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生长激素集采影响,长春高新两天蒸发200亿
最后更新: 2022-01-20 23:46:33【导读】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让孩子长个是正当的医学需求,生长激素也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消费品,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增高需求转向院外机构的现象。此次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就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了此前生长激素被滥用的现象。如果企业纳入集采,必然会面临价格的大幅下调。如果弃标,就意味着放弃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在集采制度的护航下,弃标企业依靠医院导流的优势也会不复存在。”
(文/张玉 编辑/马友友)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的消息一经传出,受冲击最大的非长春高新莫属。
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对相关药品进行集中带量采购的文件,包括金赛药业、安科生物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被纳入。金赛药业是长春高新的控股子公司,是国际唯一的长效、水剂、粉剂三大系列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基地。
1月19日~1月20日,长春高新股价两度跌停。截至1月20日,长春高新总市值为829亿元,较1月18日的1023.5亿元缩水了将近194.5亿元。也就是说,短短两天时间里,长春高新的总市值就蒸发了200亿元。
针对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重组人生长激素被纳入广东省药监局集采,是否会导致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事宜,1月20日,长春高新公开回应投资者表示,目前此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尚未正式开始招投标程序,且具体影响还将取决于实际参与投标情况、中选结果、中选价格等,后续事项及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尚具有不确定性,目前暂无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严重影响的预期,公司将积极关注后续进展,认真研究相关文件规定,合理制订实施方案。
靠生长激素股价10年涨10倍
公开资料显示,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涉及成长激素、促卵泡激素和其他领域。生长激素领域的三款产品分别为金赛增(长效水针剂)、赛增(水针剂)和赛增(粉针剂)。
从公司业绩表现来看,2021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共实现营业收入49.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3亿元;其中,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入37.88亿元,净利润18.59亿元。此外,子公司百克生物收入5.82亿元,华康药业收入3.04亿元,高新地产收入2.7亿元。
由此计算,金赛药业上半年营收占长春高新的比重为76.32%。另据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长春高新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的毛利率分别为92.09%、92.88%和92.27%。而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赛增)更是排在基因工程制药板块第一位的产品。
金赛药业对于长春高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生长激素正是长春高新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的支柱产品。今年3月份,长春高新曾回应投资者表示,年报中金赛药业58.03亿收入中,非生长激素部分占比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说,金赛药业95%左右的收入皆和生长激素有关。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长春高新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甚至被称为“药中茅台”与公司生长激素类产品的上市不无关系。
2014年,金赛药业旗下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成功举行全国上市会,开始上市销售。金赛药业总经理金磊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生长激素理论研究,“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金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许多人不止一次地问他:“为什么许多人都不搞长效生长激素,你却成功了?”金磊自豪地说:“我们不是研发一个别人不做的产品,这一次是我们走到了世界前列,创造了一个新的趋势。”
对于新趋势的把握也让长春高新业绩飞速提升。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4~2021年三季度,长春高新营业收入从22.62亿元增长至82.39亿元。公司股价更是垂直直线上升,从2012年的25.73元/股,到现在已经涨至204.84元/股,10年时间里股价涨了接近10倍。
前医药代表王强(化名)向观察者网透露,金赛药业的销售代表提成高,奖金丰厚。医药代表交流群中,生长激素代表因为品类市场优势被人羡慕,甚至出现了“吊打外企”的情况。
(长春高新按年排列的股价变化图)
警惕“儿科机构化”
令人眼红的业绩表现源于长春高新所拥有市场份额的巨大。
IQVIA和国元证券显示,2020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在国内生长激素药物领域占据78.3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位,而第二名安科生物市场占有率仅有13.95%。
不过,让人担心的问题在于,飞速扩张的市场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蔓延导致“身高焦虑”现象。消费者田洁(化名)告诉观察者网,自己曾因孩子身高问题而带其去医院检查,当时的主治医生就曾建议其给孩子打增高针。
根据药型的不同,每剂增高针的价格也不一样。有此前曾接种过金赛牌增高针的患者透露,平时打短效水剂,规格为30IU/支,售价为600~660元不等,另配备电子注射器,每个月花费大概在3300元左右。
金赛牌长效水剂的价格在4000块钱左右,以其19公斤的孩子为例,一瓶能打两针,也就是两周。此外,除了第一次需要做很多检查,每三个月还需要复查一次,每六个月检查一次骨密度,每年做一次脑垂体的核磁共振。
不过,增高针的效果并不是万无一失。2021年8月,新华社发表《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的文章,点名所谓“增高针”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王强坦言,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事件背后的生长激素“机构化”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让孩子长个是正当的医学需求,生长激素也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消费品”,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增高需求转向院外机构的现象。
观察者网从医院采访了解到,第一剂增高针需要在门诊打,后续打针需要家长自行操作。在医生开具处方后,药可以在医院配,也可以在院外门诊配。
“此次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就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了此前生长激素被滥用的现象。如果企业纳入集采,必然会面临价格的大幅下调。如果弃标,就意味着放弃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在集采制度的护航下,弃标企业依靠医院导流的优势也会不复存在,这对收入主要依赖生长激素的长春高新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王强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玉 
-
联影医疗IPO募资超百亿:持股高管一半是外籍,千亿估值成长性待观察
2022-01-20 19:11 观网财经-健康 -
板块个股连收七个涨停板,预制菜是真风口还是假概念?
2022-01-20 19:10 商业 -
接连处置武汉、昆明3大文旅项目回血,融创如期偿债42.5亿
2022-01-20 18:33 中国房市 -
14支美元债展期,禹洲暂时自救成功
2022-01-20 18:33 中国房市 -
春节前“火急火燎”入局文娱赛道,字节跳动急求变现
2022-01-20 18:06 大公司 -
中兴手机引入吴京代言 2022年国内营收增长目标超200%
2022-01-20 13:59 大公司 -
广东:稳妥推进恒大等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处置
2022-01-20 11:39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字节跳动回应整体裁撤投资业务 瑞幸或重回美股上市
2022-01-20 09:07 大公司 -
前五大客户中医院收入占比不足5%,诺辉毛利预增300%引关注
2022-01-19 21:23 观网财经-健康 -
浦发银行、五矿信托带头参与,房企风险出清加速
2022-01-19 18:43 中国房市 -
卖家电买理财,老板电器投资2年挣了一个小目标
2022-01-19 17:23 中国房市 -
绿城中国:走“全品质、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2-01-19 16:48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微软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 叮咚买菜因危害物质超标被罚
2022-01-19 09:07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B站回应视频监控被破解上传 未成年人寒假最多游戏14小时
2022-01-18 09:07 大公司 -
一天裁员300人?涉事房企回应:聚焦主业,架构调整
2022-01-17 19:36 中国房市 -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执一不失,开创未来
2022-01-17 18:26 -
恒大发文称拒绝躺平:12月交楼37899套
2022-01-17 16:37 观网财经-房产 -
大公司早报|孙杨直播带货销售额5000万 成都山姆会员店被立案调查
2022-01-17 09:28 大公司 -
连发5公告耗资2.35亿,爱尔眼科未能“挽救”腰斩股价
2022-01-14 21:25 观网财经-健康 -
地产行业第一笔并购贷,招商蛇口却用57%来还债
2022-01-14 20:43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