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进铜退”的背后,我国光纤用户93%的渗透率只是开始
最后更新: 2021-03-10 14:11:15(文/观察者网周远方 编辑:王力)
固定网络是整个信息社会的技术底座,即便是当前大热的5G无线网络,也需要依赖于固定网络才能完成信息数据的传输。过去十多年来,“光进铜退”工程稳步推进,截止2020年5月,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已达93%,大幅领先于欧美和全球平均水平。
但相对的领先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优势,中国的光通信行业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而缺乏前进动力,否则,对整个行业的生命力将产生巨大伤害,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节奏。
F5G标准作为一项中欧携手制订、共同推向全球的固网标准,它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在光通信产业的产能供给侧改革,消除低层次同质化竞争,使真正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继续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帮助正在大力推进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欧盟和世界各国从一开始就对标统一的高标准,避免碎片化和重复建设。
产业视角:光通信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简称ONA)秘书长张锐利从产业角度指出:虽然过去10年来,中国提出“宽带中国战略”,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光网络建设,光纤入户覆盖率已达93%,位居世界前列,让数亿家庭用上了高品质的光纤宽带接入服务。 但在企业和政府市场全光网络产业在仍然面临一些非常现实的痛点问题,一是下游产业(客户、设计院和集成商)对全光网络的认知度还不够;二是整个产业的标准不统一,缺乏一些行业标准来推动;三是行业人才仍然不足。
ONA是由华为、诺基亚贝尔、长飞光纤、神州数码和中海物业等多家产业龙头联合发起的,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消除产业瓶颈,繁荣产业生态、引领产业方向, 推动全光网络健康持续发展;短期内已经发展到70家联盟会员, 龙头设计院和集成商纷纷加入;联盟推动POL(无源光局域网)标准发布,完成2万人次标准宣贯;推动POL纳入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张锐利对观察者网表示,从光模块、光芯片、光纤、光缆等上游产业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技术还是传统双绞线布线加交换机技术,思科在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了二三十年了,所有的客户都已经适应了思科营造的生态。
传统双绞线布线有何不足呢?张锐利从技术角度举例,其一:传统双绞线对信号存在着较大的衰减,所以传输距离远时,信号的频率不能太高,以太网高速信号只能限制在100米以内。所以每百米就需要增加网络设备,配套还需要增加弱间(机房)、空调等设备,这不但要增加成本、影响建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其二,如果将来使用WIFI 6技术,那样的带宽如果要用双绞线来传输的话,就需要更换到cat6甚至cat7的网线,那就非常粗也非常重。而光信号一般在光纤光缆中损耗很小,一般光纤可以铺设25公里的长度而无需任何额外设备。其三,双绞线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一般3-5年,随着带宽的增长,从3类非屏蔽线, 5类非屏蔽线,到超5类非屏蔽线,再到5类非屏蔽线, 需要不断更换。使用光纤可以30年无忧。 其四是双绞线网络布线复杂,需要线路多。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总工程师王小安也从5G设备布局的角度举例。由于5G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会发生较大衰减,目前根据行业规范,5G的传输距离是90米,在比较大的建筑物里,设计时要考虑布线的距离,90米的距离是端到端,实操中还要考虑水平和垂直距离,也就是说在六七十米的半径里就需要考虑设置相应的弱电间,同时还要考虑每200个信息点需要设置一个19寸的标准机柜,同样需要可靠的电源和冷却设备。从这个角度来讲,固定网络无论在空间还是可靠性上都有自身优势,固定网络与无线网络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视角:前景光明,需要耐心
中国在全光网络方面是领先的,但是现在广大企业客户、建筑设计院、集成商等等对新的技术认知还不够。这样的话,虽然中国的技术很好,但是市场还是有一种继续沿用过去的技术的惯性。
另一方面,“光进铜退”工程已经推进十几年,达成了一定的阶段性覆盖目标,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产能过剩现象,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可能会误认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增量空间已经有限,而影响进一步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像长飞光纤、烽火通信、亨通光电这样的光通信优质企业反而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
对此,张锐利认为,由于产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高速发展过程,过去可能也有一些比较粗放的现象,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一些小厂由于生存压力,只能提供一些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光纤,在市场标准不清晰或标准不高的情况下,这些小厂确实能够靠低价获得一些竞争力。F5G对光纤的可靠性, 弯曲度,联接方便性等光纤的质量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光纤厂商的优胜劣汰, 让高质量的产品获得其合理的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光联万物(Fire To evethry)光纤到房间, 光纤到园区,光纤到桌面,光纤到设备/终端, 光纤的市场空间被打开,全光网络产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叶亮博士认为,从资本逻辑来看,代际的应用需求和安装率,主要受市场拉动驱动,一开始确实惯性较大,起步较慢,就算是已经安装的渗透率,有些也是主动推送行为驱动。但这很正常,正如汽车造就了石油的地位,是电灯造就了电力的地位,通信行业的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先有技术,然后看到新能力,应用领域再利用这种新能力,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新的消费理念,使技术得到极大推广。
从产业链投资情况来看,安永的研究发现,纵观光通信产业上中下游,2019年受资本寒冬影响,整体并购市场较2018年下降了超过50%,但随着整体市场的回暖,2020 年有望重回甚至超越2018年的投资金额。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下游环节并购规模较大,但是受资本寒冬影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波动;反观上游环节受资本寒冬影响较小,持续保持高热度;中游环节受各类光纤资产利好, 占比和并购规模均有明显的上升。
受光通信市场持续整合的影响,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虽然交易数目有所减少,但是交易金额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多家金融机构加快布局光通信产业,行业前景整体乐观向好。
从光通信带动的B端和C端下游收入规模来看,光通信下游市场收入规模2020年达到约1.4万亿人民币,并以18%的复合增长率保持高增长,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受下游新兴场景利好、园区光网络升级、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等趋势影响,B端收入增速略高于C端。
凯辉基金投资经理孙剑飞则认为,从投资节奏角度看,全光网络的C端应用可能会先发展起来,现在不管是消费电子厂商,还是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都在瞄准智慧家庭,纷纷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尝试,因为固网通信的试错成本很低,F5G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对于前沿科技,不论是政府、学校、机构还是资本角度,最终关注点都是在应用,寻找科技和应用的平衡点。从资本角度,应当保持一个好的耐心,期望政府、高校和消费者能够共同参与,使新技术能够得到大规模应用,从而使投资得到一个健康的回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力 
-
加大千兆光网建设,撬动万亿蓝海市场
2021-03-10 13:58 F5G进行时 -
大公司早报 | 百度通过在港上市聆讯 支付宝呼吁给基金经理更长时间运作
2021-03-10 09:16 大公司 -
阿里系公司丽人丽妆董事长被妻子隔空喊话:履行家庭责任
2021-03-09 22:43 大公司 -
2021两会|朱永新:让诱导未成年人游戏的违规企业倾家荡产
2021-03-09 20:48 文化 -
明股实债规避监管,宝龙地产欲冲千亿
2021-03-09 18:27 中国房市 -
飞猪前员工倒卖66亿元机票行程单,非法获利上千万
2021-03-09 16:45 商业 -
联发集团进军上海传闻背后,建发股份“拿地”野心凸显
2021-03-09 14:05 中国房市 -
“卖子求生”的富力,60.6亿拿下胜石村旧改项目
2021-03-09 13:41 中国房市 -
台“经济部长”:保证芯片生产用水能撑到5月
2021-03-09 10:56 台湾 -
大公司早报 | 腾讯为售卖steam离线版游戏道歉 中信国安财务造假被罚
2021-03-09 09:27 大公司 -
华为发布F5G超级站点,打造数字世界高速入口
2021-03-08 17:25 大公司 -
新一代“秦直道”,如何撬动万亿数字经济?
2021-03-08 17:25 F5G进行时 -
BOSS直聘:城镇就业女性平均薪酬6847元,比男性少四分之一
2021-03-08 16:09 商业 -
京东科技回应或放弃科创板上市:不予置评
2021-03-08 13:52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 | 知乎启动赴美上市 苹果将停售iMac Pro
2021-03-08 09:00 大公司 -
携程CEO孙洁:确保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2021-03-08 07:16 大公司 -
招商积余:许永军辞任全部职务,聂黎明接任董事长
2021-03-06 18:10 -
证监会等4部门: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工作
2021-03-06 13:19 金融圈 -
乡村振兴|搭电商快车,高邮农户年销百万枚鸭蛋
2021-03-06 10:08 商业 -
海关总署暂停1家美企进口申报:冻鸡爪外包装阳性
2021-03-06 09: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