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钢:大家心里的那股劲儿提起来了
最后更新: 2023-01-22 18:57:46疫情三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今年的你,有没有感受到不一样的春节氛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久违的感觉是不是又回来了?
新春之际,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白钢和我们聊了聊他对春节的认识,以及对新一年的期望。
2023年西安城墙景区新春灯会,点燃了春节氛围。梅镱泷摄
观察者网:今年可以说是疫情政策放开以来的第一个“团圆年”,您最近感受到的春节氛围和往年尤其是过去三年有什么不同?
白钢:我觉得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大家的预期发生变化了。
2020年的春节,大家都处在巨大的焦虑中,那可能是大家过得最不安生的一个春节,因为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其实过去三年差不多也是这样,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病毒什么时候变异、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防控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能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样就很难对未来做出规划,包括经济投资,很难进行常态化的筹划,只能有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以维持为主要目标的规划。
但今年肯定不一样了。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复苏的景象,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估大大降低了。
观察者网:是的,很多人应该都对2020年的春节记忆犹新,在除夕前夕的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全国驰援武汉。那一年很多人的春节计划被改变,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难忘的春节。回顾2020年的那个春节,您觉得中国人展现出了哪些不一样的精神风貌?
白钢:新冠疫情首先让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健康的可贵。回过头来看,这里面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根底——生生之道,其中一个维度就是珍惜生命,表现出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和尊重的态度。
另外你提到的全国驰援武汉,当时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很多外地医护人员是大年三十放弃团圆、离开家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奔赴抗疫一线;全国各地的菜农、果农,自费长途跋涉,为武汉运送生活物质。还有很多默默无闻、不求名不求利的人,都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里面所体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也非常令人感动。
这三年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本来就是要接受无尽的可能,并且迅速从不好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迎接新的生命形态。我们的民族特性里本来就有不怕困难的坚韧性,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调整自己,始终对未来怀有希望。
2020年1月30日,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护士在请战书上签名,郑重按上手印。(袁剑波 摄/光明图片)
观察者网:疫情三年,我们有了“就地过年”“云拜年”这样的新名词,即便是今年放开了疫情管控,很多人还是呼吁不走亲戚不聚集。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最重视的节日,您觉得疫情改变了中国人的哪些春节习惯和心理?
白钢:疫情三年,确实培养了一种新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的影响可能要比疫情本身持续的时间更长。包括对春节的看法,中国是一个人情非常厚重的社会,春节是人情往来、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但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也变得能够理解,也越来越理性,选择新的过年方式,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
但我想这并不会冲淡春节的核心价值,比如团圆、孝敬、希望,这依然是中华民族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不会因为过年习惯和形式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是今年,很多人纷纷选择回家,和家人团聚,今年的年味一定比往年更浓烈。
疫情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亲情、感情的重要性,对身边人的珍惜和情感表达将不仅仅限于春节这几天,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团团圆圆,回家过年
观察者网:尽管很多人怀念2019年以前没有疫情的日子,但这三年,其实我们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从您的观察来看,这三年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白钢:除了前面讲的个人习惯和心理的变化,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看,疫情首先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真实情况,他们的人权状态、他们的管理水平等等。以往被各种神话包裹的西方幻想一一破灭,疫情带来的现实感,让大家会以一个更现实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过去这三年,整个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我们在过去没法想象的事情也成为了现实。旧世界秩序进入到一个加速崩溃的状态,也迫使大家调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预期,对一个新世界的出现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远远超过许多人的认知和想象,哪怕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相对的增长。相比之下,欧美一些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社会危机,进而到政治危机。我们一直在讲“百年未有大变局”,三年疫情其实是按下了一个快捷键。旧世界的瓦解和失效有许多表征,2023年可能会有一次比较集中的展现。以往世界秩序以西欧北美为核心,未来肯定不再是这样了。
观察者网:疫情防控放开后,大家都对经济复苏和回归正常生活充满了希望。您对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哪些期待和信心?
白钢:我个人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就像我刚才说的,不管外围世界经济变得多么差,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一枝独秀,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超预期增长,甚至引领世界经济。回到我们刚开始说的,疫情防控放开后,大家对未来的确定性增加了,焦虑也会少很多,投资信心也回升了。
另外疫情三年,文化界的创造性其实是被抑制的。所以这种释放将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在文化层面也会呈现出来,体现出某种对生命的深度思考。现在大家心里的那股劲儿被提起来了,对新的一年也充满了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
亚特电器拟创业板上市:财务数据疑似打架,自有品牌占比不超7%
2023-01-20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外资独资券商再添两家,摩根大通和渣打同日获批
2023-01-20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英特尔CEO:我们正在解决高端芯片生产集中在亚洲的问题
2023-01-20 15:57 观网财经-科创 -
1月“降息”落空,LPR报价已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2023-01-20 15:0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持续走强:中国经济强势复苏
2023-01-20 13:41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蚂蚁集团向敬老院捐赠制氧机
2023-01-20 10:55 抗疫进行时 -
外贸出海不是口号,自主创新是企业天堑
2023-01-20 10:45 -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来了
2023-01-20 08:28 -
元气森林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被刑拘
2023-01-20 08:19 观网财经-消费 -
春节前现“提前还贷”高潮,购房者:排队4个月
2023-01-20 07:28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债务已破31.4万亿法定上限,“两党都不太可能让步”
2023-01-19 23:12 美国政治 -
大厂一把手们重回一线做起“打工人”,是喜是忧?
2023-01-19 17: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特斯拉供应商荣泰电工拟主板上市,曾每5个人中就有2个是劳务派遣
2023-01-19 17:54 观网财经-金融 -
国产射频龙头卓胜微去年净利腰斩:产品市占率仍然较低
2023-01-19 17:21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44“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6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78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4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