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勇刚:红石岩堰塞坝变水电站,这波操作有多牛?
最后更新: 2020-07-10 08:54:45近日,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工程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时间倒退至6年前,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导致鲁甸、巧家两县交界处发生山体垮塌,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块阻塞了牛栏江干流河道,形成库容2.6亿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胁着下游沿江10个乡镇3万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工程人员迅速行动,仅用9天化解险情。之后变废为宝,将红石岩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兴建一座水电站。为了解工程具体情况,观察者网专访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程勇刚副教授。
【采访、整理/观察者网 程小康】
观察者网: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原先建有水电站,地震后山体垮落,对原有的电站造成什么影响?能介绍下当时的情况吗?
程勇刚:红石岩堰塞坝所在的位置原来有一座红石岩水电站,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牛栏江中上游水电开发规划的第六级电站。该电站为引水式发电站,就是通过建坝,将河流来水蓄起来,水位抬升,然后在旁边山体中开挖引水隧洞,将水引到下游的电站厂房,利用水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原红石岩水电站的拦河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坝高32.77m,坝顶长131.23m。坝身建有泄洪闸。引水系统建在右坝头,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其中引水隧洞全长2920m,引水流量174立方米/秒。
2014年地震引发山体滑坡之后,滑坡产生的堰塞体,正好位于红石岩水电站的大坝和发电厂房之间,堰塞体将河道完全堵塞,产生的红石岩堰塞湖,淹没了原电站的整个首部枢纽(详见下图,图二淹没后的照片为堰塞湖除险工作完成后)。原电站已经无法正常运行。不过,后面在进行堰塞湖除险工作的时候,原电站的引水隧洞被用作临时泄洪建筑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被淹没前的水电站
被淹没后的水电站
观察者网:新电站与旧电站相比,有何不同?
程勇刚:新电站与老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但新电站比旧电站在装机容量、防洪能力、供水灌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原电站装机规模为8万kw,水库总库容仅69.3万立方米。新电站为大型工程,总库容1.85亿m3;防洪标准提高至2000年一遇;供水8.08万人;灌溉6.62万亩;装机容量20.1万kW,年发电量7.96亿度。
观察者网: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世界首座”怎么理解?
程勇刚:“世界首座”指的是发生滑坡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后,短时间内完成一体化“抢险—处置—利用”工程,形成新电站,红石岩当之无愧是世界首座。然而,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不是世界首座堰塞体整治为水电站的案例。之前堰塞湖形成后,基本都是自然溃坝或者抢险处置之后就完了。但有些堰塞坝经过相当长时间,如数百年之后已经相当稳固,对这样的堰塞坝,世界上有再利用堰塞体建成电站的,如塔吉克斯坦萨雷兹堰塞湖等。
观察者网:堰塞湖坝体成分复杂,需要做的防渗设计比重建一座大坝困难的多,红石岩堰塞坝水利工程如何解决该问题?坝体稳定性如何?
程勇刚:防渗设计确实是堰塞体整治为堰塞坝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为了搞清楚红石岩堰塞体的结构,建设单位在堰塞体顶部打了3个大直径的勘探竖井(1.5m直径),最深达97m见基岩。红石岩堰塞坝高103m,工程中采用“主河床段深137m的混凝土防渗墙+左岸古滑坡体125m深的可控帷幕灌浆组合”的防渗结构体系,形成挡水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就是在堰塞体中部横河向挖一道深槽,然后在槽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一面起防渗作用的墙。岸坡则采用帷幕灌浆,就是往滑坡体和基础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中注入混凝土浆液,将岩土体颗粒之间的孔隙填充充实,最终形成一面像舞台幕布一样的帷幕,同样起防渗作用。通过设计计算和工程实际检验,该防渗结构体系的效果良好。
堰塞坝的稳定性则是另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红石岩堰塞体体积庞大,上下游坝坡非常缓,稳定安全度比较高。在工程设计中,按照现行土石坝设计规范标准,计算复核,坝体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圣保罗病人”或成全球首例药物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2020-07-09 11:43 医学 -
首款“中国芯”内存条在深圳量产,可替代进口产品
2020-07-09 08:32 中国精造 -
德国电信继续加强与华为合作
2020-07-08 09:13 华为 -
华为在欧洲注册Mate V商标,或为折叠屏新机
2020-07-07 11:02 手机 -
OPPO参与英国首个5G SA网络搭建
2020-07-06 10:55 手机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2星
2020-07-05 08:14 航空航天 -
实战中受洗礼,危机里开新局——上海人工智能三年发展实录
2020-07-02 15:28 人工智能 -
“张衡一号”首次对Pc1地磁脉动实现了南北共轭观测
2020-07-02 06:15 -
北斗三号系统收官卫星有效载荷成功开通
2020-06-30 14:35 北斗照耀 -
国产高能离子注入机成功实现百万电子伏特高能离子加速
2020-06-29 06:29 IT新浪潮 -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试验正式启动
2020-06-23 21: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火箭专家揭秘北斗此前“发射前按下暂停键”原因
2020-06-23 11:19 北斗照耀 -
-
苹果宣布放弃英特尔,采用自研芯片
2020-06-23 08:17 大公司 -
欧洲将建“超级对撞机”?王贻芳:就看谁能抢先
2020-06-22 09:36 科技前沿 -
我国首套小功率霍尔电推进系统完成在轨测试
2020-06-22 06:17 航空航天 -
联通+电信VS移动+广电,5G从四足鼎立转向两极争霸?
2020-06-21 08:33 -
中兴澄清:专注于通信芯片设计,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2020-06-20 10:17 -
华春莹发推:美国应该搞非裔人权法案
2020-06-18 22:16 美国黑人血案 -
北斗三号一线专家回应推迟发射
2020-06-16 12:45 北斗照耀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评论 60直播:漩涡中的欧洲——美欧脱钩与中欧关系 评论 19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评论 199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评论 274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欧洲央行行长“罕见直言”:要为特朗普的“勒索”做好准备
-
“俄战略轰炸机基地遭乌军无人机袭击,腾起巨大蘑菇云”
-
“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
手机里有批评特朗普的聊天记录,法国科学家被美国拒绝入境
-
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
菲总统姐姐质问:菲律宾什么时候成了海牙的一个省?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
马斯克超级高铁梦碎,“中国破解了核心难题”
-
“普京愿承诺对乌剩余领土不提出主权要求,但特朗普要先…”
-
不想被吞并,加拿大转头找上欧盟
-
印度高铁继续拖,又看上了日本新列车
-
特朗普致哈梅内伊信件曝光:限期2个月,否则…
-
中国依法处理,加拿大又急眼了
-
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
美方找补:特朗普不会坐等任何国家元首一小时
-
美军削减开支,原定驻日美军扩张计划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