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额腰斩、库存去化难,央企中海宏洋危机显现
最后更新: 2022-08-18 13:06:04(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不同量级城市的楼市热度还在不断分化,一线已现回暖趋势,二三四线城市继续量价齐跌,如何清理这些城市积压库存,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同时,扎根在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房企流动性危机再度加深,即便央国企也不能例外,中海宏洋就是其中之一。
8月17日,中海宏洋发布年中业绩报告,上半年企业合约销售额208.17亿元,合约销售面积共199.2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跌51.9%及37.5%。
报告期内,中海宏洋营业收入297.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8%;不过受到部分地区房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企业增收不增利状况更为严重,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2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9.3%。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额腰斩也为企业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
同日,中海宏洋公告完成“以股代息”计划,即向股东配发新股来代替股息现金分红,一次性节约了5.42亿港元账面资金。
有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指出,通常以股代息为企业在高速扩张或遭遇流动性危机等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发生,从融资作用来看与债转股、配股融资等操作异曲同工。不同的是,以股代息在股价高位时对企业更有利;如今地产股普遍低位运行,对于企业与股东来说,都不是好事。
股东输血,屯粮过冬
公告显示,此次中海宏洋共计配发新股1.36亿股,配发总额相当于5.42亿港元,每股价格约3.98港元。据此,相当于股东为企业一次性输血5.42亿港元。
其中,控股股东中国海外发展集团(下称“中海集团”)就其所持有的13.12亿股股份(占配发以股代息股份前全部已发行股份约38.32%)全部选择以以股代息股份方式收取末期股息。
也就是说,中海集团以放弃3.94亿港元现金分红为代价,获配中海宏洋新股9879.26万股,控股股东地位不变。
要知道,作为控股股东的中海集团同样为房地产上市平台,在目前行业背景下,自身流动性也难言宽裕。
事实上,通过这种方式变相补血的不止中海宏洋,就在几天前,头部民营房企龙湖集团也同样采取发布了以股代息计划,大股东和二股东分别吸纳新股1.34亿股和6629.44万股以代替股息,合计为龙湖节约账面资金约55.57亿港元。
而作为央企下属上市平台,中海宏洋自有其优势。
8月15日,在行业融资普遍受限的前提下,中海宏洋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该债券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50亿元。
因此,在行业人士看来,中海宏洋和龙湖等类型房企,或背景深厚,或自身作为头部优质民企,短期内现金流应当不存在太大问题,以股代息、发行新债等动作更类似于屯粮过冬,以应对日渐下行的楼市危机。
按照“三道红线”评判标准,企业2022年中期的现金短债比1.4,净负债率46.9%,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则为68.2%,稳居“绿档”。
去库存是首要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2年中期,中海宏洋的日常经营性债务规模约为436.78亿元,期内企业现金及等价物为197.78亿元,仍存在资金缺口346.19亿元。
而截至目前,中海宏洋积压库存达到1358.46亿元,下半年至少需要完成25.48%的库存去化才能成功覆盖现有日常债务。
这一去化指标放在往年自然可以轻松完成,或者库存集中在一线及强二线城市也不是问题。但恰恰相反,中海宏洋的主要布局城市就集中在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
公告显示,企业上半年销售额最高的城市为银川,达到27.15亿元,其次为泉州、合肥、唐山、金华、汕头、泰州、兰州、南通等地,销售均在8亿元以上。
新增土储方面,上半年中海宏洋斥资54.66亿元,新增9个项目,合计楼面面积101.44万平方米,同样位于汕头、银川、南通、南宁等地。
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7月新房成交量统计数据,除一线城市略微有回暖趋势之外,其他城市延续“量价齐跌”状态,二线城市销售额下降了48.5%,三线下降了48.6%。
这也是各大头部地产商都在强调“深耕一线及强二线”的根本原因。
而中海宏洋的降幅还要超过平均值,企业前7月合约销售额234.08亿元,同比下降50.8%。
因此,下半年如何保障布局城市的库存去化,将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对此,中海宏洋董事会主席庄勇依旧保持信心,他表示,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企业亦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家庭住房资产占中国居民财富总资产比例约为七成。因此,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庄勇预计,2022年下半年,随着受疫情影响的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向好,中央政府实行政策宽松的主方向,金融政策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房地产相关政策亦会进一步释放成效,房地产行业的信心逐步改善,房地产行业将走向平稳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中海宏洋-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前七月新房销售下降超3成,二三线城市量价齐跌
2022-08-17 20:52 中国房市 -
无视现金流下滑92%,顾家家居仍花5.7亿营销
2022-08-16 21:39 观网财经-房产 -
发不起司机工资而停运?河南郸城公交折射行业经营困境
2022-08-13 20:23 产业万象 -
17家房企联名请求合肥市政府:打击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
2022-08-13 14:50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净利双降、市占率下滑,即将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忧虑隐现
2022-08-12 23:15 观网财经-消费 -
冲击A股年内第二大IPO,联影能否破局高端装备“卡脖子”困境?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健康 -
越秀服务上市一周年,第三方外拓在管面积增长151%
2022-08-11 20:26 中国房市 -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幸运儿”为什么不是住宅?
2022-08-11 19:57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华东医药靠收并购转型走出集采失利阴影?
2022-08-10 22:19 观网财经-健康 -
龙湖管理层回应股价大跌:商票逾期系谣言
2022-08-10 19:21 中国房市 -
千亿新华联,被3000万欠款逼到墙角
2022-08-10 19:05 中国房市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新明珠能成为上市陶企第一股吗?
2022-08-10 19:04 中国房市 -
新能源汽车免税期将终结?乘联会发文称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
2022-08-10 16:35 新能源汽车 -
泊车不再糟心,智慧停车催生400亿新风口
2022-08-10 15:32 -
联动《原神》,一加手机发布Ace Pro系列
2022-08-10 10:46 产业万象 -
花式还债一年,富力难逃违约宿命
2022-08-08 21:14 中国房市 -
AMC巨头纾困房企,地产行业解救思路转向
2022-08-08 21:13 中国房市 -
美的集团谐波减速机项目获“国际领先”科技鉴定
2022-08-07 21:03 产业万象 -
奥美医疗43名员工中毒入院,专家称系长期多次吸入所致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健康 -
德州扒鸡IPO,被时代抛弃的老字号还能有新故事吗?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