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之:听说张艺谋要拍《三体》,我突然对“三体文明”有了新想法
最后更新: 2024-06-19 13:26:3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新之】
如果今天公布一条消息,说地球将光荣地承办下一届星际奥林匹克,届时潘多拉星、M78星云、那美克星、氪星、三体星、科洛桑星的代表队都将光临太阳系的“蓝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开幕式将由来自中国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我想,中国的科幻迷们一定会举手赞成、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并且万分期待“友星观众”们的赞美。
然而,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张艺谋将作为导演,执导中国科幻小说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三体》——消息一公布,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科幻迷、刘慈欣粉丝和关心中国科幻电影的普通观众们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直到消失。在新闻的评论区,我们看到了很多悲观的评论,诸如“呵呵,不会是迎合西方的电影吧”“画面不会差,内容肯定不行”“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
6月14日,2024抖音电影奇遇夜,张艺谋导演荣获“年度电影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抛开这些“差评”是否客观、是否武断不谈,在我看来这个消息多少带点黑色幽默,或者是欧亨利小说式的展开——要知道上一次张艺谋这个名字引爆全网舆论的大讨论,恰恰也是和科幻电影有关。那个时候,张艺谋被中国科幻影迷视作是中国科幻电影“势不两立”的敌人在攻击:
那是2023年的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之争。郭帆导演带着他的《流浪地球2》惊艳众人,在第一部积累的宏大立意和质量口碑的基础上,“小破球2”全面升级了设定和画面,在观众看来完全可以称得上同时代最优秀的科幻大片,“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巨制”竟然就这样多快好省地实现了,不得不说真的让科幻迷、“硬核电影爱好者”们振奋和提气。
然而站在《流浪地球2》面前的,正是当年张艺谋执导的另一部似乎完全相反的影片《满江红》:
《流浪地球2》是整个宇宙尺度上关乎人类命运的宏大场景,《满江红》只局限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落中;
《流浪地球2》讲的是未来的故事,《满江红》杜撰了一个过去的传说;
《流浪地球2》是一个讨论人类生命意义的史诗;《满江红》是一个多重反转的“电影剧本杀”;
《流浪地球2》从筹备到拍完用了1400天,《满江红》的拍摄不过51天而已;
在一些人看来,《满江红》不过是“小打小闹”,而《流浪地球2》是“大开大合”,《满江红》不过是“大导演圈钱的小作坊电影”,而《流浪地球2》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与希望”——于是乎,票房冠军之争被扩大成了“路线之争”和“未来之争”,是“没有背景的新秀”和“掌握资源的上位者”之间的博弈,这可能是《满江红》的导演张艺谋和《流浪地球2》的出品方中影集团都万万没想到的展开。
在一些网友看来,一方面,他们觉得《满江红》“胜之不武”,肯定是在票房上动了手脚,并且找出了很多情节中“政治不正确”“三观不正”的点加以批判;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一“仗”只有张艺谋输了,中国的电影工业才有未来,如果赢了,那么将是“中国电影的耻辱”……
2023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同台竞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了这样浓烈的恩怨情感加持,这一次,曾经被科幻迷们指为“科幻的对立面”的老谋子,居然拿到了他们心中中国科幻的最顶级IP资源、刘慈欣科幻世界的明珠——《三体》的执导权,成为了未来主导这个IP的人,其中的“违和感”确实是一言难尽,用最近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形容——实属是“倒反天罡”了。
其实,抛开情绪和恩怨,无论是我这样的普通观众,还是深爱刘慈欣宇宙的三体迷们,对于《三体》的电影化能否成功,无非拆解为两个疑问——1.中国“电影工业”水平能否跟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同时,配得上《三体》世界的宏大与空灵吗? 2.内容和立意能否贴合原著甚至是有所升华?——我们熟悉的那个擅长色彩和画面的张艺谋,这两点能做好吗?
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同,在我看来,第一点,也就是在“电影工业”上的表现,张艺谋是比科幻迷众望所归的郭帆导演要有优势的。
“电影工业”这个词这几年被提及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甚至在很多观众口中已经成为了某种主旋律。毕竟,在大众心目中,中国要靠电影这种主流的大众艺术在世界讲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就必须和美国争夺文化话语权,而美国在文化上的影响力来源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于是乎“电影工业”几乎成为人们心中文艺界7nm芯片似的存在。
然而,热度之下,是大众对于“电影工业”的误读。首先,不是电影里表现“工业”的浓度越高,这个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越高。
打个比方,《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谁的工业化程度更高?很多人觉得,你看《流浪地球2》里那宏伟的工程机械、瑰丽的特效场景、宇宙维度上的大片格局,必然是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电影啊。实际上,《流浪地球2》的成功要素中被影迷津津乐道的郭帆的“化缘仙人”、各种工业企业慷慨提供机械支援、特别漫长的周期和剧组极限拼搏应对各种意外因素,都是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程度不足的体现。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流浪地球2》 获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电影工业的本质在于“流水线”,所有构成电影的要素,剧本、道具、美术、特效、演员,都是现成的可自由组合的成熟模块,电影制作时只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很短时间内把所需的各要素“组装”在一起,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影片的拍摄(当然也包括后期的发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满江红》的51天拍摄周期实际上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电影工业极限操作——以最高的效率,针对市场定制剧本、把不同属性、面向不同票房群体的明星捏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最大公约数和可看性的故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完成复杂的调度(一开始张艺谋还想尝试一镜到底),最终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可以说,如果所有中国导演就“电影工业”这个主题PK的话,张艺谋能拿出的案例是最有说服力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为什么很多年轻创作者转向短视频?日籍导演竹內亮这样说
2024-06-18 17:46 -
“不要一心奔着‘出海’去拍电影”
2024-06-18 11:42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中国这类影片太少,希望张艺谋抓住《三体》精髓”
2024-06-17 17:06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还原度最高”,宫廷西洋画家绘《康熙大帝肖像》来华展出
2024-06-17 08:32 -
“最懂中餐”西方人:老外嫌中国人啥都吃,是不懂奥妙
2024-06-08 13:57 观察者头条 -
读者出版集团原董事长吉西平被查,已退休近7年
2024-06-07 16:19 廉政风暴 -
山西唐代墓壁画发现“泡澡图”?“是在淘洗食物”
2024-06-05 14:51 考古 -
李书磊: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2024-06-02 17:30 -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入围名单揭晓
2024-05-29 18:36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茅仲华,已任最高法党组成员
2024-05-21 15:50 高层人事 -
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纪录”单元首批片单发布
2024-05-16 19:05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上海国际电影节“名导新作”单元第一批片单发布
2024-05-15 20:03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展精粹”单元第一部分片单发布
2024-05-13 16:27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韩国人为什么会拍出“主旋律抗日鬼片”?
2024-05-13 07:59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