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还贷”不易,警惕经营贷等套路
满足这些条件可以提前还贷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银保监会就发布过相关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警惕部分不法中介推介的“房贷转经营贷”背后存在的风险隐患,包括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
银保监会还提醒,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行业人士看来,提前还贷之所以盛行,完全是楼市下行周期下的市场行为,手中握有现金又缺乏稳定投资渠道的金融消费者,完全可以提前还贷,银行方面也不应设置障碍。
举例而言,A银行账户有50万元存款,银行利息可以忽略不计;同时,A又背负了100万元房屋贷款,每月都需要按时向银行支付高额利息,妥妥的“大冤种”。
特别是贷款的前几年,假设每月需要向银行支付1万元等额本息,其中近9成均为利息,只有1成本金,因此提前归还50万元贷款就可以少支付一半利息,且越早还贷越好。
但假如贷款已经还了10年,每月在向银行支付的1万元等额本息中,就有绝大部分为本金,利息占比很少,提前还贷意义不大。
有投资者告诉观察者网,过去几年由于各种理财渠道盛行,收益高于房贷利率且较为稳定;或者房价上涨,准备将手中现金加杠杆继续投资房地产,收益更是远超房贷利息,自然没人选择提前还贷。
现在则不然,在缺乏可靠收益投资渠道的前提下,用手中现金提前归还房贷被认为是“及时止损”的最优选择。
而近期之所以“过桥贷”等违规操作盛行,也与过往房屋商业贷款利率与近期落差较大有关。
以一线城市为例,2019-2020年期间,主流银行商业贷款利率普遍在6%左右,最高甚至超过7%;而2022年底已经下降到3.7%,部分地区甚至更低,相差近一倍,购房者自然心理不平衡。
另一方面,在央行政策支持下,经营贷与信用贷利率不断下降、房贷条件随之下降,这就为手中余额不足,但又想减少利息支出的购房者提供了“过桥贷”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即购房者办理经营贷,再把所得提前归还房屋贷款,将原本按月支付的房贷用来归还经营贷。
由于房贷数额动辄上百万元,其间利益牵扯巨大,于是一些违规从事代办服务的中介人员“应运而生”。
银行也要节衣缩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违规办理“转贷”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中介服务”,与部分银行有意无意地纵容不无关联。
在行业人士看来,去年下半年起,从央行到地方楼市政策频发,从供给端到需求端都在不断刺激楼市回暖,但从结果来看事与愿违,非但楼市不见好转,反而将银行“拖下水”。
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要知道,自1998年从福利化到商品化的住房改革正式开启,一直到2020年,个人房贷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态势;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为10.3%之外,其他各年度同比增速均在12.9%以上,而且其中8个年度增速超过30%(最近的较大值为2016年的37.4%)。
至2020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至34.44万亿元,在全部人民币贷款中占比提高到19.9%,成为各项贷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32亿元,同比增长11.4%,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但到了2022年,这一增速直接呈现出断崖式下降,连个零头都没能保住,几乎难以保持正增长。
相比之下,2022年尽管全国商品房销售数据同样急速下降,但也至少保持了上年50%以上的销售额。
因此在行业人士看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几乎不变的原因,只能是购房者大面积提前还贷导致的。
一位上海工商银行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分析称,站在银行角度来看,去年下半年开始,放给房企的贷款收不回来,小微企业经营贷与信用贷利息低、风险高,而最为稳定的个人住房贷款又放不出去,银行的日子已经很难过。
这时候,银行大幅缩表,资金要么贷不出去,要么有去无回,大面积提前还贷潮的出现无异于雪上加霜。
“事实上,早在2021年开始,已经有不少银行开始主动增加还贷门槛,减少网络端入口,增加线下排队时间。只不过过去提前还贷人数并未形成规模,因此并未引发全网关注罢了。”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提前还贷势不可挡,与其将资金贷给小微企业,不如睁只眼闭只眼,贷给用来还房贷的普通居民风险更低。
标签 提前还贷-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专访徐工:哪怕地球要流浪,还是工人有力量
2023-02-15 07:58 大公司 -
足球反腐:华夏幸福联席总裁孟惊被带走
2023-02-14 19:12 观网财经-房产 -
裁员、换帅与迪士尼股价腰斩
2023-02-14 18:21 观网财经-消费 -
海南公积金拟出新政,意在盘活公积金贷款资源
2023-02-14 18:01 观网财经-房产 -
净利润减少超9成,周黑鸭不香了?
2023-02-14 15:38 观网财经-消费 -
募资150亿!时隔16年万科A再度定增
2023-02-13 17:54 观网财经-房产 -
极氪A轮融资超50亿元
2023-02-13 16:59 观网财经-汽车 -
靠赚加盟商钱的蜜雪冰城,把店开到了澳大利亚
2023-02-13 16:48 观网财经-消费 -
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
2023-02-12 15:21 观网财经-房产 -
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病逝,服装起家曾并购LG化学业务
2023-02-11 22:17 观网财经-消费 -
新城控股高管曲德君确认失联,具体原因不明
2023-02-11 12:28 观网财经-房产 -
熟悉的9.9元价格战,库迪咖啡还能重走瑞幸老路吗?
2023-02-10 17:37 观网财经-消费 -
辞别融信,孙群存将履新金辉
2023-02-10 17:16 观网财经-房产 -
上海公布2023首批19宗拟出让地块名单
2023-02-10 15:38 观网财经-房产 -
-
莫诺拉韦刺激新冠病毒变异?默沙东回应
2023-02-09 19:48 洋药企 -
Tims中国与Popeyes中国合并,咖啡加炸鸡能否提振业绩?
2023-02-09 18:56 观网财经-消费 -
返还全体业主4000万背后:物业服务规范化、透明化是大趋势
2023-02-09 17:5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钢协与淡水河谷举行会谈
2023-02-09 17:52 观网财经-海外 -
北京第五批集中供地来了“新”面孔
2023-02-08 17:11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3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4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