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屿集团评级下调背后:高溢价拿地、负债高企
(文/解红娟 编辑/马媛媛)近期,身为世界500强的厦门象屿集团深陷负面舆论漩涡,引发市场关注。
有投资者咨询旗下上市公司厦门象屿股份董秘,“昨日看到惠誊下调象屿集团相关债等级,据了解国内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A级,是否对上市公司产生经营及利润影响,上市象屿股份是否有房地产相关业务?”
对此,董秘表示,“公司定位是为中国广大的制造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战略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没有从事房地产业务。”
话音刚落,象屿地产便力压正荣、中梁、禹洲、招商、懋富、大唐、建发、金辉、海伦堡等约24家房企,以最高限价4.01亿元+摇号成功摘得福州闽侯县一宗商住用地,楼面价10066.77元/平米。
不久前,在重庆首场集中土拍中,象屿拿下高溢价拿下两宗宅地,狂刷存在感。其中,联合融创以15.4亿元竞得高新区一宅地,楼面价12145元/平方米,溢价率64.18%;后又独自以10亿元拿下重庆市中央公园地块,楼面价13528元/平方米,溢价率44.8%。
观察者网了解到,上市公司厦门象屿股份和频频高溢价拿地的象屿地产正是“兄弟单位”,两者均为厦门象屿集团控股子公司。
而之所以有投资者问到地产业务,主要是象屿地产频频高溢价拿地事件,再次引发了不少投资者对母公司象屿集团负债问题的担心。
象屿集团评级遭下调
象屿集团最先引发广泛关注源于一份评级报告。
日前,惠誉将象屿集团的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以及其票息率4.5%、2023年到期的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的评级由“BBB”下调至“BBB-”,展望维持“稳定”。
报告认为,鉴于象屿集团日益商业化的业务状况,其违约所形成的金融影响已经减弱。惠誉认为政府支持和违约影响在商业化GRE(政府相关实体)和功能性GRE之间是不同的。
对此,象屿集团在5月26日发布公告回应称,评级下调基于国际评级公司针对国有企业的方法论。惠誉按照城投公司属性评估国有企业,在该方法论下,若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充分竞争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反而会相应削弱评级指标。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本次评级年审中,惠誉认为“象屿集团业务状况日益商业化”,因此下调了象屿集团若违约对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相关企业带来的融资影响,从而导致评级下调。
不过,象屿集团认为其经营基本面未发生不利变化,无任何违约情况。本次评级年审中,惠誉对象屿集团营收稳定性、运营风险、财务状况等独立信用状况的评价亦未发生任何变化。
数据显示,2020年象屿集团实现总营收3748.35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增长26.68%。就其基本面而言,确实持续向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象屿集团日益增加的负债率增长速度同样高到让人无法忽视。
截至2020年末,象屿集团总资产为1700.25亿元,同比增长22%;总负债1224.48亿元,同比增长27.8%;资产负债率72.02%,增加了3.27个百分点;账上货币资金有194.24亿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则为264.94亿元,同比增长38.91%。
此外,据华福证券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2月末,象屿集团当年累计新增借款已经达到了上年末净资产的30.13%。
上市公司引进“战投”
集团公司惨被降级,旗下子公司厦门象屿的负债水平也在不断走高。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象屿资产总计873.65亿元,同比上涨32.91%;总负债为608.55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439.36亿元上涨38.51%。
与之相对,2020年厦门象屿资产负债率为69.66%,较2019年同期的66.84%,上涨了2.82个百点分。
事实上,在助力象屿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的路上,子公司厦门象屿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但受行业因素影响,2020 年厦门象屿毛利率同比减少1.15个百分点至为1.95%,而在营收中占据最大比重的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及物流服务毛利率为1.98%,减少1.10个百分点。
无奈之下,厦门象屿只得“求助”外援。3月2日,厦门象屿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供应链业务,提升粮食供应链效率,实现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中垦基金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象屿集团所持上市公司2.00%股份,成为其战略股东。
此后,在厦门象屿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高管层再度表示,从公司战略发展角度来说,需要扩大规模,提升盈利,改善股权结构,所以未来将继续引进战略投资人,完善治理,促进长远发展。
不仅仅是引进战投,厦门象屿还在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风口。
公司总经理邓启东表示,基于在锂盐等上游产品上与电池厂商的合作优势,将把新能源供应链作为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方向。未来,公司将以链条整合为出发点,发挥供应链服务优势,围绕“锂、钴”为核心开展从矿石到电池的全产业链运营,在上下游联动中找到立足点和突破点。
新能源产业链来了,房企跨界造车还会远吗?
地产板块多个项目遭维权
造车或许远了点,但不少消费者肯定希望,象屿集团先把房造好。
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上,有关“象屿两岸欺骗消费者”“天安象屿智慧城克扣定金”“昆山象屿两岸贸易中心虚假宣传,欺骗销售”等投诉内容层出不穷。
有消费者表示,“2018年9月购入昆山象屿两岸贸易中心公寓商住两用房一套,当时销售经理一再强调这是商住两用房精装修,拎包入住。2019年11月验房时,房屋属性强化为办公,导致业主几百户无家可归。”
同样是在昆山。2020年昆山象屿都城销售挪用房款,涉及金额达2400万。
据界面新闻报道,象屿地产所属楼盘象屿都城怡园因销售卷款跑路陷入纷争,数十位业主房款被骗取挪用,在销售人员徐某被刑事调查后,开发商只给出“是该销售人员私刻公章、做阴阳合同,利用职务之便造成现在情况”的结论。
事实上,项目本身问题重重,甚至存在一房多卖的现象,共涉及8套房子,17户。购房者曾表示,“最为夸张的是,有位受害者都已经交房装修到一半了,象屿地产才通知他房子不是他的。”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律师告诉观察者网,业主与开发商签订了相关购房合同,双方即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关系,销售人员作为开发商的员工卷款跑路只属于开发商内部的管理问题,并不影响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法律关系,业主的权益不应受到任何影响,开发商依然需要按照合同向业主履行相应的责任。当然,开发商可以另行依法追究该销售人员的责任。
观察者网了解到,象屿地产方面给到的最后处理结果是,在经侦调查清楚账目之后,企业公账和销售私账一起原路退回受害者,至于赔偿内容只字未提。
“一方面也是心累,不仅占用了我的流动资金,还占用了一年多的买房名额。世界五百强是真的搞笑了。”购房者说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象屿- 责任编辑: 解红娟 
-
50%链家+50%中原=美凯龙爱家?
2021-05-31 14:06 中国房市 -
自有产能严重不足,爱慕股份赴越南建厂遭疫情阻击
2021-05-31 14:02 上市公司 -
投融资周报 | 腾讯加深游戏布局投资飞鱼 薄荷健康完成D轮融资
2021-05-31 11:43 大公司 -
子公司恐造成83亿损失,800亿上海电气跌停
2021-05-31 10:43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微信百度等被点名人工客服难接通 李斌称蔚来均价已达高端
2021-05-31 10:06 大公司 -
放弃集采江苏三市营收为0,“两票制”下奥精医疗恐动刀经销商
2021-05-30 21:37 上市公司 -
联想总收入历史性突破4000亿,杨元庆坚决拒绝造车
2021-05-30 20:10 上市公司 -
频频破圈的“保养神器”是一碗糖水?
2021-05-30 19:17 大公司 -
靠应收账款、购房尾款“加杠杆”,华发股份豪赌未来?
2021-05-29 14:40 中国房市 -
美团无惧一季度巨亏 王兴:我们基于长远计划
2021-05-28 22:34 大公司 -
大股东增持、股票回购,房企新一轮“护盘大战”开启
2021-05-28 21:08 中国房市 -
-
爱优腾齐发声明谴责B站《老友记重聚特辑》盗版侵权
2021-05-28 18:27 商业 -
三盛控股:股东大会确定高派息计划 2020年营收同比增276%
2021-05-28 18:23 中国房市 -
社区电商拖累业绩,美团一季度净亏损48.5亿
2021-05-28 16:54 大公司 -
京东物流上市募资241亿港元,重点布局一体化供应链
2021-05-28 11:22 大公司 -
逃离一线的万科正努力“活下去”,北广深零收获后又在上海失去拿地资格?
2021-05-28 10:52 中国房市 -
何氏眼科“根据地”收入疲软,布局中心城市“口号大于行动”?
2021-05-28 09:42 上市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消费者诉唯品会售假腰带败诉 杨元庆称联想肯定不造车
2021-05-28 09:24 大公司 -
屡教不改,十荟团再被顶格罚款150万
2021-05-27 22:02 商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