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迪欧谈法国大选:投票,还是重新发明政治?
关键字: 法国总统大选法国总统候选人马克隆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2017法国总统选举【在4月23日结束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隆和“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勒庞晋级“决赛”。他们将在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角逐法国第25任总统。上周日的第一轮投票结果不仅打破了法国传统政治格局(法国传统的右翼共和党和左派的社会党双双出局),也反映出法国选民的“举棋不定”。
4月18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谈论此次大选的文章。巴迪欧首先一一“数落”了参与大选的各位候选人,进而引出了他意欲讨论的问题: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一种可辨识的、声明的政治?
本文原载《世界报》,原标题为“投票,还是重新发明政治?”(Voterou réinventer la politique?)。下文译自英文版,英译者为大卫·布罗德(David Broder)。】
关于选谁当总统,许多选民还在举棋不定。对此,我是理解的。不是说,被认为合格的候选人的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说不明或混乱。也不是说——用我曾经用来说萨科齐(并且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的措辞来说——我们必须自问“他们是什么的名字”。而是说,所有这一切,仅仅是太过于显然了。
玛丽·勒庞是现代化版的——因此也是女权化版的——法国极右派。(它代表着)一种孜孜不倦的贝当主义。
弗朗索瓦·菲永是穿三件套西服的贝当主义。他的(个人的或预算上的)哲学可化约为“锱铢必较”。他倒是不那么在意他自己的每一分钱来自哪里,但一旦涉及财政支出特别是花在穷人身上的钱的时候,他就变得小气、不妥协到下流的地步了。
伯努瓦·阿蒙是“左翼社会主义”的胆怯的、极为有限的代表;后者一直存在,尽管要辨识或揭露它,要比辨识或揭露那些我们从来没见过的人都要难。
让-吕克·梅朗雄——当然也是最不那么令人不快的一位——则是我们今日所谓的“激进”左派在议会的表达,其立场处于旧日破灭的社会主义和一种幽灵般的共产主义之间的不稳定的边界上。他的计划既不够大胆又不够清晰,但他用自己堪比饶勒斯的雄辩掩饰了这点。
埃马纽埃尔·马克隆,则是我们真正的主子,最新的资本家们,那些拿出那么多文件来做预防措施的人从无中创造出来的。如果说他相信或者他说圭亚那是一个岛或比雷埃夫斯是一个人的话,那是因为他知道,在他的阵营里没有人会在意自己说了什么。
所以说,那些迟疑的人是知道——无论多么地不确定——在这个由古老而又众所周知的角色构成的剧场中,政治信念几乎不算什么,或者说,只是(候选人)手中靠不住的把戏的借口罢了的。这就是为什么从这个问题开始讨论,是有用的: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一种可辨识的、声明的政治?
四种基本的政治倾向
政治总是基于三个要素来定义自己的。首先,是普通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所做和所想。让我们把这个要素称为“人民”。其次,是形形色色的集体形构:社团、工会和党派——总而言之,所有有集体行动能力的群体。最后,是国家权力器官——议员、政府、军队、警察——以及经济和/或媒体权力器官(它们之间的差异已变得几乎不可辨识了),或者说,今天我们称之为——用一个既生动形象又赋予权力的术语来说——“决定者”的一切。
政治总是由对接合/表述这三个要素的目标的追求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泛泛地说,在现代世界中,有四种基本的政治倾向: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改革主义和共产主义。
保守主义和改革主义的倾向构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议会阵营:法国的左派和右派,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等等。这两种倾向在根本上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断言,它们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关于接合/表达哪三个要素的方式的冲突——可以且必须停留在它们各自都接受的宪政的限度内。
另外两种倾向——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之处(尽管他们的目标截然相反)则在于,它们坚持,在国家政权问题上,各党派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冲突不可能为某些宪政共识所限制。这些倾向拒绝把它们相互矛盾的目标——甚或只是互不相同的目标——整合到它们对社会与国家的构想之中。
- 原标题:巴迪欧谈法国大选:投票,还是重新发明政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83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2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