaus的幕僚长。二人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结婚启示。据该文介绍,普萨基婚后不从夫姓。
一毕业,普萨基就参与了俄亥俄州民主党人汤姆·哈金与汤姆·维尔萨克的连任竞选。2004年,现任国务卿约翰·克里竞选总统时,普萨基担任其副新闻秘书。2005年至2006年,她担任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地区新闻秘书。2008年担任奥巴马首次总统竞选的旅游新闻秘书。后跟随奥巴马进入白宫,成为副新闻秘书。2009年12月19日被提拔为白宫通讯联络副主管。
2011年9月22日帕萨基离开白宫,成为公共关系公司全球战略集团华盛顿办事处副总裁兼执行董事。2012年,普萨基重返政治圈,加入奥巴马总统连任竞选阵营,担任其新闻秘书。后来大家都知道啦,奥巴马连任成功,普萨基也顺利出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前两段读起来太枯燥?那就跳过去好了,中心思想就是:毕了业就进政治圈,履历还挺丰富。
或是受欧美女权运动影响,西方政治圈内的女人们为了克服人们对于女性柔软、感性等刻板印象,会刻意展露自己强硬干练的一面。普萨基也不例外。
同样是大国新闻发言人,同样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少见的女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行事风格却大相径庭。
华春莹是江苏淮安人,1970年4月生。1988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大录取。她是苏北人,刚进入南大外文系学习时,尽管高中时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但英语口语还是欠佳,但到大二时,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学毕业时直接被外交部录取。
“大家都喊她迎春花,因为她的名字倒过来正好是‘莹春华’嘛,而且她的生日正好在4月。”华春莹的大学同学周丹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外语系漂亮女生很多,华春莹不属于耀眼闪亮的那种,但气质很好,很文静,成熟,待人处事落落大方。”
根据官方履历,华春莹从外交部西欧司科员做起,1995-1999驻新加坡使馆随员、三秘,1999-2003外交部西欧司三秘、副处长,2003-2010驻欧盟使团二秘、一秘、参赞,2010-2012外交部欧洲司参赞,2012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2012年11月,新闻司副司长的华春莹成为外交部新任发言人。她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第27位新闻发言人,也是第5位女性发言人。
华春莹比普萨基年长8岁。站在新闻发言人的位置上,华春莹要么是这样的:
要么是这样的:
鲜少像普萨基一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49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7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