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建业分拆上市首日暴跌12%,胡葆森这波血亏?
最后更新: 2021-05-31 20:04:15导读“房地产相关行业毕竟是极易受政策影响的行业,作为区域型企业,建业未来在资本市场表现如何,能否抓住封口,顺利走出河南,成功布局全国将是决胜关键。”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5月31日,从建业地产分拆之后的代建平台中原建业正式登陆港交所。
这已经是胡葆森为建业集团构建的第4个上市平台,由点成链,完成了从投资、智造,到服务、代建的全产业链打造,号称“国内地产界全产业链第一股”。
然而,无情的资本市场当头浇下一盆冷水。5月31日,中原建业上市首日早盘破发,最低报2.42港元,相较于发行价3港元/股暴跌近20%。即便此后不断拉升,最终收盘仍报2.64港元,下跌12%。
在招股期间,中原建业同样遇冷。招股首日,公司招股尚不足额,认购倍数仅0.84倍,孖展资金总额8771万元,成为少数招股不足额的新股之一。5月28日,中原建业公布配发结果,共接获2.14万份申请,认购1.64亿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约4.99倍,依旧远低于平均认购倍数。
结合此前5月13日,建业地产公告分拆上市计划之初,短暂停牌后股价直接暴跌52.78%,市值缩水67.1亿港元。
其后几天,尽管胡葆森已花费超过3000万港元增持股份,企业股价仅少量回升。截至5月31日收盘报2.13港元,相较停牌前的4.28港元仍下跌超50%。
根据企业发布的增持计划,胡葆森通过控股公司恩辉投资将于未来6个月内通过公开市场或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增持股份,累计总金额预计约为8000万港元至1亿港元,以此来提振公司股价。
“不做亏本生意”
市场的反应令不少“吃瓜群众”纷纷嘲讽:胡葆森这波血亏。
然而,早已熟稔资本运作的胡葆森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
首先,通过分拆代建业务上市,建业集团直接实现募集资金净额9.16亿港元。根据港交所聆讯资料集,这部分资金约40%扩展大中原地区的新市场并丰富服务种类;约36%用于潜在收购房地产代建价值链的其他产业参与者;约14%用于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系统及基础设施;约10%用于营运资金、市场推广及一般公司用途。
即便事后花费1亿元自有资金增持股票用以提振股价,相较于其融资规模也只是九牛一毛,况且股价缓慢提升之后,收益的还是自己。
其次,两家上市平台尽管纷纷股价暴跌,但相加之后总市值仍高达150.2亿港元,相较建业地产停牌前的135亿港元市值平白多了15.2亿港元,亏本的恐怕只有散户投资人。
在2021年胡润富豪榜中,截至今年初71岁胡葆森个人财富为135亿元,相较去年榜单中的190亿元财富大幅缩水。但可以想见,通过此番操作,下次公布榜单时其个人财富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分拆上市之后,建业集团这一素来低调的商业代建平台突然高调进入行业视野,对未来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不少便利。
数据显示,2020年中原建业的在管项目已售总建筑面积约为5.7百万平方米,市场份额为29.2%,及2017年至2020年总合约销售金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5%,两者均在中国所有同行中排名第一。
中原建业称,公司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房地产代建行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从中获益,该增长源自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对优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需求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业内人士称,代建模式解决了房企扩张中的两大难题——资金和土地,而只需输出管理和品牌。其收入虽不如传统重资产模式规模庞大,但利润端却具有明显优势,利润率远高于传统开发业务。因此,不同于房地产开发,代建平台独立上市之后更有利于房企以最轻的资产、最快的速度进行品牌扩张。
过度依赖区域限制发展
事实上,代建业务并非建业等少数地产商独有,只是除了绿城管理分拆上市之外,大都依附于地产公司,少有进入大众视野。而轻资产运营模式叠加高额利润率早已成为各大房企“抢食”对象,特别是如今地产业务受政策影响利润率被空前压缩的背景下,各家代建业务都进展迅速。
大房企如恒大、万科、中海、保利,中小型房企当代置业、广宇发展等都有布局。即便此前尚未涉足的部分房企,也纷纷加入其中。如5月24日,中交地产发布公告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开拓代建等新兴业务,促进公司产业链的延伸。
作为第二家上市的代建平台,中原建业自有其优势。
首先,行业普遍认为中国代建市场目前具有高度集中性。根据中指研究院的资料,公司2020年的新增合约建筑面积达860万平方米,在中国所有房地产代建公司中排名第二,所占市场份额为10.6%,仅次于绿城管理。
其次,作为房地产开发业到达天花板之后,与物业管理行业一样的蓝海新领域,代建行业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且利润率高得吓人。
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原建业分别实现营收6.76亿元、10.29亿元、和11.52亿元,增长率30.54%。同时,营业成本全部为0,即毛利率100%;同期扣税净利润分别为4.04亿元、6.41亿元和6.81亿元,净利率分别达到59.7%、62.3%及59.2%。
不过,企业同样存在致命缺陷——对母公司及其所在区域过于依赖,或许这也是其不受资本市场重视的重要原因。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建业地产实现销售金额1026.42亿元,成功进入千亿阵营。但同比1.5%的增长都也表明,这家深耕河南的本土房企恐怕已经到达顶峰,很难再有突破。
从区域结构来看,2020年河南的销售贡献占到了建业地产销售的99%,其中郑州合同销售额为人民币153.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2%;河南省外的销售额仅5亿元,全部来自海南。
而在未来两年内,业绩高度依赖河南区域市场的局面依然得不到改善。截至2020年末,建业地产土地储备5411.33万平方米。从项目分布情况来看,建业地产共有243个项目,其中240个位于河南,3个位于海南。
因此,有业内人士向观察者网调侃称,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本地开发商,河南成就了胡葆森,但胡葆森的最大愿望恐怕就是让建业地产走出河南。这句话对于此前一直依附于地产公司的中原建业也同样适用。
根据招股书,中原建业的代建业务同样集中在河南,虽然公司正在试图改变区域布局单一的局面,但结果并不理想。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206个在管项目中共有193个项目位于河南省,总建筑面积约2420万平方米。而企业签约的省外项目仅13个,分布在海南、新疆、山西等6个省份,建筑面积更是只占总数的5.1%。
此外,企业还面临业务范围过度单一困境——100%营业收入来自于商业代建。
而代建行业另一上市平台绿城管理,2020年在管建筑面积约4060万平方米,296个代建项目相对均匀地分布于28个省89个城市,其在管面积中除商业代建之外,还有40.3%来自政府代建业务。
因此有声音指出,房地产相关行业毕竟是极易受政策影响的行业,作为区域型企业,建业未来在资本市场表现如何,能否抓住封口,顺利走出河南,成功布局全国将是决胜关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中原建业-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苏州首批集中土拍首日:5幅地块零溢价成交,揽金193亿
2021-05-31 19:56 中国房市 -
陈国祥再闯港交所,30岁女儿“掌舵”物业下半场
2021-05-31 19:56 中国房市 -
京东徐雷:要时刻保持紧迫感,打造供应链中台能力是重点
2021-05-31 19:42 大公司 -
象屿集团评级下调背后:高溢价拿地、负债高企
2021-05-31 14:06 中国房市 -
50%链家+50%中原=美凯龙爱家?
2021-05-31 14:06 中国房市 -
自有产能严重不足,爱慕股份赴越南建厂遭疫情阻击
2021-05-31 14:02 上市公司 -
投融资周报 | 腾讯加深游戏布局投资飞鱼 薄荷健康完成D轮融资
2021-05-31 11:43 大公司 -
子公司恐造成83亿损失,800亿上海电气跌停
2021-05-31 10:43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微信百度等被点名人工客服难接通 李斌称蔚来均价已达高端
2021-05-31 10:06 大公司 -
放弃集采江苏三市营收为0,“两票制”下奥精医疗恐动刀经销商
2021-05-30 21:37 上市公司 -
联想总收入历史性突破4000亿,杨元庆坚决拒绝造车
2021-05-30 20:10 上市公司 -
频频破圈的“保养神器”是一碗糖水?
2021-05-30 19:17 大公司 -
靠应收账款、购房尾款“加杠杆”,华发股份豪赌未来?
2021-05-29 14:40 中国房市 -
美团无惧一季度巨亏 王兴:我们基于长远计划
2021-05-28 22:34 大公司 -
大股东增持、股票回购,房企新一轮“护盘大战”开启
2021-05-28 21:08 中国房市 -
-
爱优腾齐发声明谴责B站《老友记重聚特辑》盗版侵权
2021-05-28 18:27 商业 -
三盛控股:股东大会确定高派息计划 2020年营收同比增276%
2021-05-28 18:23 中国房市 -
社区电商拖累业绩,美团一季度净亏损48.5亿
2021-05-28 16:54 大公司 -
京东物流上市募资241亿港元,重点布局一体化供应链
2021-05-28 11:22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