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布兰德:东南亚不在中美间选边站,却被澳大利亚视为幼稚?
【导读】 对中国日益尖锐和意识形态化的描述、以及在竞选中的进一步夸大中国影响,将损害澳大利亚在东南亚的地位。
【文/本·布兰德】
许多人移民到澳大利亚是为了经济机会、生活质量和天气。我在2019年搬到悉尼加入洛伊研究所,是为了更多特殊的原因:热爱东南亚和钦佩澳大利亚充满活力的外交政策。
作为《金融时报》驻外记者,我在中国、印尼和越南工作十多年,几位澳大利亚外交官是我宝贵的资料来源。他们体现了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最佳传统:热衷实干、直言不讳、知识渊博,深信自己的价值观,但不受意识形态束缚。
2018年,澳总理莫里森与印尼总统维多多会面。(来源:美联社)
我还知道,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专业知识和兴趣在西方世界是无可匹敌的,尽管有些人对印尼语言研究和亚洲研究的衰退,有理由感到愤怒。
我在澳大利亚期间,莫里森政府在该地区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与印尼签署了贸易协议,改善了与越南的关系,并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不过,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最大转变是对中国态度变得强硬。这种反击既是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日益强硬的回应。但我担心,对中国日益尖锐和意识形态化的描述,以及在竞选中的进一步夸大中国影响,将损害澳大利亚在东南亚的地位。
澳大利亚官员喜欢谈论与东南亚的“战略协同”。然而,我担心他们误读了这个词。
当澳大利亚与美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时,东南亚国家却在这两个大国之间摇摆。几乎所有国家都希望美国及其盟友参与该地区事务,以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同时,东南亚各国政府希望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因为它们正在寻求摆脱由疫情引起的经济衰退。他们担心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过度施压会引发冲突,这将给该地区带来沉重打击。
在东南亚经常重复的格言是不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在澳大利亚的私下讨论中,这句话常常被认为是幼稚的。但就在三年前,莫里森还在使用类似说法。
在任何情况下,“选边站”都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因为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寻求新的正式盟友。相反,这两个大国都在试图使权力的平衡向各自倾斜。随着美国和中国综合运用压力和拉拢,东南亚国家将被迫在经济、军事和技术领域做出一系列更加艰难的选择。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处于强势地位,而且中国正在改善其在整个地区的外交。
在民主面临压力时,澳大利亚需要更加努力地支持东南亚的公民社会。
正如一位澳大利亚高级官员告诉我的:“我们的资源不足,竞争不力,在整个周边地区受到压力。”
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不是绝望,而是要更好地理解中国在东南亚的行动,并学习中国的特长,包括对经济外交的重视以及对商业和政治精英的支持。
但紧盯中国的行为是个错误。如果西方国家认真对待与中国的竞争,我们就需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付;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试图和中国针尖对麦芒。
2022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与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会谈。图自路透社
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像澳大利亚这样的中等国家,如何才能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来塑造符合其利益的区域环境?
无论谁在选举中获胜,都需要重新关注与东南亚的政治联系,这涉及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增长等广泛问题。澳大利亚过去几年的标志性战略举措,包括建造核动力潜艇和相关的澳英美三边关系和四方安全对话,主要集中在军事上对抗中国。但安全问题只是地区局势的一部分。
新政府需要用外交的热情来支持这种对国防的热情。正如中国所展示的那样,定期的部长和首脑级别的接触可以带来很多善意。
相比之下,历届澳大利亚政府都没有对东南亚表现出持续的兴趣,而太平洋地区关系“升级”导致了东南亚地区的关系“降级”。
扩大技术合作是很重要的。从国防到经济政策,澳大利亚官员已经在整个地区建立了信任关系。他们需要澳大利亚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以扩大这些务实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伙伴关系,帮助东南亚各国政府解决他们面临的日常挑战。
澳大利亚还应该改善签证的批准手续。如果游客、学生和投资者被迫通过苛刻和限制性的签证程序,那么关于“太平洋家庭”或“东南亚朋友”的谈论就会变得空虚。英国、美国和欧洲的情况也是如此。西方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是其社会的吸引力,政府应该挖掘这种需求,而不是将人们拒之门外。
最后,在从缅甸到菲律宾都面临民主压力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需要更加努力地支持公民社会。这并不意味着奉行明显的意识形态外交政策,而是意味着要与该地区大多数所谓的威权政府合作,与该地区6.6亿人口建立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澳大利亚需要找到方法来帮助东南亚的公民社会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认识到各国政府的敏感利益。这种艰难而昂贵的工作将帮助各国在未来更好应对中国的“慷慨解囊”,廉价而简单的民主与专制之间斗争的说法没什么用。
许多东南亚外交官对澳大利亚在面对中国强大压力时表现出的毅力表示钦佩,然而他们也担心澳大利亚会不必要地与中国政府作对。没有哪个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希望发现自己处于澳大利亚的位置,要去面对中国持续的贸易“制裁”和政治接触的冻结。
不管中澳关系的现状应该归咎于谁,澳大利亚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在更广泛的美国对华联盟中,其他成员和中国的关系没这么僵。没有任何一个印太地区的国家发现自己无法与该地区的头号大国对话。
虽然澳大利亚早就应该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但越来越多的风险是,一心一意对抗中国的做法将损害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必须开展的重要工作。
澳大利亚也可以从东南亚地区学到很多东西。“对华立场是必要的,”一位东南亚的高级官员告诉我。“但中国不会消失。最终,我们都需要学会与中国共处。”
(本文发表于2022年5月20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美国新增确诊184280例,死亡418例
2022-06-04 07:43 美国一梦 -
普京:国际粮食危机早已发生,推卸到俄方身上是嫁祸于人
2022-06-04 07:2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违规向乌克兰提供米-17直升机,俄强烈谴责
2022-06-04 07:1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改善中澳关系没有“自动驾驶”模式
2022-06-03 22:53 中国外交 -
-
俄方:若俄媒在美不能正常工作,严厉回应
2022-06-03 19:43 俄罗斯之声 -
中国大使告诫新西兰
2022-06-03 17:43 -
拜登想低价买俄油?俄方回应
2022-06-03 17:25 乌克兰之殇 -
被法媒“蠢”到了…
2022-06-03 16:38 -
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新法案,教师只培训24小时就可携枪入校
2022-06-03 15:43 美国一梦 -
美副国务卿煽动欧洲一致抗中
2022-06-03 15:36 中美关系 -
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大学掏出一块布…
2022-06-03 15:07 -
又一起……美国艾奥瓦发生枪击案致3死
2022-06-03 14:21 美国枪击案 -
“美国多地已成杀戮场,我们还能接受多少次屠杀?”
2022-06-03 13:54 美国一梦 -
“入约”受阻,芬兰:如身处“炼狱”
2022-06-03 13:34 欧洲乱局 -
美国务院网站悄悄更新,加回“不支持台独”
2022-06-03 11:40 中美关系 -
反华账号造谣上海疫情,low得连外媒都看不下去
2022-06-03 11:21 -
英媒刊登陈时中文章误导舆论,我使馆发函:你报应对读者负责
2022-06-03 11:02 台湾 -
这一天,美国主持人想起了被韩流粉丝支配的恐惧…
2022-06-03 10:51 -
欧盟与台湾举行贸易和投资对话,中方批驳
2022-06-03 10:35 台湾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