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丽丝·潘尼尔:中美巨头突然异口同声,拉响DeepSeek背后的三角争夺战
最后更新: 2025-02-22 08:47:19(三)欧洲:探索开源生态的“第三条道路”
欧洲与北美一起,曾经在自由和开源软件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例如,1993年,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将英国研究人员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的网络协议放入公共领域,并以自由许可的方式发布了下一个版本,从而促进了互联网的出现和传播。
Linux的创始人莱纳斯·托瓦尔德(Linus Torvald)也是北欧人,他在芬兰上学时开发了该项目。在很长的时间内,大部分欧洲技术企业依然深度参与和使用开源系统。在1990年代前,北美和欧洲在数量上主导了开源世界,此后开源贡献者的地理多样性才开始增加。
然而,当前欧洲开发者的贡献已不足全球开源社区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欧洲占GitHub平台贡献的26.8%,落后于北美(34%)和亚洲(30.7%)。在欧洲内部,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开源社区尤为强大,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排在GitHub上欧洲提交量和贡献者数量的前三位。
欧洲的企业贡献者相对较少(只有德国的SAP和SUSE进入了GitHub的前20名贡献者),但参与治理意愿非常强烈,如Linux基金会中31%的成员是欧洲人。
1.推进数字主权与“数字公域”发展
欧洲在数字世界的雄心更接近“数字公域”的想象,即“维护互联网的最初愿景,建立一个由欧洲推动的多样化、非垄断和非私有化的互联网”。欧洲自身和数字公域有着共同的目标:维护普遍利益、自由竞争、网络中立性、保护个人数据和生态可持续性。一些欧洲项目正在具体表达这种保护公域的雄心。
法国国家数字科技研究所(INRIA)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于2016年启动了软件遗产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收集所有公开可用的软件的源代码及其开发历史,大规模复制及保存,并与所有需要的人分享。
欧洲对开源政治兴趣,也与建立欧洲“数字主权”目标相关。创建“作为全球数字公域的开放和共享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是欧洲技术主权项目的第四个支柱,与网络空间的安全、数字市场的法律和经济监管以及创新能力并列。为避免在中美之间被迫和无条件的结盟,欧盟决定追求一条开源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
为了使开源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INRIA负责人建议应该将其纳入到数字主权建设和产业政策实践中,确保其能创造经济价值并得到私营企业的支持。欧洲必须在国际上复制开源的成功,例如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Appolo软件,它的开发速度比特斯拉的系统更快。
还有经济上的论据支持在欧洲工业界更多地使用开源。开源对欧盟2018年GDP的积极经济影响估计在650亿至950亿欧元之间,公司共投资10亿欧元。据估计,如果欧洲公司对开源的贡献增长10%,这将有可能使欧盟的GDP增加1000亿欧元,并每年创造1000个数字企业。
2.更多欧盟成员国积极参与
阻碍欧洲实现“数字主权”的结构化力量是美国,这也就提出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何参与各类(美国大型)组织的管理和代码开发?如何为外国项目提供资金?如何吸引外国开发者?为此,欧盟也针对性的做出以下部署:
(1)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采用开放源代码。欧洲当局(在欧盟与成员国层面)积极发展行政部门内部的开源使用,并且开放公共机构生产的代码和数据。
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更新并扩大了其开源战略,将其与“数字自治”的目标联系起来,并设立了“开源项目办公室”(OSPO)。2022年,欧盟委员会信息学总局(DGIT)还启动了一个资源库平台,以托管约100个项目,并分享委员会开发的开源解决方案。
(2)参与开源项目开发。法国INRIA开发了用于数据分析的开源工具箱Scikit-learn,在此基础上鼓励更多企业使用法国方案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并且诞生更多如Data Iku这样的法国领先人工智能企业。
此外,2022年7月,法国超级计算机Jean Zay上启动了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BLOOM的训练,目前已经一千名志愿研究人员通过由法国政府和开源人工智能平台Hugging Face的共同资助参与其中。BLOOM与当前美国开发的GPT-3(Open AI)和LaMDA(谷歌)定位不同:不仅开源,而且多语种(目前已包含46种语言)。
(3)确保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安全。在2016年Heartbleed漏洞事件后,欧盟设立了“自由和开源软件审计”(FOSSA)试点项目。具体而言,欧盟为欧洲机构使用的开源解决方案准备了20万欧元的漏洞奖金。
2021年,欧盟进一步启动了FOSSEPS试点项目以开展更广泛的工作,例如为欧洲公共服务中最关键的开源软件创建一个清单,以确定欧洲对开源组件的依赖性,进而提供全面的安全备案。
此外,欧盟还在2022年9月通过了“网络复原力法”,实施“软件材料清单”(SBOMs)制度,要求软件供应商识别并记录其产品中包含的全部组件。
(4)资助开源。欧盟提出“下一代互联网”(NGI)倡议,支持有助于发展“以人为本的互联网”的开源项目。NGI的出发点在于,当前欧洲的研究资助系统(如“地平线计划”)与开源模式几乎不兼容:它们通常是大规模的多国团队,而开源项目通常由个人或小团队制作和维护。
2018至2020年期间,已有8200万欧元的NGI基金被分配给约800个项目,其中80%由个人领导;2021至2024年期间,该计划还将投入1.03亿欧元。成员国也在从财政上支持开源生态系统,如果德国就计划通过主权技术基金,每年为关键开源项目提供1000万欧元资助。
(5)更多元的战略方向。自2022年年初以来,开源生态得到了欧洲政治的高度关注。这种政治意识尤其要归功于Log4Shell安全漏洞和法国的大力推动。
2022年2月,时任欧盟理事会的主席的法国宣布要制定一项“欧洲数字公域战略”,19个成员国作出了积极回应,并在同年6月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倡对数字公域采取共同的“欧洲办法”,并且呼吁各国应该主动识别在互联网和软件方面需要开发的新兴技术,并将资金用于某些关键领域或基础设施。
开源生态会成为地缘政治的受害者吗?
开源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既与专有模式并行,又与之日益交融。开源生态系统已经是全球科技企业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不仅是计算机语言、关键软件组件、互联网架构等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柱,而且也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鉴于开源生态能够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私营企业在过去20年内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逐步成为开源体系中的结构性力量。随着开源生态逐步被私营企业的利益所裹挟,诸多开源贡献者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第三条道路”——在拥有足够资源维护开源模式的安全和创新同时,也避免开源的“公共资源”被大型科技企业所劫持。
与此同时,一个最新动态更引人注意:鉴于开源对经济和安全的重要意义,中、美、欧也相应地制定了重点战略。然而在实践中,政府对开源社区的管理、运营和制度结构等问题上几乎无能为力,因为这些职能由基金会执行。即便私营企业滥用开源原则和自由许可证,政府的行动手段也很有限。因此,国家行动更多集中在开源组件的安全和维护上。
鉴于地缘政治对全球开源生态系统问题的侵扰逐渐严重,美国为在开源领域的竞争中占得优势,也在制造全球开源社区的分裂和国家集中化。例如,来自受美国制裁国家(如伊朗和俄罗斯)的开发者可能会被GitHub平台停职。
与此同时,欧盟通过建立开放的全球“数字公域”,则能驱使更多的重要开源基金会向欧洲转移力量:Eclipse迁往比利时,RISC-V迁往瑞士,以及Linux基金会建立欧洲分部。
虽然欧洲与中国在若干数字领域存在合作机会,但从安全战略上,美国依然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盟友”。因此,欧美最终必须考虑不同的安全倡议在国际层面上的一致性,以避免重复的努力或创造矛盾的标准。
- 原标题:中美巨头突然异口同声, 拉响DeepSeek背后的三角争夺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冶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2025-02-21 22:45 观察者头条 -
日本喊疼:很难遵守中方出口管制,这不止针对美国啊…
2025-02-21 17:37 日本 -
我国自主研制AS700D载人飞艇完成首次科研试飞
2025-02-21 13:21 科技前沿 -
填补关键技术空白!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突破性进展
2025-02-20 13:30 科技前沿 -
多地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2025-02-20 06:46 -
虞仁荣的亮相,窥见中国经济更深处的变革
2025-02-19 17:37 心智观察所 -
“搞一堆新名词,十有八九是骗子”,项目能不能落地,问三个问题
2025-02-18 22:42 -
国际首个!我国脑机接口取得新突破
2025-02-18 10:03 科技前沿 -
事关高温超导,中国科学家有突破性发现!
2025-02-18 09:46 科技前沿 -
百度搜索:将全面接入DeepSeek及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
2025-02-16 21:42 大公司 -
马斯克宣布:即将发布新AI模型,地球上最聪明
2025-02-16 19:55 -
“中国科技飞跃,未来已来!”
2025-02-14 23:04 观察者头条 -
OpenAI奥特曼:GPT-5标准版将免费无限使用
2025-02-13 10:48 人工智能 -
首尔大学屏蔽DeepSeek,称有“安全隐患”
2025-02-13 09:20 三八线之南 -
看了这个游戏中的古建筑设定,想到林徽因说的“乾隆taste”
2025-02-13 09:08 心智观察所 -
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
2025-02-13 06:42 -
从四个角度全面驳斥美方对DeepSeek的质疑和污蔑
2025-02-12 07:34 心智观察所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2-11 19:20 航空航天 -
蹭热度?ai.com重定向至DeepSeek
2025-02-10 14:35 人工智能 -
中国半导体产业要长远发展,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好
2025-02-10 13:57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4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2“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