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Work董事会想要反击软银 要求完成要约收购
最后更新: 2020-03-23 15:25:27导读据路透社3月22日报道称,WeWork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准备采取措施对日本软银集团进行反击,表示软银应当完成对该公司员工和股东承诺的要约收购。(观察者网 文/张珩)由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投资的共享办公初创企业WeWork的“肥皂剧”还在继续。
日前,因为全球资本市场陷入震荡,软银暂停了对于WeWork 30亿美元的股份收购计划,WeWork的股东急了。
据路透社3月22日报道称,WeWork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准备采取措施对日本软银集团进行反击,表示软银应当完成对该公司员工和股东承诺的要约收购。
观察者网注意到,此次软银30亿美元股票收购计划中,包括了WeWork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诺伊曼(Adam Neumann)高达9.7亿美元的股票。
WeWork反击软银
此次冲突的开始于上周二,据彭博社报道,当天软银向WeWork股东发出通知,因SEC等美国监管部门向WeWork展开调查,软银在去年秋天制定的向该公司私人股东提出的30亿美元股份收购计划,可能不再进行。但是软银向WeWork承诺的50亿美元的注资不会改变,其中的15亿美元已经到位。
在软银暂停了股份收购计划之后。路透社报道称,WeWork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在上周日出台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软银不仅有义务完成《主交易协议》中规定的要约收购,而且他们在试图不履行义务时提出的借口是不诚实的。”
对此,软银的一位发言人回应称:“软银已经通知股东,在完成要约收购之前,必须满足所有商定的条件。但截止现在,这些商定的条件并没有满足。”软银还表示,该收购要约对软银推动WeWork发展的承诺以及软银的财务实力没有影响。
观察者网注意到,去年9月,亏损严重的WeWork上市失败,估值从480亿美元暴跌了6倍,仅剩80亿美元。随后,陷入困境的WeWork被迫向大股东软银求援。而孙正义也宣布,将持续向WeWork“输血”,其中包括收购价值高达30亿美元的股票(含公司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诺伊曼高达9.7亿美元的股份),以及超50亿美元的债务和股权融资。
彼时市场上有消息称,软银对于股票收购协议有争议,软银内部有方案希望减少股票购买数量,这是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纽曼套现,不让他通过此项购买计划获得巨额回报。
随后在去年11月,WeWork遭到SEC的调查,其核心问题是:WeWork是否在IPO过程中财务违规,包括其内部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以及融资行为。对此,SEC与WeWork均拒绝评论。
有分析指出,疫情期间全球众多公司都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对于主要经营办公室出租的WeWork打击巨大。因此,受到大环境影响的软银可能会进一步压低WeWork的价格,或者等待经济稳定后再进行投资,甚至不排除完全放弃交易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来,软银的股价已经从5751日元/股的高点,下滑至昨天2687日元/股的低点。
屡屡“看走眼”的软银
自投资阿里获得了超过1700倍的回报之后,软银近年来投资的回报率不高。
2013年,软银以22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信公司Sprint。但是在收购之后,Sprint的业务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大幅下滑。
自2018年以来,软银一直希望能够摆脱Sprint这项负资产,但直到2020年方才获得批准。在获批出售Sprint当天,Sprint在美股交易时间内上涨了78%,而软银的股价也迎来了12%的涨幅,公司成功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大约400亿美元的债务。
2016年,孙正义以310亿美元收购了ARM,并让其在交易完成后退市。孙正义认为,采用ARM设计的芯片每年出货量达150亿枚,在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会在物联网浪潮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ARM本质上是一家架构设计供应商,收入主要来自于专利授权,芯片业务的利润并不高。
2017年,软银入股共享办公初创企业WeWork,至今累计投资已经逾百亿美元。Bernstein预测分析称,软银的投资是基于24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100亿美元意味着愿景基金将会亏损24亿美元。最终,WeWork的上市计划无疾而终。
据悉,WeWork的模式和国内长租公寓有所类似,通过向房东租赁房屋之后二次装修后出租,但WeWork的目标客户是商业办公室出租,长租公寓则是一般住户。自2010年成立以来,WeWork不仅没有盈利,亏损的幅度还在逐年扩大。2018年,WeWork净亏损19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的亏损超过9亿美元。目前WeWork每收入1美元,就会亏损2美元。
消息人士称,孙正义对WeWork愿景的盲目乐观,软银内部对WeWork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士,近年来已经离开了软银。事后,孙正义也坦言称,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错误地判断了WeWork的创始人诺伊曼。“我高估了亚当的优点,以至于他的缺点在很多情况下我都视而不见,尤其是在治理方面。”
本月初,在高盛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孙正义被迫安抚投资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问题投资人对整个市场产生了忧虑情绪。目前的下行情况让软银投资的尚未盈利的初创公司:如滴滴出行、Grab和OYO将更难上市,也可能加剧人们对软银巨额债务的担忧。而在数天前,软银又向陷入了困境的连锁酒店OYO投入了5亿美元的纾困资金。
日前,软银集团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软银第三财季净销售额为2.4381万亿日元(约合221.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5146万亿日元下降3%;归属于软银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35亿日元(约合5. 0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982. 93亿日元下降92%。
财报显示,软银愿景基金和其他软银投资顾问公司(SBIA)管理的基金营业亏损为2251.24亿日元(约合20.49亿美元),上年同期实现营业利润1763.58亿日元,由于愿景基金的亏损,公司的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下跌99%,低于分析师预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珩 
-
巴西确诊超1500例,淡水河谷赴华采购500万套试剂盒
2020-03-23 14:54 大公司 -
3天后,苹果解除iPhone等产品限购
2020-03-23 14:51 大公司 -
国家电网: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务
2020-03-23 14:28 大公司 -
波音一员工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2020-03-23 13:19 大公司 -
陌陌27%营收增速下的隐忧:新用户增速仅有1%
2020-03-20 18:03 大公司 -
长江存储回应“晶圆月产能年底升至10万片”
2020-03-20 15:20 大公司 -
5亿条数据遭泄露?微博回应:不涉及隐私,不影响
2020-03-20 13:37 大公司 -
华为新机在即,苹果突然限购iPhone
2020-03-20 10:30 大公司 -
盒马侯毅:疫情充分说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2020-03-19 17:47 -
"首要任务不是简单地增长",瓶颈中的趣头条如何突围?
2020-03-19 17:39 大公司 -
携程预估一季度亏损18.5亿 梁建章:对长期有信心
2020-03-19 13:47 大公司 -
武汉富士康获复工审批:首批员工已返回园区
2020-03-19 13:09 大公司 -
携程19年营收同比涨15%,疫情仍是新季度挑战
2020-03-19 08:29 大公司 -
腾讯19年净赚933亿,游戏贡献3成营收
2020-03-18 21:01 BAT -
除武汉区域,全国314座万达广场已全部恢复营业
2020-03-18 17:43 大公司 -
“最强法务部”PK“硬茬”:腾讯状告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0-03-18 17:27 BAT -
6地分支机构欺骗投保人,人保寿险“喊冤”不成被罚
2020-03-18 16:20 大公司 -
紫光展锐被曝获大基金等45亿投资,正冲刺科创板
2020-03-18 14:22 大公司 -
一年级网课前播接吻广告,优酷遭痛批
2020-03-18 14:04 大公司 -
B站财报:营收连续7个季度超预期,用户增量创新高
2020-03-18 13:40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9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6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