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静抒:中国教育到底要“去哪儿”?
关键字: 爸爸去哪儿陈静抒湖南卫视中美教育教育产业教育产业精英化中国数学教育中西教育2013年芒果台(湖南卫视)总算干了一票没有再次沦入东施效颦境地的山寨买卖,成功复刻了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邀请半红不红的演艺体育明星们制作了《爸爸去哪儿》,掀起了一轮社会主义真人秀节目的新高潮。大街小巷,不管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三姑夫的七舅姥爷,全民一起去哪儿。至于未婚男女,你要是没看过去哪儿,媒人都不好意思给你说亲。
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火了!
在大陆所有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里,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老少通杀的一档节目了。因为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最关心育儿话题了。这些年,好不容易从被教育的对象走到了教育者的角色,最难面对的问题就是,常常会有人动辄叫我做一个中美教育体系的比较,或者更糟糕的是直接声明:美国的中小学就是天堂对不对,真羡慕你们!
在以发明擅长的美国人还没有捣鼓出立等吞服的知识药丸之前,教育在哪里都不会是一个天堂般轻松的事情。简而言之,所有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都有一目了然的答案:美国的假期补习班,叫夏令营;课后辅导,叫放学托管(after school);高中生通宵做题是家常便饭;至于学区房,说没有谁会信?说起教育成果,中国人好不容易可以在数学教育上傲视一下美国人,近年来又有很多翻案,说美国的数学教育其实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视角。这种纯粹精英立场的扯淡辩解当然非常可笑:基础教育需要实现的是有教无类的通识普及,而不是在工具学科上便以“思维方式”这样的壁垒淘汰出了一批需要脱掉鞋子计算“三只公鸡五只兔”的困难户。
“无论如何,中国有一点是缺少的……”
与此同时,生来爱过分反躬自省的中国人,在对美式教育越来越多的欣羡中,也终于在今年走到了教育产业公然精英化的地步。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看似举国欢庆“壮哉我大中华”,恰与彼岸“全美汉语热”的风声遥相呼应,高潮迭起。然而不消十年,贫困地区的孩子再来到大学的时候,就会发现面对那些从小是去伯克利斯坦福牛津剑桥过夏令营,再不济也有新南威尔士本土小混混当外教的同班同学,自己输在了八辈子也不可能逾越的起跑线上。毕竟,在国际贸易市场,没有人需要上来就背诵一首《将进酒》或者写出“魑魅魍魉”四个字,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是生存的基本工具。这是并不能靠灌一剂“老子要振兴国学英语爱他妈谁谁”的迷汤,便可以视而不见的残酷青春。六十年前,我们还知道要全民扫盲,六十年后,我们却走在了举国造盲的道路上。
全民跟着一起在教育产业精英化上的道路上疯跑。
也是因为这种找不到准确自我的急功近利心态,一档精心制造的真人“秀”节目,才会在娱乐之外被当成了那么多育儿解读的文本。所有的演员也都清楚这个节目一出来,怎么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了,于是个个憋足了劲用生命在演出,每个爸爸都很紧张,紧张到节目录完了林志颖还要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而除此之外,本来好端端的一个问句被娱乐节目消费成了摇头丸,全民一起跟着在森林里快乐地疯跑,跑到最后谁也没关心过:爸爸妈妈,我们这到底是在去哪儿?
爸爸,我们这到底是在去哪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八八
-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159“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54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46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7最新闻 Hot
-
当着内塔尼亚胡的面,欧尔班宣布匈牙利退出ICC
-
美国被曝禁止在华公务人员与中国公民恋爱
-
“地球上没一个地方是安全的”,无人岛也要被征税
-
“美国是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输家”
-
“对台湾地区冲击明显,非常可怕”
-
“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
谁被征了50%的最高关税?
-
四名共和党议员倒戈阻止对加关税,特朗普破口大骂
-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
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美国VS全世界
-
结束全球化?“不是按个开关,美国就能摇身一变”
-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特朗普在贸易上已经彻底疯了
-
特朗普“汽车关税”也落地了,“日本GDP将萎缩0.3%”
-
“白宫已接近批准”,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关税还念念不忘:我说的话,安倍秒懂
-
“没有美国这么对朋友的!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