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评线】天府网评:粮食量足价稳,囤粮杞人忧天
最后更新: 2020-04-05 16:13:04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粮价出现上涨。部分群众担心国内粮价出现上涨、粮食短缺,出现囤粮情况。针对群众的疑虑,农业农村部、中科院等部门纷纷表示,国家粮食供应充足,国际粮食波动,对国内传导作用有限,这无疑是向国内民众传递粮食安全无虞的信号。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切实解决粮食供应领域存在的问题。
粮食安全我们有底气。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重视三农工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正在呈现生产高度机械化、储运技术在革新、物流畅通降成本的良好态势。每一个环节的优化和无缝对接,都在时刻保障着粮食安全。
多年粮食丰收,库存较为充裕,今年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从目前粮食供给来看,全国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企业中,已经复工4750家,复工率达86.3%,复工企业的小麦和稻谷的加工能力为每天96万吨,折合19.2亿斤。通俗地说,按照我们每天一人一斤粮计算,仅这些粮食加工企业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够我们全国14亿人吃一天多。
数据显示,从谷物角度看,我国去年产量大致在6.2亿吨,谷物进口量1800万吨,谷物出口量320万吨,净进口1500万吨,净进口比例约为2.4%,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低,水稻、小麦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这些数据,足以打消粮食短缺、粮价上涨的焦虑。量足必然价稳。消费者完全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大可不必抢囤粮食。相信在农业农村部等各方全力保障下,粮食供给随买随有,吃新鲜的粮食无虞。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保障粮食安全,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当前国际疫情仍然处于蔓延状态,欧美等国家疫情可控性仍需时刻关注。持续加大粮食供给、提升粮食储运技术、保障粮食物流畅通,提升应对粮食灾害能力,降低虫灾等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确保每个环节都提升畅通度、降低堵点,为粮食安全营造“无缝闭环”。
民以食为天。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保障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保障粮食供给充分。实现量足、价稳,真正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获得感”就能真正实现。
- 原标题:【地评线】天府网评:粮食量足价稳,囤粮杞人忧天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自曝造假22亿,瑞幸“惊动”证监会
2020-04-03 16:24 大公司 -
与携程关系密切的鸥翎投资,向58同城发出收购要约
2020-04-03 15:43 大公司 -
她打开了“男人的衣柜”
2020-04-03 14:40 商业 -
苹果将全美零售店关闭至5月
2020-04-03 14:39 大公司 -
软银放弃30亿美元收购WeWork计划
2020-04-03 10:56 商业 -
熔断!承认虚增交易额22亿,瑞幸咖啡暴跌78%
2020-04-02 21:16 经济晴雨表 -
京东周伯文:新基建让世界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020-04-02 17:19 大公司 -
-
鱼跃医疗呼吸机获美国紧急使用授权
2020-04-02 15:47 上市公司 -
中国小伙原创抗疫歌曲走红日本网络
2020-04-02 14:03 日本 -
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再获高产油井
2020-04-02 13:17 大公司 -
使用“武汉冠状病毒”命名试剂盒,罗氏诊断致歉
2020-04-02 10:45 大公司 -
刘强东章泽天向英国捐赠防疫物资
2020-04-02 09:40 大公司 -
韩国5G商用一年:用户破500万
2020-04-01 19:44 5G -
LCD进入“中国时代”
2020-04-01 17:21 大公司 -
亚马逊员工罢工:同事确诊新冠还要求我们继续工作
2020-04-01 16:22 大公司 -
中国移动在香港正式启用商用5G
2020-04-01 14:05 商业 -
马云公益基金会否认抗疫物资被拒收:都是谣言
2020-04-01 13:46 阿里帝国 -
直播购物问题多,近4成消费者“受害”
2020-04-01 12:16 大公司 -
饿了么强制商家“二选一”入选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2020-04-01 12:0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