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流血上市,它到底是不是家有希望的公司?
关键字:本文转自第一财经|YiMagazine研报
如果说过去10年里,以中美为代表的市场,利用投资与创业作为工具,造出了一个表面华丽、但满是泡沫的巨大市场,那么作为这个市场中最大的泡泡之一,Uber能维系10年之久,并最终成功挂牌上市,应该是这段小历史中特别值得记下的一笔。
美国时间5月10日,Uber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格为42美元,低于45美元的发行价。2019年的美股市场如行业期待的那样,终于等来了这个传说中的“大交易”,承销这一IPO的投行多达29家。
Uber上市当日收盘价格下跌7.6%,收于41.57美元,市值不到700亿美元。
在此之前,经过时长一个月的路演,Uber的IPO发行价定于45美元/股,位于此前划定区间的低位。按此计算,Uber的发行估值为755亿美元,低于Uber在一级市场最后一轮融资时的760亿美元估值,更远低于半年前承销商给出的1200亿美元乐观估值。不过,这并不影响Uber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之后,美股市场最大规模的一次IPO。
Uber的上市,意味着一批早期投资人和大额支持者的“落袋为安”。作为Uber的最大单一股东,日本软银旗下的千亿美元基金VisionFund在Uber上市前,已经确认了38亿美元的账面浮盈;同时,此前因丑闻被踢出公司的Uber前CEO Travis Kalanick,也将以Uber第三大股东的身份获得可观收益。
和大部分的“独角兽公司”一样,Uber是一台强有力的“纸面造富”机器,但并非是一家赚钱的公司。发展10年来,它的业务模式始终伴随争议,在世界范围内屡屡碰壁或直面竞争;过去3年内,Uber的总运营亏损超过100亿美元,且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扭亏为盈的可能性。
现在的Uber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为什么它的商业模式能存活10年之久、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备受资本追捧?未来它又会变成一家什么公司,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出行生活?
就让我们从一张图开始,重新认识这家明星公司吧。
Uber的核心:一个“双边市场网络”
随着Uber逐渐做大美国本土市场,“在网上预约出租车化的私家车”这个模式就开始被越来越多有车及需要用车的人所认可。但对于Uber自身和其早期投资人来说,网约车模式的商业逻辑不止这么简单。
从平台运营者的角度,网约车模式可以被简单总结为一种“双边市场网络”的形态——
市场的力量,就在于动态调节供需平衡。考虑到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在Uber这个案例中,乘车人与坐车人随时有互换角色的可能性,但针对单次用车过程,这仍是一个很典型的“双边市场”需求。
随着供需变化,司机争抢客源、乘客争抢有限车辆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呈现为一种单边网络内部的竞争。当司机供给充分,乘客的体验升级会更快达到瓶颈(比如,等3分钟有车和等2分钟有车之间,体验差别很小),这是一种“边际递减”的表现。
所以,相比于一般的“市场效应”和“网络效应”而言,网约车模式的形态更为复杂,Uber、Lyft等公司作为市场组织者,所需要承担的功能也更多。一方面,作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在落地时需要有人打破政策的天花板;另一方面为了减弱上述单边网络内部竞争的问题,需要引入更强的技术能力,比如Uber开发出了司机端的智能路线规划系统、以及乘客端的智能加价系统。
作为组织方,Uber可以针对每一笔用车订单,从司机端抽取提成,这是网约车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从公司的总收入目标出发,“低客单价×高交易量”的组合,与“高客单价x低交易量”的组合看起来殊途同归。
但考虑到Uber提供的交通服务中,乘客大多会对价格更敏感,而对时间相对不敏感,所以作为市场协调者,Uber必须有效提高“交易量”,至少是将司机供应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才有可能实现平台收入增长。在其招股书中,Uber也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点明了交易量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 原标题:Uber流血上市,它到底是不是家有希望的公司?
- 责任编辑:李嘉
- 最后更新: 2019-05-13 11:07:21
-
竞争加剧、贸易摩擦背后,梁孟松或将独掌中芯国际
2019-05-12 23:47 大公司 -
“中国品牌日”国货精品闪耀亮相 展现中国制造魅力
2019-05-12 23:47 中国精造 -
钉钉社区出现违规内容做整改 停止更新一个月
2019-05-11 17:27 -
效果振奋人心!国家卫健委官员点赞阿里脱贫宁陕模式
2019-05-11 13:14 -
Uber上市首日遭破发大跌7.62% 远低市场预期
2019-05-11 10:51 -
刘强东:会不断提高京东员工净收入
2019-05-11 08:07 -
苏宁易购股东会!张近东自曝:苏宁的高管都没有离婚的
2019-05-11 07:57 -
铁腕整顿后的京东,19年一季度净利创纪录达73亿
2019-05-10 20:13 大公司 -
中国电子接盘周鸿祎,入股奇安信,冲击科创板
2019-05-10 19:57 -
京东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 微信继续提供入口
2019-05-10 19:28 -
中国联通公布5G手机售价:华为Mate 20 X最贵,12800元
2019-05-10 16:57 手机 -
马云为阿里集体婚礼百对新人证婚:生活上要“669”
2019-05-10 16:20 互联网大佬 -
乐视业绩网上说明会:暂停上市短期无大影响 立案调查仍在进行中
2019-05-10 15:36 大公司 -
日本新型新干线“试跑”,瞄准世界最高速
2019-05-10 15:29 日本产经 -
俞敏洪:未来40年 至少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应该被中国所有
2019-05-10 13:11 大公司 -
每周60小时才能糊口,优步上市前夕遭遇司机大罢工
2019-05-10 11:29 大公司 -
新零售跑进连锁百强 盒马规模翻3倍增速第一
2019-05-10 11:10 阿里帝国 -
雷军又火了:首次“亲征”科创板 盈利能力碾压小米
2019-05-09 18:11 商业 -
运营商为何开始关心老客户?
2019-05-09 17:53 消费 -
它们是奢侈品界的扛把子 旗下彩妆值得入手吗?
2019-05-09 17:45 消费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