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端洪:理解香港政治(上)
关键字: 香港政治一国两制人大释法香港本土派香港政改(三)迟延决断
香港基本法名为“基本法”,言下之意就是香港的根本法,理应包括对香港政治存在类型和形式的根本决断。然而,事实上,香港基本法对若干根本问题没能一次性做出决断,而是用妥协的方式迟延决断。最典型的迟延决断,关乎两大问题:①多长时间内保持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②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怎么产生?
两个迟延决断在妥协形式上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分期决断,也就是分期搁置。针对前者,基本法规定50年不变,看似做出了明确的决断,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50年期满以后呢?对此,到时无疑需要做出一个新的决断。针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香港基本法在实质上和立法结构上都采取妥协的策略,正文把普选作为最终的目标,然后用附件的方式对当下产生办法做出规定,并规定了两个附件各自的修改方式。产生方式的分期搁置,既有具体的时间——2007年——又有含糊的用语——“最终”。
除上述两个根本问题外,还有一个有关香港政治体制的问题基本法采取了妥协的形式,并未作出明确决断,那就是:究竟是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还是行政主导体制?官方立场诉诸立法原意,说是行政主导制,反对者诉诸基本法条文和已经植入香港人心的西方政治文化,说是三权分立。在基本法的条文上,双方总能找到支持,一方面基本法赋予行政长官的权力相对立法会和法院要大,另一方面又赋予立法会制约行政长官的权力,高度肯定和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同时还规定了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普选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引入了民主的力量——市民的权力。
这种妥协如果一定要说是作出了一种决断的话,那也是一种假决断,假决断从结果上看仍然是一种延迟决断,给后来的政治实践留下广阔的争议和斗争空间。
迟延决断导致什么结果?
第一,当下回避实质决断,有利于实现平稳过渡,赢得时间。但也可能错过时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第二,决断权主体变迁,出现李代桃僵的结局。施密特从世界立宪史的经验中发现,如果立宪会议回避决断,那么,“人们就会在制宪会议以外、以暴力的方式或和平的方式做出这种决断。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项普通法律、甚或一个单纯的先例引出此一决断。然后又只能这样来解释这个先例卓有成效的原因:人们能够从这个先例中觉察到人民作为制宪权主体的意志”。
香港基本法的三个迟延决断,各有不同的决断方式。
关于50年期满之后如何决断,目前大家都搬出小平当年碰到这个问题时所作的乐观回答——“五十年以后也不需要变”。需不需要变只能根据那时的条件来决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变抑或不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决断,决断权在主权代表机关手中,但不能否定香港市民表达愿望的自由。
关于普选,附件一和附件二规定了重新决断的方式——中央和特区分享决断权的五部曲,而特区层面的政改咨询把香港市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引入政改过程。
关于行政主导体制,我们发现,一方面,香港立法会不断努力试图控制行政。举例来说,《防止贿赂条例》已经部分地适用于行政长官,有议员还在鼓动全面适用。另一方面,香港法院通过司法审查制约行政政策和施政,不断形成权威先例。中央有关官员竭力高呼行政主导,而中央既不立法也不创设先例,靠什么来决断呢?特区用自己的政治实践对香港宪制做出了自己的诠释,久而久之形成了路径依赖,奈之何?
立法会议员在立法会内撑伞抗议(图片来源:FT中文网)
第三,香港两种政治并存,政府两条战线同时开战,应接不暇。所谓两种政治就是立宪政治和常态政治。所谓立宪政治就是围绕本该在制定基本法时一锤定音却迟延决断的事务所展开的政治争议和斗争。所谓常态政治就是围绕特区各种选举活动和日常管理所展开的政治争议和斗争。
立宪政治和常态政治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属于制宪权范畴,存在于宪法之外、之先,后者属于宪定权范畴,存在于宪法之下、之后。因迟延决断产生的立宪政治就是用宪定权或宪法性权力去解决制宪权的问题,实质上属于越位政治。
它发生于宪法之后,却游走于宪法内外,时而在宪法框架内,时而又游离于宪法之外表现为社会抗争的广场政治,甚至可能表现为暴力行动;其话语逻辑和宪法既定的政治语法也若即若离,时而诉诸宪法,时而诉诸文化传统、普世价值和具体利益。立宪政治常常干扰、打乱常态政治,使得衙门里面也渗透着广场气氛。这就是香港乱象的由来。
什么是基本法的基本问题?我认为,第一紧迫的问题就是完成基本法这个“别院”第一次设计施工时没有完成的工程。第45条和第68条按理说是通向大殿的两个大门,可两个大门上都各贴着一个方向标识,分别指向附件一和附件二两个临时性的侧门。两个侧门用了19年了,港人能安心吗?
有一点我非常不理解,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立法是通过修改附件一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好比要重新安装大门,却从侧门下手施工。为什么不直接从大门下手呢?也许有人会说附件一规定了修改方式,可我要说,附件一最后一条规定的是侧门的改装方式,怎么就通向大门了呢?或许这也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吧。
且拈一偈,曰:天安门、地安门,基本法是广(港)安门。左安门,右安门,普选之门是心门。
- 原标题:陈端洪:理解香港政治(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周顺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49“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2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2“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