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欠佳,国际美妆巨头们又抱团涨价了
最后更新: 2023-01-30 22:26:20(文/童洁 编辑/马媛媛)1月28日,王可(化名)在逛街时路过海蓝之谜专柜,顺便走进去买了一瓶精粹水和一瓶精华。接待她的销售边打包边说,“你的运气真好,如果明天来买,要多花几百块钱”。王可这才知道,第二天海蓝之谜即将全线涨价。
涨价并不是销售的推销话术,1月29日,海蓝之谜旗舰店全面上调了产品的售价。王可发现,仅过了一天,她以1290元购入的精粹水就涨到了1370元,3250元购入的浓缩修护精华也涨到了3370元,高端线的鎏金面霜更是直接涨了350元,从5850涨至6200元。
除了海蓝之谜之外,雅诗兰黛集团旗下雅诗兰黛、倩碧、Tom Ford、悦木之源、Bobbi Brown和祖玛珑都在1月29日这一天上调了部分产品的零售价格。
不仅如此,另外两大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和路易威登集团旗下也将紧随其后,观察者网从多个品牌专柜销售人员口中获知,2月1日两大美妆巨头旗下品牌将同步涨价,涉及兰蔻、修丽可、欧碧泉、科颜氏、圣罗兰、阿玛尼、植村秀、迪奥、娇兰、纪梵希等一众美妆品牌。
美妆巨头抱团涨价的背后是近年来利润走低的骨感现实,面对一蹶不振的利润表现,涨价已经成为美妆巨头们的常态,而每每说起上调售价,巨头们都会将原因指向原材料、运输、仓储等成本的上涨,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一年几度涨价
这是2023年美妆业第一次大规模涨价。
据了解,此次雅诗兰黛集团上调售价的产品品类包含彩妆、香水、护肤等,共计348个SKU,包括雅诗兰黛品牌冻龄白金、倾慕唇膏等明星产品系列,涨幅在10%以内;海蓝之谜的涨幅则整体为6%。
欧莱雅集团方面,此次旗下品牌的涨幅在1-15%之间,其中,涨幅最低的为兰蔻,上调幅度为1%-8%;科颜氏的涨幅3%-10%;赫莲娜的涨幅达到10%-15%,这意味着,赫莲娜的明星产品涨价力度大多达到了3位数。
而路易威登集团旗下迪奥、娇兰、纪梵希的涨幅也不低。娇兰的涨幅为2%-5%;纪梵希涨幅维持在行业中高水平,为5%-15%;迪奥则是三大国际美妆集团旗下品牌中涨幅最大的品牌,涨价幅度最高达到18%,最低也有14%。
自2020年以来,美妆消费者对“涨价”一词早已不陌生。三大美妆巨头上一次涨价就在2022年7月,距今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彼时,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路易威登相继宣布旗下美妆品牌全面提价,涨价幅度在5%-15%不等,金额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
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1月,雅诗兰黛集团也曾有过一轮涨价行为,旗下雅诗兰黛、倩碧、海蓝之谜、祖玛珑、M.A.C等九大品牌的部分产品全面提价,平均涨幅大约在2%左右,部分热门产品的涨幅可以达到5%。
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里,三大国际美妆巨头中,涨价次数最多的雅诗兰黛集团,已经三度上调旗下美妆品牌的零售价,欧莱雅集团和路易威登集团也完成了两次涨价。
三大国际美妆巨头的举动是行业的指南针,在它们的带动下,还有更多品牌在近一年上调零售价格。
去年9月,日本、香港等地消费者收到来自SK-II销售的涨价通知,同年10月,SK-II部分地区零售柜台将全面上调售价。在零售柜台上调售价之前,机场和城市免税店率先涨价,有消费者告诉观察者网,容量为75ml的神仙水涨幅高达16%,大容量的两款神仙水涨幅则在8-9%左右。
此外,欧舒丹在去年亦经历过大范围的提价,旗下明星产品护手霜均上涨5元,润肤露、沐浴油等产品则上涨5-15元不等。
利润面临挑战
成本提升反复成为国际美妆巨头们涨价的借口和理由。
去年1月雅诗兰黛集团上调产品价格时,雅诗兰黛集团首席财务官Tracey Travis曾公开表示,此举为了应对通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联合利华方面亦指出,“价格上涨是应对高通胀以及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不过,原材料、运输、储存等运营成本的涨跌在外界看来并不明显,对外界而言,可以直观看到的是,各个国际美妆集团增收不增利的财务数据。
有媒体对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强生、宝洁、拜尔斯道夫、路易威登、资生堂、花王、LG、爱茉莉、露华浓、Natura&Co、汉高、高丝15家国际美妆巨头的业绩做过统计,2022年上半年,这15家企业美妆业务总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7.05%。
15家代表企业中,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强生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欧莱雅凭借1262.7亿元的销售额在排行榜中遥遥领先,成为唯一一家半年度破千亿的国际美妆企业;联合利华美妆个护版块以837.12亿元的销售额紧随其后;雅诗兰黛、强生的成绩也十分抢眼,在2022年上半年冲破500亿元的销售大关。
然而,销售数据越是靓丽,利润的数字就越是刺眼。据媒体统计,在2022年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销售额的15家头部美妆集团,利润总和却只有1316亿元。
盈利能力减弱困扰着部分美妆巨头。以雅诗兰黛为例,2022财年,其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6%至24.08亿美元,毛利率也由76.4%下降至75.7%。要知道,在2021财年,雅诗兰黛曾交出过净利润同比上涨319.59%的成绩。
资生堂则将2022年度预期净销售额从1.0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5.4亿元)下调至1.0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2.9亿元),预期核心营业利润则从6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88亿元)下调至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9亿元)。
雅芳母公司Natura &Co以及露华浓更是在2022年上半年录得18.51亿元和23亿元的净亏损,巨额亏损甚至压垮露华浓,导致其从纽交所退市,最终走向破产。
如此环境下,频繁涨价似乎成为美妆巨头们提升业绩屡试不爽的手段。但涨价并非万全之策,在国货美妆开始形成冲击的当下,巨头们时候拿出更具品牌成长性的增长策略了。
- 责任编辑: 童洁 
-
链家与中海“决裂”背后,代理与开发商的博弈
2023-01-30 20:41 观网财经-房产 -
长沙: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最高为账户余额的16倍
2023-01-30 19:54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度观察|家居市场高开低走,消失了2.6万家企业
2023-01-30 19:43 观网财经-消费 -
极氪003原型车谍照曝光,消息人士:不低于20万
2023-01-30 17:20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度观察|欧美车企加速走入转型阵痛期
2023-01-30 17:00 观网财经-汽车 -
湖北宜昌公积金新政:二孩及以上家庭购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至84万
2023-01-30 14:30 观网财经-房产 -
2月11日起施行,杭州房屋征收补偿条例作出这些调整
2023-01-29 15:5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度观察|政策“渐进式宽松”,楼市调控频率破纪录
2023-01-29 15:44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度观察|茶饮品牌头部规模焦虑,平价加速“出海”
2023-01-29 14:25 观网财经-消费 -
两部影片成春节爆款,万达多项业绩超预期
2023-01-29 14:07 观网财经-房产 -
广东省住建厅:为生育多子女家庭住房消费提供便利
2023-01-29 13:17 观网财经-房产 -
宁德时代在德工厂投入运营,欧洲动力电池争夺战一触即发
2023-01-28 17:56 观网财经-汽车 -
魅族申请“无界汽车”商标
2023-01-28 17:49 观网财经-汽车 -
降价效应?特斯拉单周涨超33%,创10年最佳
2023-01-28 14:54 观网财经-汽车 -
“新势力”为何争抢刘慈欣和他的科幻IP?
2023-01-28 10:49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度观察|讲出好故事,国货护肤品的尽头是上市
2023-01-24 12:52 观网财经-消费 -
2022年度观察|股价过山车,白酒行业经历了什么
2023-01-22 11:02 观网财经-消费 -
开年多地集采,牙科器械“下沉”进行时
2023-01-21 12:10 观网财经-健康 -
TCL科技预告营收超1670亿:面板有待持续回暖,硅片短期盈利向下
2023-01-20 12:13 观网财经-科创 -
明星潮牌黯然失色,余文乐关掉MADNESS天猫旗舰店
2023-01-19 18:42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1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23“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