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多多短期能盈利吗?
关键字:本文系作者 老铁 授权钛媒体发表
文|老铁
4月24日,拼多多公布了2018财年详细数据,较之此前公布的简单版本,在财务和运营数据维度上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同时,黄峥也发布了上市之后首封股东信,表明“现在的拼多多也具备了产生大额营收的能力”且“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
换言之,虽然当期的运营策略不会发生变化,但黄峥认为拼多多已经是一家“可盈利公司”。
我们仔细研读了拼多多上市以来所有财报信息,试图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拼多多是否具备并做好盈利准备;当下拼多多究竟在采取何种策略。拼多多是否具有短期盈利能力?
2018财年,拼多多总营收为132.2亿元,但当期运营亏损为108亿元,其中市场费用为134.4亿元,普遍性认为拼多多当前仍然是一家巨亏型企业。
那么,黄峥所言的“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又在何处呢?
其一,基于股权支出的成本
随着2018年的上市,股权支出成为拼多多当季的主要支出项目之一,见下图
摘自拼多多财报
2018年基于股权支出为68.4亿元,其中涉及管理费用的达到62.9亿元,市场费用中也有4.05亿元是股权支出。
股权支出在财务报表中虽然以“成本费用”体现,在具体运营中具有以下属性:其一,股权投资主要为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基础工资之外的支出,并不占用现金流;其二,随着企业日益成熟,股权支出成本也会逐渐削减,占比和总量都会调低。
当期拼多多亏损的108亿元,若排除股权支出因素,该数字将回调相当大比例,亏损率也将极大压缩。
其二,市场费用的支出
市场费用是拼多多最大成本,2018年期间的134.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102.5%,该数字在2016和2017年分别为:33.5%和77.1%。
基于此数据,对拼多多衍生出两大讨论:1.市场拉动流量,一旦市场费用收缩恐难以支出发展;2.获客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根据拼多多此前公布数据,市场费用的构成主要有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如优惠券和流量投放)两类,规模比例在1:1左右(上下或有浮动)。
考虑到品牌广告效果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此前财务学界也有观点认为品牌类广告支出应纳入无形资产,进行长期摊销。也即,品牌广告目的在于未来长期经营的美誉度,是今天向未来的投资,将品牌广告纳入当期获客成本是较不客观的。
2018年拼多多上市,期末MAU达到2.72亿,渗透率在成长,旨在提振用户信心的品牌广告暴涨本在情理之中。
从此角度看,拼多多短期流量来自效果广告,长期流量的蓄水池在品牌广告,理论上短期内对品牌广告进行调整(效果广告保持现有规模),并不会立即反映在营收增长中,这或许也是“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的一大因素。
其三,现金流量的正向循环
从损益表看,拼多多虽然是一家巨亏企业,但若在现金流表中观察,拼多多的运营状况要明显转良。
2016-2018年,期间三年内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8.8亿元、968.6亿元和776.8亿元。
现金流状况相当良好,根据运营观察,其原因在:
股权类支出占比较大,虽然影响了损益表,但对现金流无任何压力;企业由自营生鲜商业模式转型为“拼购”平台之后,借社交流量,对商家吸引力开始放大,其中商家押金从2016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1.9亿元,且随着交易规模增长,商家在平台也沉淀大量资金,2018年达到74.4亿元。
关于股权支出部分,前文已有详细论述,我们重点看第二大因素。
拼多多商家押金在行业整体中处于中下水平,该部分无太大争议,我们来看平台对商家的应付款,2018年为172.8亿元。
上市之后,拼多多面临一定的品牌性危机,若商家信任感降低,理应从平台快速取走余额,造成平台挤兑现象,从对商家应付款这一目录看,2018年是2017年的1.75倍,仍然大比例增长。
当期GMV较上期增长234%。
短期内,商家对拼多多的信任度大致良好,但考虑到GMV增速要较快于对商家应付款,说明当下平台:
要通过品牌类广告投入提高商家信任度;对商家仍要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2018年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佣金减免,其后也要加强。
从以上信息看,看似巨亏之下的拼多多,对一些财务科目的调整,看到中短期盈利的机会和空间,表面的亏损也不说明本质问题,黄峥也示短期内要坚持原有方针,做战略性亏损,其原因除上文的品牌类广告对用户和商家信息之外,还有何原因呢?
黄峥究竟在坚持什么?
从上市至今,拼多多一直在强调“C2M定位”(Customer-to- Manufactory),即,通过消费者端直接反馈到工业上游,去中间化,提高零售端对产业的影响力。
关于此理论的原理和优势,市面中已经有相当多描写,我们不再赘述,只从当下拼多多的布局入手讨论。
我们整理了2017年末和2018年末,拼多多员工构成情况,见下图(单位:元)
一年内,拼多多员工总数增加了2.2倍,其人员增长最快的为产品研发和平台运营两大类。
研发费用由2017年的1.3亿增加到2018年的11.2亿,增加7.6倍,其中原因为:拼多多技术人员多来自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人员薪水(包括股权)支出占比较大,这也是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
在财报中,拼多多也披露了技术员工的主要工作,分别为:大数据分析、AI和机器学习、数据安全。
这些也都C2M模式中的关键,从员工分布中看,拼多多着实在坚持既有C2M方针,研发人员已经占员工总数超过一半,已说明问题。
此外,农产品上行也是拼多多的一大重点。
在拼多多资产负债表中,尚未看到固定自然的大幅度增加,黄峥公开信也表示当前不会采用自建物流的方式,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仍会是主要手段,农业上行工作中,拼多多会更倾向于“撮合者”定位,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效率。
这也意味着,中短期内,拼多多的走向的观察将会集中在:
云计算和物流坚持不自营,会减缓企业的现金压力,这也是接下来长期盈利的利好点;在现有农产品上行操作中,拼多多以数据、信息等资源整合来切入的做法和效果开始显现,如在云南保山的“多多果园”案例中,两个贫困村的地理、物流、产品等信息,被纳入拼多多“农货中央处理系统”,成为这个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天网”中的一个小点,以实现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目标。
整体看,拼多多中短期内仍然不会碰庞大和繁杂的基建(2018年财报中看不此端倪),强化技术发展,以轻运营方式快速成长。“每天产生的快递要占整个中国快递总量的20%以上,并且有能力去解决上游和中间环节的物流问题。”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2018年11月的采访,再结合财报,拼多多短期内”轻”的策略也不会改变。
总结全文,在财务数据的调整中,拼多多理论上是可以缩小亏损甚至是盈利的,这也是“轻”运营企业的模式优势,但随着拼多多运营逐渐深入,无论从管理、获客还是线下资源的整合,拼多多都不容轻视,我们也会对一些关键运营指标进行长期观察。
标签 拼多多- 原标题:拼多多短期能盈利吗?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9-04-30 11:01:56
-
中国5G组网改弦易辙 原因何在?
2019-04-30 10:59 -
美国经济距离衰退还有多远?
2019-04-30 10:50 -
中国为什么需要伟大企业?
2019-04-30 10:48 -
Uber和滴滴背后迥异的“悬崖式”监管
2019-04-30 10:48 -
拉锯四年多后,阿里终于用2.5亿美元“摆平”这起集体诉讼
2019-04-30 09:20 -
35亿美元贷款致利息增加,天齐锂业一季度净利下滑83%
2019-04-30 08:16 上市公司 -
快讯!三星电子第一季营业利润同比减60.2%
2019-04-30 07:56 -
中国移动遭反竞争调查 “第二卡槽”闯祸?
2019-04-30 06:54 商业 -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变革,负债增速远超盈利
2019-04-29 22:17 汽车工业 -
苏宁易购Q1业绩:营收622亿 门店破12000家
2019-04-29 21:53 -
中国移动:政府部门正调查本集团是否可能构成反竞争
2019-04-29 20:52 -
乐视网: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贾跃亭立案调查
2019-04-29 20:52 -
上市两年了,拉芳的业绩依然未见起色
2019-04-29 16:19 消费 -
小米有品签“军令状”放弃年终奖?回应:新激励方式,不强求
2019-04-29 11:03 大公司 -
王石回应996:我们的民族不会休息,不会休息是不可能会创新的
2019-04-29 10:33 -
华为董事会首席秘书:任正非只有否决权,而非决定权
2019-04-29 09:21 大公司 -
刚刚,董明珠正式赢了雷军
2019-04-28 21:28 中国经济 -
探探下架:涉嫌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
2019-04-28 20:48 -
五粮液华东营销中心上海省区副经理陈成涉嫌受贿被逮捕
2019-04-28 20:03 廉政风暴 -
张勇清华谈创新:和ebay竞争,我们一开始就引入了旺旺
2019-04-28 18:10 互联网大佬
相关推荐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31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7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2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