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发5公告耗资2.35亿,爱尔眼科未能“挽救”腰斩股价
最后更新: 2022-01-15 09:59:37【导读】 艾芬与爱尔眼科的纠纷,源于其质疑爱尔眼科对自己的白内障手术治疗不当,此后一年多时间“维权”无果。艾芬甚至公开表示,爱尔眼科曾通过中间人联系她,希望可以花几百万和解,但被其拒绝。观察者网针对上述事件致电爱尔眼科,截至发稿电话并未接通。
(文/观察者网 李鹏涛 编辑/马友友)一场“回扣风波”,让“浓眉大眼”的白马股股价几近腰斩。
截至1月14日收盘,爱尔眼科报收35.45元/股,总市值1916.47亿元,较其巅峰时刻总市值已缩水近2000亿元。
为“挽救”下跌的股价,爱尔眼科的高管们先后大手笔护盘,合计花费2.35亿元增持自家股票70.2万股,增持理由均是对该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有信心。
对于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下滑的爱尔眼科,“公募一哥”张坤和高瓴资本均选择撤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而券商却纷纷看好,并评级为“增持/持有”。
欲用2.35亿护盘
近期,负面舆情再次让爱尔眼科重回风口浪尖。
1月6日至1月13日,微博认证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的艾芬接连发布微博,直指爱尔眼科在2017-2019年间,以转介费的形式行贿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
对此,涉事医院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回应称,“目前网传的信息,该院于2019年已按照董事会相关要求进行了整改,严肃处理了违规员工,并撤换管理团队。”
事实上,艾芬与爱尔眼科的纠纷,源于其质疑爱尔眼科对自己的白内障手术治疗不当,此后一年多时间“维权”无果。艾芬甚至公开表示,爱尔眼科曾通过中间人联系她,希望可以花几百万和解,但被其拒绝。
观察者网针对上述事件致电爱尔眼科,截至发稿电话并未接通。
对于爱尔眼科如何解决与艾芬的纠纷一事,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以患者为中心,坚持合规经营,同时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医疗纠纷有合法合规的解决途径,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依规解决医患纠纷有利于建立医患互信的环境,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唯一正确途径。”
自“回扣门”曝光后,爱尔眼科股价持续下跌。截至1月14日收盘,该公司股价报收35.45元/股,6天跌去14.66%,总市值蒸发181亿元。
为了阻止股价下跌,爱尔眼科祭出“杀手锏”,接连发布5份高管增持股票公告,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爱尔眼科于1月14日发布公告,该公司副总经理唐仕波和副总经理冯珺增持自家公司股票2万股、3万股;增持后,唐仕波和王丽华分别持有爱尔眼科91.97万股、58.2万股,分别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017%、0.0108%。
然而一天前,唐仕波就已增持爱尔眼科5.5万股股票;同日,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丽华增持13.42万股股票,王丽华增持后持有爱尔眼科122.94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0227%。
1月12日晚公告,爱尔眼科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力增持该公司股票30万股,同时拟在6个月内再增持不低于500万股,增持价格不高于50元/股;李力在本次增持后,将直接持爱尔眼科1.86亿股,占该公司股份总额的3.4452%。
而爱尔眼科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多元于1月6日分别增持5万股、10.28万股后,吴士君在1月11日再次增持1万股,并拟在6个月内以不高于50元/股增持不低50万股。
本次增持后,吴士君和刘多元分别持有爱尔眼科83.68万股、158.79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015%和0.029%。
经观察者网统计,上述6位高管合计增持爱尔眼科股票70.2万股,以1月6日至1月14日成交均价37.87元/股计算,6位高管期间增持成本共计2658.47万元;若加上拟增持的550万股,6位高管期间增持成本将达2.35亿元。
对于增持的理由,上述爱尔眼科高管皆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当前公司内在价值的合理判断,实施本次增持。”
机构出现分歧
由于市场空间广阔、壁垒高,眼科一直以来被誉为黄金赛道。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我国眼科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61亿增长到2020年的1410亿,其中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增长率比公立更高,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与之相对应的是,爱尔眼科的总营收从2009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9亿元,增幅达19倍;归母净利润从2009年的0.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2亿元,增幅达18倍。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市值也一路飙升,从2009年69亿元不断突破百亿、千亿大关,在最巅峰时刻,其市值规模一度接近4000亿。
借着资本的东风,爱尔眼科扩张的步伐更加迅猛。仅在2021年,该公司就将29家眼科医院的股权收入囊中。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断进行并购,爱尔眼科巨额的商誉成为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8年至2020年,爱尔眼科商誉初始金额分别为21.89亿元、30.83亿元、46.66亿元,占资产总额分别为22.74%、25.92%、30.03%,同时截止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7.8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商誉为41.26亿元,而同期该公司净利润为20.03亿元。
此外,爱尔眼科的销售费用也大幅增长。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达到11.07亿元,同比增长49.43%;管理费用达到15.31亿元,同比增长54.62%;而研发投入仅为1.57亿元,研发占比为1.36%。
爱尔眼科解释道,2021年前三季度费用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推广活动增加和市场人员薪酬支出增加,以及期内持续加大了对眼科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建设研究投入等因素所致。
对于重营销、轻研发的爱尔眼科,机构却在持仓策略上出现了分歧。曾经位列第五、第九的高瓴资本和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在2021年三季度纷纷“出逃”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但也有多家公募坚定看好其后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增持3557.66万股爱尔眼科,持股比例由1.36%升至2.02%,为爱尔眼科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在股价接连下跌之际,与出现分歧的公募、私募不同,券商却异口同声地看好公司,纷纷对其后市表示乐观。南京证券研报表示,整体上来看,爱尔眼科21年前三季度在2020年整体基础上有较好的恢复增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爱尔眼科- 责任编辑: 李鹏涛 
-
地产行业第一笔并购贷,招商蛇口却用57%来还债
2022-01-14 20:43 中国房市 -
2021年度观察|中药板块“虚火”旺:有人争先涨价,有人主动撤网
2022-01-14 20:43 观网财经-健康 -
大公司早报 | 支付宝基金投顾新品被叫停 佳能相机在中国大陆正式停产
2022-01-14 09:21 大公司 -
八成房企失约年度目标,仍有60%以上保持正向增长
2022-01-13 18:33 中国房市 -
清仓式减持招商蛇口,一致行动人招为投资“变脸”
2022-01-13 18:01 中国房市 -
2021年度观察|内卷时代,创新药加速出海
2022-01-13 18:00 观网财经-健康 -
恒驰5首车下线,资本市场反应平淡
2022-01-13 13:04 -
融创配股筹资36亿:一半经营,一半偿债
2022-01-13 10:47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 | 恒大首款电动汽车提前下线 抖音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
2022-01-13 09:34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马化腾称腾讯随时可被替换 大众去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4%
2022-01-12 09:47 大公司 -
民营房企融资破冰,龙湖发行2022年首支28亿公司债
2022-01-11 19:48 中国房市 -
年亏6000万后,阳光城控股股东债务逾期、终止增持计划
2022-01-11 19:47 中国房市 -
2021年度观察|监管重拳之下,医美赛道能走多远?
2022-01-11 11:07 观网财经-健康 -
跨界《原神》 中国戏曲在海外又火出圈了
2022-01-11 09:51 文化 -
大公司早报 | 腾讯拟收购手机厂商布局元宇宙 李佳琦公司否认补税17亿
2022-01-11 09:30 大公司 -
B站公布最新游戏禁播名单
2022-01-10 22:28 大公司 -
2021年度观察 | 控租金、增房源,租房市场风向标变了
2022-01-10 18:00 中国房市 -
雅居乐28亿出售14项非核心物业,股价涨超10%
2022-01-10 16:44 中国房市 -
恒大集团深圳总部退租摘牌,自建总部项目已停工
2022-01-10 16:17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 | 新东方已辞退6万员工 肯德基盲盒催生职业代吃
2022-01-10 09:26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